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定武兰亭》石刻传世之谜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文记述盛会,这篇序文就是被米芾誉为“天下法书第一”的《兰亭集序》。

北京故宫藏传唐褚遂良摹本《兰亭》帖(局部)

王羲之逝后,《兰亭》帖一路传下,至第七世孙智永。智永逝前将此帖传给弟子辨才和尚,李世民闻知《兰亭》帖下落,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唐代画家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有宋摹本传世)。

北京故宫藏宋摹本《萧翼赚兰亭图》

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将《兰亭》帖勾摹数本,分赐臣下,据记载真迹后随葬昭陵。《兰亭》帖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墨迹摹本,多属此系统,以冯摹“神龙本”为最佳;一为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本,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定武兰亭》石刻流传

《兰亭》帖传世摹刻本谱系极为复杂,摹本翻刻至多,唯有“定武本”石刻为真,亦最具传奇色彩。《定武兰亭》石刻流传经历大致如下:

初唐,欧阳询受命手摹《兰亭序》并刻石,置于学士院,拓赐近臣。

安史之乱起,六御蒙尘,郭子仪于皇宫得欧阳询临本刻石,于至德初运至灵武

五代后梁时,朱温移石刻于汴都

五代后晋,石敬塘占汴都,石传于

五代后晋开运三年,耶律德光入侵中原,占领汴都、灭后晋,俘获晋出帝石重贵。次年耶律德光自称大辽皇帝、改国号为辽,中原民变兵起,不得已北归,携走欧阳询兰亭临本刻石。《旧五代史》载“十六日,次于栾城县杀虎林之侧,时德光已得寒热疾数日矣……二十一日卒”,“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之为帝羓焉”。刻石遂佚失栾城近百年

北宋庆历年间,石刻被定州李学究觅到。李视为珍宝,秘不示人。

韩琦镇守定州,李学究将拓片献于韩琦,始为世人知之。因当时定州设定武军,所以称《定武兰亭》(按:唐时定州置义武军,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武为定武)。韩琦索要原刻,李学究另刻一石进献,而将原刻深埋地下。

李学究去世后,其子将石刻挖出以拓本出售,世人争相购取。时宋祁任定州知州,遂买下兰亭石刻保存于定州官库

熙宁年间,薛向出守定州,与其子薛绍彭“狸猫换太子”,监守自盗、另外翻刻一石贮于官库,而将真本藏于家中。薛氏父子在翻刻时,故意将原石“湍、流、带、左、右”五字刻损一二笔,以此抬高自己所拓原石本的身价(故《定武兰亭》有“损本”和“不损本”之分,“损本”反为真本)。

5字未损的吴炳本

大观年间,宰相蔡京为皇帝搜罗珍宝,发现官库中的兰亭石刻本不实,查知薛家藏有兰亭石刻原石,遂奏请下诏索取。薛家见隐瞒不过,薛嗣昌(薛绍彭之弟)遂将兰亭石刻进呈,徽宗将其置于宣和殿

靖康年间,金兵破汴京,纵兵大掠。独此兰亭刻石为女真人所不识,弃之不取。后来,留守汴梁的宗泽将刻石送给驻跸扬州的宋高宗,高宗十分珍视。

南宋建炎三年,金兵进逼扬州,宋室仓卒南渡。宋高宗命内臣将兰亭刻石真本投于扬州石塔寺井中,以备事后再取。高宗死后,此石下落遂无人知晓。

东阳何氏藏本兰亭石刻

明代宣德四年,东阳人何士英任两淮都转盐运使。时扬州石塔寺僧淘井,发现此碑(碑缺一角),何士英遂将此石进呈皇上。皇上称何士英天下清官,赐其携石归东阳。

相传万历年间,东阳县令黄文炳特去何家参观此石。在摩挲赞叹一通后,黄文炳竟将刻石装进轿子想带走。众多何氏子孙哗然而起,拉住轿子不让走。黄文炳恼羞成怒,竟将刻石摔出,遂断裂为三。此后刻石一直由何氏子孙按孟、仲、季三房分开保存,每遇修族谱时将此石合而为一,拓印馈赠亲友。

浙江省博物馆藏何氏《兰亭序》刻石。定为宋刻,一级文物

民国十四年,绍兴金石家顾燮光著《梦碧簃石言·东阳何氏兰亭》一文中仍有记载:“东阳郭君子衡为燮言:'东阳县东南四十里南上湖何姓家藏有《定武兰亭》。原石已裂为三,子孙分藏,至为珍贵,非汇聚不能毡拓,传本极稀。’是兰亭真本尚在人间。戊午仲春,郭君旋里,以拓本邮示,隽逸迥异俗本。”当时郭子衡除了给顾燮光寄去何氏家藏刻石兰亭序拓本外,并寄去由郭子衡所绘的“兰亭原石图”。解放后刻石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按:学者多以为定武本兰亭石刻在宋室南渡后即佚失。但东阳何氏所藏石本亦有可信处,明、清、民国三代均见记载,纵为伪本,亦可能是何氏请高手仿真拓本伪造,类似北宋薛家父子所为。

著名拓本

自宋代起,历代鉴藏家收藏《兰亭》拓本者极多,南宋以来更是风靡天下,各种原刻、翻刻和伪刻本多如牛毛,堪称法帖之冠。南宋权相贾似道藏有“八千盒”之多,尤称古今第一。许多藏家自诩藏“《定武兰亭》”,虽不乏佳刻,但其实十九皆“家摹户刻”之物。时至今日,照相、印刷技术日益发展、普及,《定武兰亭》的实用性早已消亡。但《定武兰亭》作为中国法帖史上的“活化石”,仍有巨大的文物价值和鉴赏价值。

《定武兰亭》拓本传世者最早为宋拓,今存世有 3个著名的原石拓本。

1.吴炳本

是本册首有清代王文治署《宋拓定武禊帖》,“湍、流、带、左、右”5 字未损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此本原由郝天挺收藏,郝氏所藏三本《定武兰亭》中,记有宋代诸公题跋之最善一本,后来转让给吴炳,拓片上有吴炳题记,也有白文“吴炳之印”(右下角),故称“吴炳本”,也就是薛绍彭缺损五字以前的所谓“五字未损本”。据启功先生《〈兰亭帖〉考》,此为仁和许乃普氏旧藏,后流入日本。

吴炳本(局部)

吴炳本(局部)

2.柯九思本

是本前隔水有清代王文治题《定武兰亭真本》,为5字已损本现藏台北故宫。第十五行末“不”字右侧有一小“僧”字,为梁时鉴赏家徐僧权的押署。后隔水有元代康里巎巎、虞集题记,後有王黼、忠侯之系、公达、鲜于枢、赵孟頫、黄石翁、袁桷、邓文原、王文治等跋著。

柯九思本(局部)

柯九思本(局部)

3.独孤残本

是本为赵孟頫旧藏“孤独长老本”,也是5字已损本,后有著名的赵氏《兰亭十三跋》今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本赵跋前后尚有吴说、朱敦儒、钱选、鲜于枢、柯九思、徐霖、董其昌等人题跋或观款,又经冯铨、梁清标、安歧诸家收藏。嘉庆十三年后,此本及诸家题跋遭火毁,《定武兰亭》残存3片,赵跋及临本残存14片,各家题跋残存10片。残卷改装成册,近代流入日本,为高岛菊次郎所藏,后捐赠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独孤本(残本)

独孤本(残本)

独孤本(残本)

赵孟頫跋临独孤本(残本)

赵孟頫跋临独孤本(残本)

赵孟頫跋临独孤本(残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故事 (三十一至四十章)
信吗?最接近原迹的《兰亭序》竟是它?
“最接近真迹”的东阳何氏《兰亭序》
《东阳本兰亭序》
明朝拓本《定武兰亭》是真还是假?有54年的发票
怀素《自叙帖》墨迹(清宫旧藏本)鉴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