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读 | 北京画院藏齐白石《松寿》

齐白石

松寿

轴 纸本 墨笔 177cm×77.5cm 1928年

题款:松寿。戊辰春齐璜画。

钤印:白石翁(白文) 齐璜之印(白文) 齐璜之印(白文)

记曾栽树荷锄行,此日还家梦不成。

安得老年无个事,北窗高卧听松声。

——齐白石《题〈松窗高卧图〉》

松寿(局部)

文 | 吴洪亮

北京画院所藏的这幅齐白石绘于戊辰(1928年)春的《松寿》,高177厘米,宽77.5厘米,可视为齐白石画松的极品之作,代表着齐白石艺术进入成熟期的至高水平。可视为齐白石成熟期画松的极品。

齐白石以淡墨绘出一株躯干挺直的劲松,作为背景而突出前景中的枝丫交错。松针共分为三层,每一层皆密而不乱,根根毕现,相互重叠,毫无淤塞之感而通透有加。细观每一根松针都是运笔沉稳,一丝不苟,尤其是将松针那份既柔又挺、柔中见刚的特性通过齐白石深厚的笔墨功夫清晰、明白地传递给观者,每每读之,必赞大师手笔。

松寿(局部)

“松”在中国文化体系里代表着坚强不屈、万年长青等多种寓意,此图齐白石将这诸般寓意化为图像,用篆书、枯笔题“松寿”二字,苍劲老辣,以示其心意。而对于松内涵的表达,读到此图即想起荆浩所写的 《笔法记》,那是一部以对答方式生成的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著,其中有一段关于松的描述:“松之生也,枉而不曲遇,如密如疏,匪青匪翠,从微自直,萌心不低。势既独高,枝低复偃,倒挂未坠于地下,分层似叠于林间,如君子之德风也。有画如飞龙蟠虬,狂生枝叶者,非松之气韵也。”其中不仅对松的生长特性、状貌形姿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更强调了画松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松那份特有的“君子之德”。重读此段文字,笔者认为几乎是对齐白石这幅《松寿》的注释,当然齐白石或许也研读过此段《笔法记》,但荆浩与齐白石相隔了千年的两位大师有如此唱和,的确当为之一叹。

(本文选自《北京画院品读经典系列—齐白石》,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

来自:北京画院(编辑 | 高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底了,该好好歇歇了,赏齐白石《歇歇图》
惊蛰 | 没有什么能阻挡对春天的向往
齐白石故宫特展绘画作品欣赏
北京画院《齐白石三百石印展》4:画
己亥年,开工,升官&发财
齐白石来广州了!惟愿诸君,美意延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