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直播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掌控

作为课堂教学主导,教师的地位无可争议,站稳讲台首先就要掌控住课堂,课堂纪律是基础,课堂气氛是手段,课堂效率是实质。在传统教学中,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适当采用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学习氛围,最终才能使课堂效率提高。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原理虽不变,方法却变了。

以直播教学为例,这是最为接近传统课堂教学的网络教学方式,同时也是目前效率最高的方式,本文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话题,而是从一个月多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技术手段总要辅以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让技术更有效使用,而反过来,技术的使用也会促进教学策略的改进,使自己在网络教学中更顺手,更进一步对复学以后的教学,有着更多改进空间。

一、课堂中的仪式感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

听起来是不是非常耳熟?是的,当上课铃声响起,这一幕便在无数课堂上映,它意味着一节课的开始,以此为标记,学生和教师开始进入状态,这也是课堂应有的仪式感。

最初直播时,并没有这些,因此在电脑上设置了闹铃,提前进入云课堂中,由于直播面向全体八年级学生,所以也不存在班长领头,约定在消息框中输入一个数字6,代表打招呼,因此我的课堂开篇,是对着全体说“上课”之后,消息框中一片666;下课呢?如法炮制,说“下课”之后,消息框中一片888。

有了上课和下课的仪式感,顿时感觉直播课有那么一点点教室味道,无论是对上课的教师或是学生,回归熟悉总是好的。

二、课堂中的交互

现今网络教学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师生交互问题,这完全无法与教室中的互动相比,然而实践中却发现,有些互动手段,效果比教室里举手回答效果更好。

云课堂中的答题板便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如果课堂中有选择题,那么出示答题板,学生点击作答,瞬间答案就能反馈出来,这比在教室中问“有多少人选A?”,再统计举手人数,更方便快捷,曾记得我还用过一款pilicker的扫码软件来解决统计问题,现在云课堂本身就足够。

新近上线的学生连麦,用语音回答问题的功能,其实各平台都有,这个功能其实还有一个使用方法,便是根据举手判断先后顺序,尤其利于课堂教学中需要判断学生反应速度的活动。平时在教室中,当下面齐刷刷一片举手之时,还真难分辨出谁第一谁第二,现在好,列表中排列好了。数学课上用语音,其实不如边说边写,即请学生板演,但遇到一些简单问题,它足够胜任。

而共享屏幕则是另一个可充分利用的手段,它完美替代了学生上黑板书写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便已经部分被拍照上传取代,因此并无不适应,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方式的改进,毕竟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都看着,确实浪费时间。共享屏幕另一桩好处就是可以进行课堂活动,和在教室一样,请1-2名学生操作屏幕上的课件,进行一些趣味小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十分有帮助。

消息框则是另一种课堂交互的方式,原本以为打字会很累,而且速度慢,不太会有学生使用它,但实际直播课堂中,许多学生宁愿打字也不愿意用语音或屏幕书写,这就涉及到网络交流方面的原则了。通常情况下,通过网络交流,最值得推荐的形式就是打字交流,无论是在QQ群或微信群等社交软件,还是在教学直播类软件。正如我十分不喜欢发语音消息一样,文字通常还是经过了一点点思考的结果,相对信息含量大一些,也更能代表自己的想法。从互联网一开始,交流便是这种形式,因此直播课中,消息框中的消息,更显重要。例如一些较为简单的课堂问答,完全可以打开消息框,看学生的发言,甚至一些基本的交流也可以在里面进行。

对消息框的掌控主要是两个层面,从技术上可以利用禁言按钮,从教学策略上可以利用课堂节奏,让课堂上的焦点在学习本身,例如在消息框中的先后顺序,通常作为课堂发言的次序,如果发了却未能回答问题,则在班级优化大师上进行相应的处理,经历过几次,现在的消息框,内容“净化”了许多,基本达到最初目的。

教师语言,则是交互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通俗点讲,如果教师语言令人昏昏欲睡,那么什么技术都用不上,学生有的是办法来应付。这对教师备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设置课堂问题、安排课堂活动、施行课堂评价各方面,都要围绕核心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直播课,为了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唯有在教学本身上下功夫,只有课讲得好了,学生才有收获,而不是应付。

课堂评价,则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驱动力有多强,利用小奖杯、班级优化大师加分等措施,不定期公布光荣榜,小组排行榜等,不断激励,对课堂上表现优异的行为进行表扬,同时对不利于学习的行为提出批评,这和平时教学并无差别,因此不再赘述。

三、课堂内外的结合

对课堂掌控的各种方法中,攻心为上,其次鼓励,最下发火,而要将课堂掌控好,课内外都必须兼顾。

课堂外如何提高课堂掌控力?

网络时代有个名词叫粉丝,一旦教师的言行受到学生内心认可,他们会不自觉地追随,为什么有的教师直播过程中,要反复督促,学生才慢慢进入课堂空间?而有的教师一呼百应,一座难求?

我在关注了不少网红教师的课堂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与其说是学生听课,更不如说是粉丝追捧。于是便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粉丝?

第一步是具备足够的教学魅力,请注意我用到的是魅力,而不是威力,利用督促手段,的确可以大幅提高网络课堂到课率,但仅仅停留在表面,进入课堂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认真听却不容易,最近已经在网上看到不少“逃课”的学生,表现上在听,视频也好,照片也罢,全都是摆拍,实际却在做别的事情。同时在目前已经存在的直播平台,从技术层面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真实参与”的统计问题。

第二步是通过网络不断对学生施加影响,既然只能通过网络交流,那么教师想对学生施加影响,必须在众多网络信息流中,占据一席之地,至少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发送出的信息。这也是吸引粉丝的必要手段,不断“刷存在感”,同时还要能抓住兴趣点,学生眼里才会感觉教师之不同,察觉到影响力的存在。相对第一步,这算是锦上添花之举,事实上,足够的教学魅力或者说人格魅力,即使没有网络影响,学生也能团结在周边,产生向心力,课堂掌控也更容易。

第三步是不断进行网络交流互动,这和现实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将平台换成了网络而已,同样也是一句关怀,一句问候,通过观察学生网络上留下的信息,去体会学生此刻心态,在交流过程中,还能传递正能量,从而做出正确的教育行为。

四、小结

对于网络教学而言,同样也要追求高效课堂,同时,施教主体依然是教师,并非把教学任务交由机器完成,技术手段永远是辅助,教师才是主体,这在直播课堂中体现尤为明显。相对给学生看别人的教学视频,自己没有进行加工,可能就不存在课堂掌控的问题,但那有“机灌”之嫌,并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我们同样看到,平时教学吸引力足够强的教师,受网络影响并不大,学生依旧能感受到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即使只是简单的黑板粉笔直播,也同样有很高的课堂效率,所以,对教师来讲,所谓提高网络教学课堂掌控力,倒不如把网络两个字去掉,无论在线上或线下,打铁还需自身硬。

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之间,并不是水火不相容,恰恰相反,它们会互相融合,在吸收了网络课堂中的积极因素之后,传统课堂也会发生改变,即使在学校、在教室,网络依然无处不在,这股新鲜血液终会令我们的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直播教学的优点
网络教学引出的思考
疫情期间,关于线上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只要有PPT,雨课堂免费版就可以做混合式教学
同步课堂是什么
疫情下的教学问题与整改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