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书三境界:无法·有法·无法;专家断言:达到“有法”已不易!

学书三境界:无法·有法·无法;专家断言:达到“有法”已不易!

笔法概述【上】

文/大可先生

学书三境界:无法·有法·无法;专家直言:达到“有法”已经不容易了。这是怎么回事?

书法的“法”就是法度、技法。这“法”,数千年来无数杰出书法艺术家及书法理论家对其不断探寻、研究、总结,使书法艺术的法则不断丰富、多样、繁复,这正说明在书法的“法”里面凝聚与沉淀着书法艺术极其丰富、珍贵的经验,它反映了历代书法艺术家对书法艺术美的不断发掘与探求,同时也显示出书法是一门极为高级、复杂而深奥的艺术。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书法的“法”,是书法理论的重要范畴,主要以笔法、字法、章法等组成大纲,缀结着数以千计的“法”之纲目,它是一种研究书法艺术内部的客观规律,也是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基本法则与规范。

书法应有“法”,但又不能拘于“法”。里程碑式的书法家无一不是依“法”入门,继而又破“法”而出,另立新“法”。这种“无法——有法——无法”的过程,看似矛盾,实属必然。首先,依“法”入门,登堂入室,究其奥秘。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其中主要是对先贤遗留下来的笔法、字法、章法等创作技法的继承与把握,获得实践经验,为“无法”积累创作经验。唐张怀瓘《六体书论》有这样说道:“是故学必有法,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张先生指出了书法之“法”的重要性,即“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他对舍近求远的书法学习者痛下一针砭。传书圣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并序》对“法”进一步作了详细介绍: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侧锋者乏,押笔者入,结笔者撮,憩笔者俟失,息笔者逼逐,蹙笔者将,战笔者合,厥笔者成机,带笔者尽,翻笔者先,迭笔者时劣,起笔者不下,打笔者广度。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由“法”而引出如此众多之“势”,可见“法”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了。若作字不按“法”来实行,势必如无帆之舟,永远达不到彼岸。所以“学书作家之体,须遵正法”,书中又说:

夫学书作家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王氏在书中提出了那么多的“不”,无非也是想强调“法”的重要性。然而,若过份地强调“法”,必被其所缚,这样也是不行的,“若一切束于法者,非书也。”((宋)董逌《广川书跋》)书家在掌握一定的“法”之后,就应该设法抛开原来“法”这条缚绳,另立新法,从而进入到书法艺术的至高之境——“无法”的境界。清代冯班《钝吟书要》也说:“晋人用法潇洒,然未有无法者,意即是法。”“用法潇洒”是指驭法之熟练,“法”若能驾轻就熟,便可产生“意”;注意,这里的“意”是超法之“法”,或是无法之“法”。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又说:“用意险而稳,奇而不怪,意生法中,此心法要悟。”由“有法——无法”,必先变法——变原来之法。然而,这种“变”绝非无中生有,它应备一个前提,即“法与理通”,也就是先得俱备“有法”,否则,意(无法)便无从谈起。而“法”的获得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从古人的发帖中学习。冯班又说:“变古法须有胜古人处,”如果“都不知古人,却言不取古法,直是不成法耳。”可见,“有法”与“无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

一句话,是书法就离不开“法”。

大可诗生活·一日一诗书

小伙伴们,书法之“法”就是这样。如果您有不一样的理解,请在下方留言探讨。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是好?学书不能没有法,但仅仅有法也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书法与诗歌
学书要旨:笔意述要
诗书合璧,书家的最高境界|林阳专栏
重塑书法之诗性、超越性与人文性
“当使指运笔而腕不知”,专家:这是最高境界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