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理学总结】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离子障
分子型的药物可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生物膜的一侧,称为离子障
首过消除
药物通过胃肠壁和肝脏时可被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以口服途径给药最为常见
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对药物的影响
药理活性暂时消失,不能跨膜转运
药物与血浆结合特点
可逆性、非特异性、差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体内过程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总称,又叫药物的处置
消除
代谢和排泄的总称,是药物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
肝肠循环
有些药物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被水解,部分药物可被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肝药酶
存在肝细胞内质网中,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主要是C色素P450
酶诱导剂(酶促剂)
能使肝药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剂(酶抑剂)
能使肝药酶合成减少或活性减弱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异烟肼
酶促剂意义
使药物代谢加速,药效降低,常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一旦停用药酶诱导剂,可是同服的药物浓度过高,药效增强,甚至中毒,是停药敏化现象的原因之一;还可加速自身代谢,是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利用药酶诱导剂的酶促作用,可诱导新生儿肝药酶活性,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胆汁排出,用于预防新生儿脑核性黄疸
一级与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别:
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
数学模式
等比1000→500→250
等差1000→900→800
发生条件
给药量小于机体的消除能力
给药量大于机体的消能力
半衰期
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
不恒定,与血药浓度有关
时量曲线
曲线
直线
对数时量曲线
直线
曲线
量效关系
增加药物的剂量
增加药物的剂量
药物作用时间呈低比例延长
药物作用时间呈超比例延长
曲线下面积AUC
药物时-量曲线下的面积,AUC大小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应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半衰期
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意义
确定给药时间;估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所需时间;估计停药后药物体内消除所需时间;按半衰期时间的长短对药物分类;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程度。
表观分布容积
按血浆药物浓度C来计算进入体内药物总量A应占有的血浆容积,其计算式为Vd=A/C,Vd值大说明药物分布广泛
生物利用度
经肝脏首过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A占给药量D的百分率F,F=A/D×100%
清除率
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内含药物被清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理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笔记)
药理学学习笔记
《药理学》_第三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_中医世家
药理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法文书连载 | 药物的相互作用(十六)
离2016年药学职称考试只有59天,职称专业知识第二天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