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启功论书诗16,元代柯九思书家之画,画家之书,另辟蹊径实属不易

启功论书绝句16:

丹丘复古不乖时,波磔翩翩似竹枝。

想见承平文物盛,奎章阁下写宫词。

这首诗是启功先生在盛赞元代书画家、鉴定家柯九思。

首先先了解一下柯九思为何许人物,柯九思(1290—1343)浙江台州人,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诗里的“丹丘”就是他的号。跟很多人名人一样,他小的时候也是非常聪明,而且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父亲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

柯九思墨竹图

38岁的时候,柯九思游学建康认识了当时的怀王,怀王也十分欣赏柯九思的一手好墨竹,柯九思的墨竹在当时是著称于世的。后来怀王即位成为元文宗,元文宗即位后仿照宋代的阁学,建立了奎章阁,并且把柯九思提拔为鉴书博士,官居五品,因此后世也常称柯九思为柯博士。

文宗对柯九思非常喜爱,甚至将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赠送给了他,但也正因为太受皇帝恩宠,招来了其他文臣的嫉妒和排挤,最后被迫退职回吴中养老了。

柯九思《题赵孟补书唐人临王右军瞻

柯九思的书法作品传世不多,代表作《上京宫词》,可惜的是现藏于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博物馆。

启功先生后来自注中对柯九思作了更详细说明:

柯九思。

元代名家之书,无不习染赵松雪法。乃至书籍刻版,亦莫非赵体。最精最似者,当推朱德润,虽赵雍肿穆,亦未能十分克肖,又足见赵法之易学而难工也。柯丹丘掉臂于赵派盛行之际,而能自辟蹊径,以大小欧阳为师,所谓同能不如独诣者。

启老认为,元代的书法名家,大多数都受赵孟頫的影响,甚至于书籍刻版的字体都是赵体书法。这些书法家中,学赵孟頫最像的是朱德润,甚至比赵孟頫的儿子赵雍都像,由此可见,赵氏书法易学而难精。

柯九思《独孤本兰亭序题跋》

柯九思于赵体书法盛行的时代,但却没有受潮流影响,能自辟蹊径,师法唐代欧阳询和其子欧阳通的书法,然后自成一家,所以,启老感叹“同能不如独诣者”。

启功自注:

丹丘善画竹,昔吾宗老雪斋翁尝谓柯书之笔,俱似其所画竹枝,信属妙喻。盖腕力笔踪,于书于画,其用一也。历观元之吴仲圭,明之沈石田,清之龚半千、恽寿平、黄瘿瓢,无论山石轮廓,树木枝干,即人物之衣纹须发,亦莫不与画上题字同节共拍,此书家之画,画家之书,俱易辨而难赝者也。

启功先生接着介绍了柯九思的墨竹,他说,当年他本家宗老溥雪斋先生曾经论柯九思的书法用笔,就好像他画中的竹枝一样,这个比喻非常之妙。这是因为,不论作书还是作画,靠的都是手腕运笔。

柯九思《竹石图》

历观元代的吴镇(吴仲圭)、明代的沈周(沈石田),清代的龚贤(龚半千)、恽寿平、黄慎(黄瘿瓢)这些名家的画,不论是山石的轮廓,树枝树干,以及人物的衣服纹路、须发等等,都与画上的题字用笔一致,这就是书家之画,画家之书,这样的作品容易辨别而难于作伪。

启功自注:

丹丘书传世不多,所见以独孤本兰亭跋尾最佳,惜已烧残。小真书上京宫词,曾见摹本一卷,后得真迹影本,惜原卷不知何在矣。

自注最后,启功先生感叹柯九思的书法作品传世太少,他见过柯九思在《独孤本兰亭》上的题跋,认为写得很好,可惜整本都烧残了。启老还曾经得到过一本柯九思的《上京宫词》影印本,但不知道原卷在哪里,现在我们知道,原卷在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博物馆,真的太可惜了。

柯九思《上京宫词》

柯九思此生可以说是十分幸运的,遇文宗的赏识进入奎章阁,借此机会可以品鉴众多古迹。他题跋的古代法帖众多,如《定武五字损本兰亭》、张旭的《四诗帖》、褚遂良的《临大令飞鸟帖》、苏轼的《橘颂帖》《天际乌云帖》、米芾的《萧散堂记帖》、《唐人临十七帖》以及赵松雪的《黄庭经》等等。而这些书画作品也因为他的品鉴题跋,在后世价值千金。他成就了这些书画,同时这些书画也成就了柯博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柯九思研究(万新华)
元代时期著名画家鉴藏家柯九思二十四幅绘画作品赏析
为何不是自己的字画,却能盖上印?
古画苑掇英:柯九思(元)
元代 柯九思《老人星赋》北京荣宝斋藏
(元)柯九思行楷《题赵孟頫补书唐人临王右军瞻汉二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