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瞻性项目的缘起和推进

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育改革项目(简称前瞻性项目),是省教育厅基础教育领域成熟度最高、声誉最好、成就最显著的一个项目,也是基层教育行政和学校参与热情最高、最欢迎的项目,外省教育行政和教育研究机构对它最为关注、最感兴趣。前瞻性项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作为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化推进策略的自然延伸,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历史性结果,它由其他实验项目的有效推进所引发。诸如,随着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等项目的成功实施,各种项目实施的普及化与成熟度越来越高,势必要求有更高位和前沿的总体性设计,有全方位、全覆盖的项目实验,从而整体推进江苏基础教育的改革,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

前瞻性项目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的直接推动,是这一计划的具体化、深化与发展。这一计划要求(1)建立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新常态;(2)培育一批有影响的教学改革新项目;(3)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领军人才;(3)推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4)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5)加强实践性、直观性教学改革;(6)建设江苏基础教育思想高地。行动计划的实施,采取典型引领和项目推进的方式来分步进行。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的18号文件是“行动计划”的通知,紧接着的19号文件就是关于“前瞻性项目”申报的通知。将“行动计划”通过“前瞻性项目”来落实,通过项目化实验推动工作,将基层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的改革愿望和创造智慧激发出来,使教育行政的意图转化为基层学校的自觉行动,也使理论的探索和实验的前行通过不同的项目实验有机地得到统一。“前瞻性项目”使“行动计划”有了实践的平台与操作的路径,具有群众性、实效性和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前瞻性项目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终究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支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有示范者和引领者,需要有薪火相传的一代又一代教育家型教师的诞生和优秀群体的脱颖而出。优秀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行政的扶持与专家的引领,创造有助于优秀教师成长的文化土壤和发展平台。让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从自在的状态进入自觉的状态,让更多年轻的优秀教师健康而迅速的成长,这就需要对如斯霞、李吉林等一代师表进行研究,研究等他们的既有成果,分享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从他们的成长的轨迹中寻找规律,让面广量大的教师群体获取更好的借鉴。

前瞻性项目旨在确保江苏教育在全国持续领先的地位。“全国教育看江苏”这虽然这是民间的说法,但它充分反映了江苏人对本省教育发展水平的自信,也反映了外省教育同行对江苏教育的充分肯定。江苏教育要在全国率先实现代化,这与江苏省强富美高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江苏教育有良好的历史传统,并不断地与时俱进。本世纪以来,江苏基础教育逐渐进入鼎盛时期,2014年国家首次开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江苏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第一。怎样继续保持这种发展的强劲势头,保持发展的领先地位,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作出独到的贡献,提供带有普适性意义的江苏智慧和江苏方案,这就需要江苏基础教育的项目实验有先一步、高一筹的设计与引领。

前瞻性项目是学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自觉选择。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始终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展开,基础教育作为养成性教育,着眼点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前瞻性项目就其规模和层次来说是一项系统化的宏大工程,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涉及基础教育的各种类型、各阶段和各学科,也涉及城乡各种不同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学校。为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需要有统筹兼顾的整体设计,有示范性的价值导向,有不同层面的根本性突破,诞生各种各样的典型——新的典型经验、典型学校和典型教师,为此,前瞻性项目应运而生。

前瞻性项目是面向未来教育的设计,具有国际化视野,旨在自觉接受信息化时代的挑战,让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在理念和方法上跟上时代的节拍,以国际先进教育作为自身发展的参照系。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给基础教育的不仅是工具、引发学校教育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带来教育理念的改变、思想方法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是教育话语系统的改变。教育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在省域范围内通过整体性的改革来推进,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前瞻性实验项目来推动。因此,在更大范围内,有更多参与的学校,始终瞄准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将先进的理念、良好的意愿转化为实践的项目,这就催生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厅前瞻性项目实验的出场。前瞻性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多的学校和教师参与,把各级行政和基层学校教师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把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卷进来了,前瞻性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成为江苏基础教育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育人要有品位的提升,教学要有前瞻的意识,教育行政指导要先一步、高一筹,工作方法上发现和培育典型,抓典型带动其他,通过典型引路,达到总体提高。别人不愿做,不敢做,不能做,做不到,或想不到做的,江苏教育要敢于做起来,做到有担当、有创新、有气度、有眼光、有上位的思考,也有开拓创新的气魄,不断发现可培育的对象,激发与引领他们发展提升,要想方设法让新秀、新典型冒出来,能站得住,可持续发展。这些话和类似意思的话语,是省教育厅及相关处室领导经常说和反复强调的,事实上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教育新闻网:“锡山高中: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样本”
东桥小学: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顺利通过省厅答辩
经验分享┃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要求及其培育策略!
石中英:推广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四策” | 关注
杨银付:以高质量的课程实施为高质量教育奠基
“小革小新”撬动教学改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