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书的传统传承

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积淀,延至当今,早已失去其日常的实用作用。但作为中国艺术殿堂的璀璨星辰,继承、发扬好这一特有的古老书法艺术,到是摆在当今世人一个及其重要、严肃、甚有难度的大问题。

失去了实用价值,书法剩下的就是其特有的“艺术价值”了。作为艺术,其具有令人“欣赏”的功能可能是最重要的了。谈到欣赏,大概当今书法的“展厅书法艺术”影响最大,也最为风行。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片文章,题目记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意思是:书法的展厅艺术是当今书法处境的罪魁祸首,该文较详细分析了展厅书法艺术对当前书法发展的负面影响。在该文下我留言:“所论甚是。书法的展厅艺术几乎成为当今书法发展的唯一动力,多少学子艰难、辛勤地行走在为作品能“入展”的崎岖道路上。”

处于自己的偏好,先谈谈的篆书。篆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篆书”是中国书法中五种书体之一(篆、隶、楷、行、草),“篆书”实际上是统称,一般将“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秦篆”(也称小篆)等(如石鼓文)都包括在“篆书”中。

如果将潘天寿先生的一纸上四幅作品的前两幅认为是“甲骨文书法”作品(本人认为是金文作品,见下图),则在全部作品中这是唯一的一幅“甲骨文书法”作品,他人不见任何甲骨文书法作品。

甲骨文是我国成体系的最古老文字,近些年,“甲骨文书法”也甚是“热闹”,为什么“翰墨传承”书法展览没有“甲骨文书法”作品呢?

“金文”的主体是西周的文字,因多铸于铜制的鼎或彝器上,故称“金文”(那时将“铜”认为是“金”),狭义下也称“钟鼎文”。西周钟鼎、彝器在宋代就有发现,便也开始了金文铭文的辨识与书写。到清朝,金文书法(包下篆刻)得到极大发展,名家、名作频出。要说继承这一书法“传统”应该是理所当然、显而易见的。可遗憾的是,“翰墨传承”书法上,金文书法极少,大概只有三幅作品(之一见图)。居我所知。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书法者爱好,习金文者不在少数,为什么金文作品如此少呢?

空讲“传统传承”,但看不见作品,总说不过去吧。以上从“篆书”中“甲骨文”、“金文”作品的数量侧面可见对这一“传统传承”的一斑。

以下是金文作品的图例

但另人惊讶的是,对“篆书”中“小篆”的“传统传承”就大为改观了。在该书法展览上,小篆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时间关系我未作详细计算,但至少在30幅以上(应该低估了)。不仅数量如此之多,“传统传承”也甚为明显,“取法”秦篆三个重要阶段的小篆“传统”极为突出(第一阶段:秦代。如《泰山刻石》、《绎山刻石》、《会稽刻石》等等;第二阶段:唐代。如李阳冰。其自说:“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斯是指秦相李斯。第三阶段:清代。如邓石如、吴昌硕、吴让之、等等)。

这就另我想问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小篆书体的“传统传承”就如此彰显,书者、评委就如此重视、呵护?

以下是小篆作品的图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篆书书家谈篆书
【书法国培基础知识】何谓“纵无行、横无列”?如何题款和钤印?什么是谋篇布局?怎样谋篇布局?
先秦石鼓文与吴昌硕石鼓文
黄德琳评当今篆书十大家
王友谊|篆书创作不可出“硬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