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头艺术】如始║顾柯红谈草书的诗性

顾柯红

顾柯红,别署柯渱

执着于探索草书领域的各种可能性

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书法专业

201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

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

人民大学书法篆刻院特聘教授、顾柯红书法工作室导师

河北美院特聘教授、河北美院顾柯红书法工作室导师

“享受批评▪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名家”个案研究会成员

个展

“空香万里 ▪ 顾柯红书法展”

“暗香浮动 ▪ 顾柯红书法展”

“生香真色 ▪ 顾柯红书法展”

“洗桐掇花 ▪ 顾柯红书法展”

“化无所化 ▪ 顾柯红书法展”

“十方微尘 ▪ 顾柯红书法展”

“安住见 ▪ 顾柯红书法展”

并参与国内国际各大书法联展

出版发行

《顾柯红书法作品集》

《中国当代名家书法小品——顾柯红》

诗文集《这样》

顾柯红简介

顾柯红谈草书的诗性

艺术到最终,它都是一个私有化的东西

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萌发对文学、书法这样的艺术门类的追求?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节点、时期、场合下开始的?

这个很难说在某一个节点,它和生活息息相关,毕竟是生活的某些东西触发了你,你才会去接触它的。我从小喜欢看书,在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当小学初中同学们在偷偷传阅琼瑶、岑凯伦的言情小说时,我在看《基督山伯爵》《聊斋志异》和西方哲学。二十几岁左右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种文学情结,我又是师范生,没有很重的学习压力,那段时光就是写诗、练书法、打篮球。经常在报刊、电台发表一些散文、诗。现在想想,那些诗属于小情小调,感觉这个世界充满了青春期淡淡的忧伤。如果跟之后的生活比起来,其实哪有什么伤啊?

那时候对文学充满了期待,将来想当作家,其实没想到要研究书法。在读无锡师范的时候,书法是基础课,我写的还行,但没进书法校队,因为书法校队只写欧楷,我自学篆隶楷行草,欧体写的一般,就没进校队。但我自己喜欢,我属于性格特别倔强的那种,越刺激我越坚强。那时一个小毛丫头跑去校长室找校长谈话,说:“我喜欢书法,想申请晚自习到美术班的画室练字。”就这样,校长特批我一个普师的学生在画室拥有一席之地,晚自习可以不用在教室。于是,那时的晚自习、周末我都浸泡在画室里练书法。觉得书法有着高傲的孤独感。哈哈,记得师范毕业留念册上同学对我的印象最多的词就是“清高、怪、孤傲。”

后来才知道有美院还有书法这个专业,当时信息很闭塞,就去考了中国美院,书法才开始延续下去。所以坚持某一样东西,跟整个生活的状态、触发点有很大关系,它会推你往前走。有的时候不是你主动的,当然自我有一个主动性在里面,但是很多的客观因素起着推动作用。上了中国美院系统学习书法,基本上就把文学搁置下来了,主要心思都在书法上。现在对文学也只是作为业余爱好,把文学作为一个很私有的东西,有时怯怯地拿出来自我陶醉一下。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书法具有公众审美,但是书法写到一定时候,发现其实也是很私有的。所以艺术到最终,它都是一个私有化的东西。它不是要去讨得某种层面、某些人的肯定。在我初学书法、文学的时候,都是为了想讨得别人的肯定,发表文章,获奖,上展览。那时候得到了某一种世俗的肯定,就有一种成就感。现在就不是这样了,不管是文学和书法,它都是私有化的,不需要去讨好别人。

◆情感不一样,写出来的灵魂就完全不一样

在写古人的诗词、自作诗词到书法创作之间,是什么更具主导性?

《跫音似》 纵70cm 横20cm

写别人的诗也好,还是写自己的诗也好,最重要的是要被文字打动。只有打动了,那在下笔之前自然就有“意在笔先”的“意”了。这个“意”很重要。“意”往往决定作品能不能写好,是情绪。不管是什么诗,哪怕是一个、几个字都可以。比如窦唯的音乐《跫音似》,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我听了他的音乐以后,“哇!好飘渺空灵的感觉”。那我就把这三个字写成了一件作品,用那种空灵飘渺的感觉去写出来,其中还有一种执拗在里面,因为我觉得窦唯的仙气是必须守着极其清冷的孤独,依然保持高傲的心,还有执拗的信念,才可能升起的。所以有时候只是对几个文字,或者一段音乐,或者画案上的一道阳光,或者一张纸感动了,就想写件作品,这样写出来往往都不需要写第二遍,一遍就完成了。和写应酬之作是不一样的,尽管是同一个人,同一支毛笔,同样是那个桌子,但是情绪不一样,写出来的就完全不一样。

所以,文字可能触发我们的情绪,但它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文字背后,触动了怎样一种情感。最后的作品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而不是文字本身。文字只是一个媒介,就像我们的肉体存活一样,是为了表达灵魂的存在。所以我一直把文字只是当做肉体,但是我们最终借助文字来表达情感,表达我们的灵魂所在,才是最重要的。

◆文学对书法有浸润的作用

您在这么多年的书法创作过程中,有多少文学上的思想传递在书法的笔端?

《闭门即是深山》 纵70cm 横25cm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可能我投入在书法的精力会更多一点儿,文学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浸润的感觉。

闲能生情,艺术家最好有一点点小生活的情调,但是不能完全陷在里面,陷在里面则会单薄。就像写诗,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万物,然而却必须跳到现实外,远离它、抽离出来,然后再渐渐落下,形成文字。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由动之静时得之”。

书法也是这样,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草书的诗性。书法那么多的书体,只有草书是最具有诗性的!诗性它有什么特点呢?

浪漫、升腾、自由、无界……诗性的特点除了这些,就是时间性很强,瞬间激发、打开,时间比较短,过了可能就找不回来了。草书也是如此。前一阵写了一些探索性作品,看不出是什么样的字,它是时间和空间的重叠,又瞬间流掉了的那种感觉的草书。很抽象。诗词和草书还有一个很大的相同点就在于他们都归属于“阴性”。草书,草贵婉转,其实就是“阴性美”。换作诗歌,也是。不管是诗经、唐诗、宋词,基本上都是“阴性”的。悲伤的时候容易写诗,但是快乐的时候很难写出诗的味道来。诗经里面大部分都是女子如何思念男子,表达相思和哀怨,这些都是“阴性”的。那么,写草书的男性要跳出来反驳了,说草书那么狂放,怎么会是阴性的呢?不管草书还是诗词,气象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本质是“阴性”。草书以“使转为形质”,即草书是以曲线为主,而曲线美都是来形容女性的。因此,草书的本质是“阴性美”。草书以“点画为性情”,以点画来表达情性、气象。所以,“阴性”绝对不是孤阴的,有对立面同时存在。文学也好,草书也好,因为有“阳性”的一面存在,才能支撑“阴性美”。如果只有“阴性”就是一元的,也无所谓称“阴”和“阳”了。恰恰我们要来讨论它的“阴性”,就是因为二元,“阴”的后面还有关照着它的一个“阳”的一面在里面。只是“阳”隐在后面,很多女性的诗歌也好,书法也好,他们往往写得过于“阴性”,而这种过于“阴性”,就显得软弱,没有独立性。如果要独立,那肯定是阴阳达到了一种平衡,才能独立。“雌雄同体”、阴阳共生的人,才是独立的,才是非常强大的。

诗性的高妙还在于自然。苏轼谈写词“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即是经验控制下的自然书写,所谓的神来之笔,那么这绝对是好作品。

2017年我写了一件四条屏的草书。落笔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这一件是好作品。写到后来手都开始颤抖了,觉得根本不受我控制了。这件四条屏是我这两年的代表作,当写到手都颤抖,内心里的感觉说不清,不是快乐,也不是痛苦。是一个太虚之境。某种时候甚至连文字都没法表达,文字其实还是物质的。(如始整理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美术学院十八人书法提名展成都高清作品1—念依草堂转载专刊
顾柯红草书教学视频系列之五——临《十七帖》
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展(35)?傅山??草书七绝诗屏(2)
书坛精英 | 走近 黄海林
学院之光 | 中国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授六人书法展开幕纪实
?岭南之星——陈炎城(汕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