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锋名师工作室:指向核心素养的“后建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格萱) 陈锋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锋,是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师范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无锡市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中学数学》特约编委,《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多本杂志特约编辑;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初中数学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参与编写教育教学用书 20 多本。

在当下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 知识 ' 和 ' 素养 ' 是数学教学需要实现的两个基本教学目标,但知识教学并不必然促进素养的发展,如何处理数学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素养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一线数学教师的基本问题。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 ' 重技能训练 '' 轻概念理解 ' 的问题。虽然 ' 接受 ' 和 ' 建构 ' 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两种基本方式,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一直以 ' 重被动接受 '' 轻主动建构 ' 为主,这本质上反映的是教师的知识观假设和教学理念问题。

' 指向核心素养的'后建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 研究团队遵循 ' 理论导向—实验探究—实践发展 ' 的原则,聚焦数学课堂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坚持以 ' 素养发展 ' 为中心,充分挖掘 ' 核心素养 ' 的教育价值,有序、分层、深入地发展数学 ' 后建构 ' 课堂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数学课堂实践变革,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推进知识走向素养的 ' 后建构 ' 学习

素养发展应蕴含于知识建构过程中,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应该实现和谐统一。单一的知识建构方式无法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因此要时刻关注学生 ' 后建构 ' 的状态,才能促进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提升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第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都集中产生于学生学习完数学知识概念后的 ' 再建构 '。第二,数学的基本结构、基本思想和方法,如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等,在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知识的 ' 再建构 ' 有利于数学素养的规整与提升。第三,如果说 ' 主动建构 ' 的过程是倡导知识的学习与运用,那么 ' 后建构 ' 的目的则是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在数学与数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现实的普遍联系中增加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核心素养后建构课堂 ' 教学实践模式

以核心素养为载体,以 ' 后建构 ' 为策略,提出 ' 核心素养后建构课堂 ' 的教学实践模式,创新和引领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变革,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借鉴价值。

丰富 ' 后建构课堂 ' 的教学策略。' 后建构课堂 ' 是包括个体建构与社会协商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过程。个体建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经历个人世界与学习环境的认知冲突,引导个体进入到概念建构层面,通过打破原有平衡 ( 同化 ) ,建构新的概念,形成基本理解 ( 顺应 ) ,直至建立新平衡。社会协商是基于客观知识而达成一种社会认同的基本假设,强调个人建构的知识的合理性需要经历社会批判的过程,个人建构事实上是经历 ' 公开表达—社会审查—再建构 ' 的过程。因此,' 核心素养后建构课堂 ' 的教学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为个人建构提供的认知发展策略和为社会协商提供的社会互动策略。前者包括原有知识利用策略、学习环境创设策略、个人建构支持策略等;后者包括外化与表达策略、反馈与评价策略、交流与反思策略等。

提出 ' 后建构课堂 ' 的教学设计。' 后建构课堂 ' 教学设计不是为教师设计教学程序,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创建学习环境。其基本特征是强调情境化思维、已有经验的重要性、多种观点的协商和解释、技术支持和深入理解等。' 后建构课堂 ' 的学习环境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 后建构 ' 目标设计,在分析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 ' 后建构 ' 的教学目标;第二阶段是内容设计,以学生知识与能力 ' 后建构 ' 为中心的内容设计包括分析数学知识概念的特征、产生背景、发展过程、与学生现实世界的联系等,选择适合的 ' 问题串 ' 或内容素材设计 ' 后建构 ' 的学习活动环境。第三阶段是策略设计,旨在促进学生 ' 后建构 ' 的教学策略,包括以 ' 后建构 ' 为中心的情境策略、问题策略、活动策略和评价策略等。' 后建构课堂 ' 教学设计可概括为 ' 三阶段、五要素 ':三阶段——目标设计、内容设计、策略设计。五要素——任务分析、学生分析、概念特征分析、活动建构分析、支持性工具分析。

明确 ' 后建构课堂 ' 的学习方式。有别于识记、训练等传统的、机械的学习方式,' 后建构课堂 ' 提倡的不仅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强调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后建构课堂 ' 旨在用多种方式将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逻辑和情感统一起来,既要发展学生的知识,同时又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素养建构是从过程到对象的内化过程,是建立在活动经验基础上的自反抽象,包括活动、程序、对象,最终组织成为理解问题情境的图式结构。具体来说,核心素养 ' 后建构 ' 学习反映了学生建构数学概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这也是概念的特例、抽象、定义及符号化的过程。学生经过学习,建立起与其他概念、规则、图形等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综合的心智结构。因此,促进学生 ' 后建构 ' 学习的发生不能简单依靠讲授、灌输和传递,而应根据教学内容、课型特点,选用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等教学组织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探究、合作、思考、体验等思维活动中再次完成旧知识的重组,达到知识、技能、思维的再建构,积累建构经验和建构策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 理解为中心 ' 的 ' 后建构 ' 评价策略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 后建构 ' 教学而言,评价尤为关键。在学生 ' 后建构 ' 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疑难或困惑。在许多情况下,学生的 ' 再建构 ' 过程并非绝对正确或错误,而是介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具有不同程度的连续性阶段。' 后建构 ' 教学的学生评价坚持 ' 以评价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 的理念,既要评价学习的结果,更要评价学习的过程。

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参与 ' 后建构 ' 过程的表现。教师通过对学生在 ' 后建构 ' 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评价,能够为他们提供即时反馈,引领、拓展和深化当前的理解。个人建构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评价应尊重和承认学生在理解水平、行为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通过改变评价内容和方式、改变评价问题的形式、设计理解性问题、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评价等实现,有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的 ' 后建构 ',达到数学学习由知识走向素养的又一次蜕变。

无锡市初中数学陈锋名师工作室

无锡市初中数学陈锋名师工作室是无锡市教育局于 2022 年 6 月批准成立的第三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之一,由江苏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陈锋主持,现有成员 17 人,分别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市区级优秀青年教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与素质提升。工作室以 ' 立高位、明目标、筑平台、启慧思 ' 为基本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组织成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为教师施展专业才华搭建平台。

工作室致力于 ' 后建构课堂 ' 的实践与推广。' 后建构 ' 回应新课程教学的本质诉求,是一种先解构已有知识,然后在新的认知情境下进行重组和再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其目的在于引发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意识,并帮助学习者建构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思维结构和素养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卫兵:《走向更高品质的简约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教师是关键!
数学可见: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追求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 课堂教学思考
基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