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讯】海纳百川 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美术作品展
海报

  开幕式:2016年9月27日(星期二) AM 10:00

  展览时间:2016年9月27日-10月10日

  展览地点:文轩美术馆

  学术委员会

  曹意强 / 刘伟冬 / 刘赦 / 胡抗美 / 梁时民

  黄宗贤 / 蔡家骏 / 彭肜 / 吴永强 / 陈默 / 程丛林

  何工 /陈小林 /熊宇 / 郝文杰 / 鲁明军

  展览执行:熊宇

  展览统筹:蔡家骏

  主办机构:四川大学/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文轩美术馆/四川大学美术馆

  域上和美集团/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

  参展艺术家:

  油画&雕塑

  程丛林 / 段禹农 / 符曦 /何工 / 郝文杰

  黄宗贤 / 吉磊 / 李京 / 粟民 / 吴兵先

  熊宇 / 杨寒梅 / 曾妮 / 张发志 / 张军 / 朱沙

  陈嘉 / 陈强戈 / 戴波 / 冯翰平 / 郭强

  贺阳 / 刘天宇 / 刘伟涛 / 谢正莉 / 杨犇

  杨方伟 / 杨柳 / 张佳颖

  国画

  段七丁 / 樊萍 / 胡绍中 / 李善叶

  李晟 / 孙林 / 唐洁 / 唐允明

  陶安萍 / 巫成金 / 谢和平 / 张令伟

  张志超 / 张自启 / 郭翔 / 郝璐 /刘萌萌 /王虹 / 王璇

  书法

  侯开嘉/胡抗美/连超

  刘志超/吕金光/谢和平

  设计

  陈小林/何宇/黄晨 / 罗珂/彭宇/许亮

  续昕/张苏/周炯焱

  媒体支持:

  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艺术国际、四川美术网、新浪四川、中国网·四川、凤凰网四川站、成都文艺网、六九艺术网、华夏艺术网、四川新闻网、文轩网、成都日报、成都晚报、四川日报、天府早报、华西都市报、《批评家》、《大艺术》、《中华美术》、《艺术现场》、《现代艺术》、《1314》、《上层》、《优雅》、《读城》、《MIND》、《麓客》、《臻品》、《旁观者》、《大者》、《品尚》、《空客》、《川行天下》、《四川航空》、《BEST100》、《BOSS》杂志、《西藏航空》、四川新闻频率 FM106.1、成都电视台《文化成都》、cdtv-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谈》、成都电视台《新闻现场》

  展览前言

  从这里,我们继续前行

   海纳百川 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美术作品展

  暨“学院内外”艺术文献展

  黄宗贤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年,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是一个不短的时段,因为人生也没有几个20年,但是对于一个学院而言,这却还算一个初始阶段。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今年刚好建院20周年,相对于四川大学这所百年名校而言,还真是一个年轻的学院。20年刚好是川大年轮的一个零头,今年9月四川大学适逢迎来了120周年校庆的日子。在校庆院庆之际,我们编辑出版这部《海纳百川·学院内外艺术文献展》并举办展览,以此,向我们的校庆、院庆献礼,也是我们向所有关心学院成长与发展的朋友们所作的一次汇报,提交的一份答卷。

  20年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在学校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在学科与专业建设、艺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我国综合性大学中专业设置最齐全、办学层次最完善的艺术学院之一。在20年办学过程中,我们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努力探索综合性大学创新性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具体体现在形成了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基础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艺术素质与社会担当精神培育相结合的多元并重的艺术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了适合综合大学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多专业共存互动协调发展,集本、硕、博一体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完善了着重学生艺术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机制;搭建高端的艺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构建了常态化的艺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强化了以发掘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增强民族文化元素为内涵的区域性文化艺术特色。可以说,经过20年的努力,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已经成为我国西部艺术人才的培养的高地,艺术教育与研究的重镇。

  除了上述以外,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坚持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思路,力求学院的整体全面发展。在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实践方面,学院始终如一坚持“两翼并举,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增强学术影响力,这也是四川大学艺术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与经验。

  一个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学院,不仅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机构,还应该而且必须是艺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基地。培养高质量的艺术人才和生产出高质量的理论成果与创作成果是同等重要并且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传统的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学院,始终将艺术的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建设并重而为,一方面依托川大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多学科的优势,以艺术理论、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三个艺术类一级学科博士点为轴心,拓展提升艺术研究与艺术创作广度与高度,在艺术学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与策划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与领域,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经彰显出我们在中国传统与现当代艺术、区域艺术文化与当代批评、艺术创意与艺术产业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成为了西南地区名副其实的艺术研究的高地和艺术史论与艺术批评人才培养的高地。与此同时,学院师生积极参与艺术创作与创意活动,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艺术设计成果参加了高规格的艺术展演,或被社会采用。毫无疑问,川大艺术学院已成为我国西部艺术创作的重镇。

  这部作品集及即将举办的《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美术作品暨第二届海纳百川·学院内外艺术文献展》是近年来师生创作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20年来川大艺术人在艺术创作态度、观念、价值取向上的一次视觉呈现。通过这部作品集和这个展览,我们似乎可以去触摸到延绵于20载并将继续流传下去的川大艺术学院的学术文脉,感受到川大艺术人执着恪守的学术品格以及追求的艺术理想。这种文脉、品格及理想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开放的视向、包容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四川大学的校训,也是川大艺术人崇尚的学术品质与学术风范。在任何时候,艺术的发展都需要纳构力,更何况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纳构力的前提是在拓展视野下的包容精神的确立。一个独立的艺术家需要广采博集,一个学院需要开放与包容氛围与气度。从这部作品集及展览我们可以看到从艺术家的聚集到作品的风格,川大校训不仅仅是书写在书本上的文字,镌刻在门楼上的装饰,而是内化于川大人心里的一种精神,外化于行为的一种态度。20年来,四川大学先后从四面八方聚集了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重新开启和推进川大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建设的航程,在这个过程中又有更多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加盟到这个事业中来,构成了川大艺术学科强大的师资阵容。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专业背景和学术特长,当然更有不同的个性与气质,但是,他们为振兴繁荣川大以及四川的艺术事业这个共同的理想而来。事业与理想使大家成为一个同舟共济的共同体。这只前行的舟,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但是这舟上的每个个体鲜活而不失个性。无须在此罗列一长串大家熟知的名家和青年俊杰的名字,翻开这部作品集,走进这个展场,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各自的修为与艺术个性。在这里,可以说呈现出了学院的艺术视向的多维、风格的多样性的基本品相;在这里,中国书画所蕴含的传统文脉与当代艺术潮流可以交融,写实主义的风貌与表现性艺术可以熔于一炉,艺术创意与应用价值并置互动。我们无须提倡什么主义,不顾此失彼,不囿于一家一派,不贴标签,不冠以名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我们崇尚的精神,就是力求的态度。我们曾经表达过也实际追求的是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艺术趣味、不同的艺术能量在川大这个艺术平台上都有释放呈现的空间。这种释放与呈现,不仅能成就每一个有艺术抱负与艺术理想的艺术家,也能使艺术学子得到更多的惠泽。以开放与包容的胸怀,激活创造的活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是我们过去、也是我们现在和将来一以贯之努力构建的学院的精神场域。这种精神漫溢在这部作品集和举办的这个展览的场域之中。

  力求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多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等于我们对平庸的承袭、对缺乏精神性的技术传导的默许与宽容。真正的艺术无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形式,是人对自然与生命、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心灵感悟与体验的视觉呈现。艺术中无不凝聚着人自身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认识与文化想象。川大艺术学院师生,置身于综合性大学的学术氛围之中,置身于当代艺术快速发展的语境之中,更加明了艺术的本真意义,更加清楚艺术发展到今天,“画地为牢”的疆界早已被打破,与其他学科有了一种更为深度的融合,或者说艺术的文化性和精神性特质更为凸显。艺术家首先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用艺术的语言与形式表达对世界看法与价值观的学者。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在这些展出的艺术作品中我们看到川大艺术家们努力将艺术的实践形态与理论思考予以双重并重,凸现艺术的文化性与精神性,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抒写他们各自对传统、对自然、对现实、对生命的体悟与思考。他们没有将艺术视为技术与形式的把玩,也没有囿于单一的抒情式的视觉构建,而是极力地将艺术的形式语言与内在的观念和精神追求予以一种贴切的匹配及整合,使形式更有“意味”,使“意味”在形式中呈现。我们不必在此对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作具体的评述,但是我相信观众在这部作品集中,在展览馆中,能从不同作者的作品及整体性的氛围中,能够感受到川大师生在艺术上总体的学术品味与价值追求。我们深信,技能技巧的改进,对传统技法的沿袭,对建立在共同视觉经验基础上的公共艺术语汇的掌握与传导不再是一个人是否能成为艺术家的关键所在,更不是一个学院的存在的意义所在。用独特的艺术表达(甚至是以对习以为常的艺术观念与技法颠覆)方式,传达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与认识,构建具有现实针对性、又具有超越性的诗意化的精神世界是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重要的价值所在,也是评价艺术最重要的尺度。川大艺术人创作的过程就是他们追求人文价值的过程,是他们开启的一场场精神之旅。我们坚信,当今的“学院派”称谓绝不是一种技术与形式层面的标签,更不是象牙塔里的孤芳自赏式的矫情卖弄,而是在技术、形式语言背后折射出来的一种关涉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的视觉思考所蕴含的学术品格与精神文化性的力量。

  呵护艺术个性与激发创作活力:学院,意味着对艺术教育规则的遵循,对艺术经验的提炼与提升。但是艺术与艺术教育最根本的规则就是对规则与规范的不断的质疑、挑战,乃至颠覆。循规蹈矩只能存在于手艺或技艺的传承中,艺术存在的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对于艺术内部和外部现存规则、秩序的质疑与超越。质疑与超越的力量往往来自于个体心灵的独特感受与价值判断,来自于个体内在的不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或者说激活。川大艺术学院力求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不仅表现在对不同艺术流派、风格的包容吸纳上,也体现在对艺术家和艺术学子个性的充分尊重上。规则与规范仅仅是对岗位、对教学程序过程的一种技术层面的要求,而非是对艺术精神的规约。许多年来,艺术学院奉行这样一种观念:“只有个体的强大,才有强大的学院,每个个体是具体的,而学院是抽象的。”尊重并维护个体在艺术上的个性自由,是维护艺术尊严的前提,当个体被强行统摄于集体的整一性中,以规范性取代了个体性,这个集体的品行就必然僵滞了。艺术家个性的存在是塑造学院整体品格的前提。教师职责的担当并不是抑制艺术个性的理由。只有艺术个性的存在,担当的职责价值才能更好地凸现。在艺术学院这个聚落里,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是明确的,而艺术家的个性也是鲜明的。打开这部艺术文献集,走进这个展览空间,可能会暂时忘掉创作者作为川大师生的统一身份,因为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个性鲜明的作品,触摸到了一个个律动的心灵。不论采用何种媒材,运用怎样的技法,所有的作品,无不是托身于独特视觉经验中的苦心孤诣与自由表达。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由光与影、形与色、张与弛、实与虚、结构与质感、韵律与节奏所编织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梦想,而没有尘世的法则;只有陌生,而没有似曾相识;只有特立独行,而没有随波逐流……在这里所呈现的是“和而不同”的艺术品质与价值取向,个体表达的自由使这个世界呈现多样的成色,而创作的激情与对精神性深度的追求则成为这个世界同一性品质。徜徉在这个艺术的天地里我们似乎跨越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审美形态与功能形态,游走于情感表现与观念呈现、隐逸情怀与当下热情、精神关注与现实关怀的交错空间中,通过熟悉的和陌生的形式,品尝到一顿精神化的视觉盛宴。然而,在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是万物与生命、大自然与人类、昨天与今天、历史与文化、故土与城市、大学与社会……在艺术家心中激起的回响,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这顿精神化的视觉盛宴折射出的是学院对自由创造精神的恪守与奉行理念。

  进入现代以来,艺术院校(教育)不仅为艺术的发展提供着延绵不断的人才资源和思想资源,而且也担当艺术拓展与创新的使命。学院内外的共生互动已经成为当今艺术发展最重要的动力。20年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不仅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质的艺术有生力量,而且也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注入艺术思想的活力与创造的激情。2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初生牛犊”的年龄,对于一个学院来说正是一个“血气方刚的”时段。我们已用20年走过了许多老牌专门艺术院校半个世纪或更长时间还没有走完的路程,但是我们清楚我们还缺乏长期积淀之后的沉厚,离我们期待的理想状态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我们已经有了一段艰难而令人欣慰的经历,我们还有30年、50年,我们有无尽的年轮,在未来的路程中我们会更加沉厚起来,在延绵的艺术路途中,我们将会体验到更多的创造开拓的快乐,会给时代、社会、观众奉献更多视觉的盛宴与艺术的创作,因为我们有矢志不渝的艺术信念与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目标。

  这部作品集与这个展览及整个20周年院庆活动,只不过是我们开启新里程的一种象征性的短暂的仪式。从这里,我们继续前行……

  部分展览作品

  国画

段七丁(苍岩幽亭)138X70,纸本彩墨,2013
樊萍,草青青,纸本68×72cm,1998年
郭翔,她,40cm×60cm,绢本,2015
唐允明 林影1,68x68,纸本水墨,2016
谢和平《风雨雷电》102cm-35cm,2014

  油画:

程丛林,《绿水青山》系列56x42cm2009-2014年
何工,中性山体,80cmx97cm,纸上丙烯,2015
郭强 《hello.is anybody there》125x250cm布面油画 2016 郭强
黄宗贤,林,80cm×60cm,布面油画,2016
陈强戈,花园 1# 200x60 cm(六联) 布面油画 2016年

设计

陈小林 空白(海报)2015
黄晨 战争改变的大师抗战时期庞薰琹在西南地区的艺术转型
罗珂 来古冰川国家公园游客服务中心
张苏 Green Password 绿色密码。Security Token,安全令牌 Color Code 色彩代码

书法

侯开嘉 陈寿《隆中对》节录,63cm×92cm,宣纸,2007
胡抗美书法三幅
刘志超 138厘米X68厘米,草书横幅,宣纸,创作时间:2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愧是川美院长庞茂琨,笔下2020年的新作生动、传神,水平直追欧洲大师!
川流涌动:四川美术学院油画文献展
四川美院70周年校庆特展——山艺术川美纪念展
四川大学120周年校庆宣传片
寻因铸梦·书印未来|四川美术学院2022届书法本科毕业展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开幕 300余件作品呈现四川美院厚重历史(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