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书法之美

#李承孝书法#

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人思维与行为的源头,它成就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从经典书法中应运而生了现代书法,进而衍生出具有当代性的汉字艺术是一个崭新的领域。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悠久灿烂的文化精粹之魅力将照耀着大地。

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李承孝 书

中国书法在意态上的高度抽象与表现上的极为简约、凝练,造就了一片自由无垠的天地,中国人通过书法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字形线条的优雅、精微、婉转、迅捷、刚劲、雄浑、激越、粗犷、古拙等各种美感,是书法家对世间物像、情态的感悟,通过书法转化为人格化的审美意象。“作一字须数种意,故先贵存想,驰思造化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于飞潜动植流峙之奇,以疾涩通八法之则。”一个写得好的字,无论繁简、书体,都可以在字形结构中保持非常和谐,蕴藉的美感平衡。中国人可以透过这与生俱来的欣赏力对不同的笔画线条产生无限的趣味、无限的新意、无限的欣悦,从而抚慰、滋润着自己的心灵,这就是中国书法所特有的优秀文化基因,也是足以傲视西方的中国文化本色基因。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李承孝 书

书法美的特殊性,规范着书法欣赏的特有规律。书法艺术是书写的文字,仅仅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只是一种实用工具,而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却具有一种神奇、荡人心魄、令人百看不厌的艺术魅力。那么其艺术魅力从何而来呢?这确实是一个有一定神秘色彩的问题。因而,书法艺术作为审美客观的一个最为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其书法美的难于准确把握与界说。张怀瓘对此已经看得十分明晰,他一再强调书法艺术的玄机妙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宣的。

书法美的表现概括而抽象、迷离而朦胧,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而“千年明镜”“琉璃屏风”,则只是“独闻之听,独见之明”的一种形象说法。因此,对于书法欣赏而言,“独闻之听,独见之明”属不可或缺,这就是《文字论》中所说的:“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那么,这样的“若精意玄鉴”之镜,是如何达到的呢?张怀瓘认为,这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天分素质。在看看来,人们的天分素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身上的艺术家素质会多一些,有的人身上鉴赏家素质会多一些。这就是他借用当时的一种流行说法多指出的:“能言之者未必能行,能行之者未必能言”(《书断》)。所以他认为,古代的一些书法名家“得之于书”,而他自己则“知之于言。

杨万里《新柳》 李承孝 书

李承孝在书画艺术道路上,一直坚持刻苦学习,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研究李承孝的书法创作的动力与魅力,乃是发愤抒情的心旷神怡。李承孝写书法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心情有感的发挥,是情感式的创作或是情迫自然的一种流程。于是李承孝的书法和书法的创作过程能打动观众,激励自己也感染同道,做一位性情之中的当代艺术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粹艺术名家——李冠意
书法的气质
大象无形—象形的艺术升华
书法品鉴●书到精时方无形——文学评论家李炳银书法赏析
解读陈求之的文字艺术
“无声之音”与“无形之象”,浅谈书法艺术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