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伯年再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风度和气韵

'

在传统题材中,描绘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声色之好,是任伯年人物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80年代初期,他便多次描写《小红低唱》、《东山丝竹》乃至《东坡操琴》,至90年代画得更多一些。取这一类题材反复表现,固然与古代绘画中早就形成了描绘美人名士的传统有关,但也离不开上海当时的妓馆林立以及文人与名伶的亲呢关系。用古代所谓的雅人高士来比拟当代市俗生活中的风尚,或许是满足某些购画者的需要,又不太着迹的一种取向。

任伯年《松下闻萧图》

《松下闻箫图》画于1894年,即任伯年去世的前一年。画的内容仍是《东山丝竹》或称《东山携妓》,表现东晋谢安在隐于会稽时日日放情山水与乐伎吹弹为乐的故事。在艺术上则显示了任伯年晚年炉火纯青的造诣。他极为成功地表现了听箫人的沉醉,烘托出箫声的宛妙悠扬。按历史故事的本来面目,谢安应是图中最主要的角色,而在画中,这一伏在黑几上沉醉于箫声的朱衣人却被松干半遮半掩着。于是,依照一般的视觉习惯,观者的视线便被引向他旁边吹箫的女子。谢安的朱袍、女子周围的芳草绿坡,都烘托了上着粉衣下穿蓝边白裙的吹箫人,使之反宾为主,引人注目。

《松下闻箫图》(局部1)

《松下闻箫图》(局部2)

用小写意小青绿画法画成的环境景物,几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人物衣纹似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小桥下的泉水也在幽咽的箫声中流淌,伫立桥头的小童也似乎被箫声泉韵所吸引而忘记了行进。这是一幅非常讲究艺术技巧又不露痕迹的出神入化之作。作者极尽工写结合、穿插掩映、宾主互置之能事。在色彩处理上,更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设计变而化之,在冷暖对比和色阶层次的变化中实现了统一和谐而鲜丽醒目。

《松下闻箫图》(局部3)

在清代“清初四王”代表着“在朝画家”的正统绘画,是属宫廷的、贵族的品玩,其山水画的寄情方式,更是“出世”的。任伯年没有承袭此传统,而是取宗自“扬州画派”的“在野”风格,是平民化的、中产阶级的,无所不作的态度,是“入世”的。此种流风的形成,有其时代的背景因素,绘画风格上的活泼、写意、充满生机、具地方色彩是有别于清初四王题材、笔墨的因循,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此平易写意的风貌影响所及也直到现代。

任伯年《东山丝竹图》

《东山丝竹图》轴所画内容与《松下闻箫图》相同,构图方法与《松下闻箫图》、《玉局参禅图》中以长松分割画面半掩主人翁的手法也完全一样,所不同者是树木及人物的角度变了,女子也多了。此三张作品说明处理相似题材任伯年已形成个人的习惯手法。

任伯年《玉局参禅图》(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清欣赏:东山丝竹图
谢安东山图|乱云飞渡仍从容,悠游喧嚣浮世,俯仰之间尽得风流
程十发捐赠画 | 寄情于画——任颐之《东山丝竹图》
元代——青绿山水与文人趣味的融合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
元 佚名-东山丝竹图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