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是为了不教”,思考录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我的理解思考录。

说起叶老这句话,大家(老师们)都可以挂在嘴上,都有一个希望是如此,希望学生主动地学习,有独立的能力,自主性强。可当我们教时,还是沉浸在“不断地教”之中。为何会这样呢?

“教是为了不教”,个人认为内涵有两点需要思考:

一是,为了不教,你有系统的教学生学习方法没有呢?

欲,为我所需,鱼,我所欲也,渔为吾所困也!

孩子要有独立的思维,首先需要明白他(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必备知识和技能、方法?否则,他是不会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你给学生一放手的探究课题,我们成人都会开始束手无策,有不知所措的困惑,更何况是学生。探究,你需要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如懂得去查哪方面的资料)或提示的思维(如围绕课题,如何作什么样的猜想等),让他能入手,这样他才能围绕课题构建研究思路,这就是学习的能力,能独立思考问题、探索实践、解决问题。教,是在方法和思维,不教,是知道学生有这方面的能力,可以在“导学”下达到不教之学。让孩子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解放老师,从而达到不教之教!

二是,你要让学生的学习是可见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可见的,有明晰的学习目标,有效的表现性任务,情境、问题、活动是真实在发生(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有组织的结构化学习,有效迁移的学习,能学以致用的学习,追求有深度的学习(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学生有了参与、经历、体验、感悟等是可见的,而不是最终的“作业完成”或“终结性的”评价给学生的评判是可见。可见是首先过程可见,可评可点,有过程的“形成性的”评价,让学生能自我批判、自我监控,从而以评促学,看得见孩子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思维形成,有了自主建构。这也就是说的“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要教与学双方行为是可见的(“是知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升初数学如何“换脑”:主动学习 转变方法
keti5
《初中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四段法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基础资料第一集解读:家道伦理学习步骤简述(根据老师课件整理)
最好最有效的8种学习方法|衡水中学鬼才班主任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