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乐场里8种潜在危险,触目惊心!

有娃后整天在家宅着、守着、盼着,希望娃快快长大。

终于孩子大一点儿,还要各种陪玩、户外活动、游乐场等。

每天围着孩子转,没有一点自己空间,还要时刻担心孩子不要磕了、碰了……

说到游乐场所,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其中很多常见的设施都隐藏着危险,尤其需要注意!

01

儿童蹦极床/蹦床

蹦床,一种刺激、花样翻转的儿童蹦床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但这种蹦床出的意外也不少。

15年6月,北京一位爸爸带6岁孩子玩儿童蹦极床,不到5分钟孩子就嚷嚷脖子疼,到医院急诊X光片显示颈椎半脱位。

武汉市一名10岁的小男孩儿在连玩三次弹簧蹦床后,腿部瘫软无力,怎么也站不起来,后经医生检查发现胸髓已严重损伤,神经损伤,纤维断裂。

9月,成都彭女士花5块钱让4岁女儿去广场玩充气蹦床,结果晚上到家时发现女儿趴在地上不动,当把孩子抱起摸到左腿时才发现,里面骨头已松动,就医后诊断为,左腿股骨干螺旋形骨折。

无论是儿童蹦床还是蹦极床,都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当到了最低点向上弹起时,人处于超重状态,冲击力极大,易导致“挥鞭性损伤”;蹦床受伤很多都出在下降时,常见损伤包括脚踝扭伤或膝盖以下的胫骨骨折(胫骨),脖子受伤甚至可能导致瘫痪。

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6岁以下的儿童不要玩蹦床。

美国儿科学会对儿童玩蹦床受伤情况统计发现,因玩蹦床受伤的患儿中,踝关节扭伤等下肢伤最常见,占50%以上,头部和颈部伤分别占10%和17%,其他损伤包括脑震荡、扭伤、拉伤和刮伤。

虽然蹦床,孩子们可能非常喜欢,但是着陆错误,会导致严重的永久性伤害。即使蹦床在父母看护下,伤害也时有发生。6岁以下的儿童受伤的风险最大。

常见伤害包括:

  • 骨折(有时需要手术。)

  • 脑震荡和其他头部受伤

  • 扭伤/株

  • 瘀伤,擦伤和割伤

  • 头颈部受伤(可导致永久性瘫痪或死亡)


蹦床可能很受欢迎,也是锻炼身体的有趣方式,但有更多安全的运动方式,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02

游乐车

最近的一则新闻,惊心动魄。

4岁男孩在超市内一处儿童乐园玩耍时,从游乐车座位上掉到了车体下,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关闭了游乐车,但孩子的头已被挤压变形。在重症监护病房住了整整37天,才脱离生命危险。

最终孩子被诊断为脑疝、弥漫轴索损伤、脑干损伤、多发脑挫裂伤、颅底骨折、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颅内出血、左侧巨大蛛网膜囊肿、左侧眶骨粉碎性骨折、右侧眶骨骨折、左侧眼睑皮肤裂伤、视神经损伤、鼻骨骨折。

后来又被送往上海接受康复和整形治疗,最后被鉴定为五级伤残,需要有专人陪护到18周岁。

好好的孩子,出门前还是活蹦乱跳的,现在却成这个样子,真是痛心。

一些游乐场所设备老旧,缺少相关证书资质认证,甚至是“三无”没有保障的产品,即使产品没问题,也存在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带来失误的风险。

所以,在带孩子进行一些有了项目前,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掌握常见游乐设施的安全隐患,提高警惕。

03

摇摇车

各大商场、超市等游乐场所,随处都可以见到五颜六色,伴着音乐前后摇晃的摇摇车。

很多家长都表示带娃玩过,有啥危险,娃玩着很开心又掉不下来。

可事实上真的这么安全吗?

宝清一名男孩玩摇摇车时,一不小心手被摇摇车“咬住”,最终在消防官兵员的帮助下才被“放出来”

大部分摇摇车分贝非常高,在音量测试中,大多数摇摇车的分贝在80以下。对孩子来说,音量超过60分贝就会对听力造成一定损害,导致听力下降。

而且摇摇车一般都由小商贩经营,很少甚至不会对摇摇车进行检查、清洗、消毒等。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很容易因接触带有传染病菌的摇摇车,而被疾病感染。

市面上很多的摇摇车都是三无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摇摇车的驱动装置露在外面,很容易对孩子的肢体造成伤害。一旦出现漏电、零件损坏等质量问题,未及时发现而坐上去玩耍将非常危险。

04

充气城堡

大型的广场或超市门前都能看到充气城堡的身影,十几块钱就够孩子疯玩很长时间。

孩子开心,大人省心,但你不知道的危险却潜藏其中。

5月29日晚,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突发大风,掀翻某购物中心门口正在营业的充气游乐设施,导致一名6岁男孩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两人送医住院治疗。

据报道,游乐设施虽然与地面进行了固定,但仍被风掀翻。

一般充气城堡都是由沙袋或安全绳固定的,但是这些安全措施还远远不够。一旦遇到大风天气或意外,充气城堡极易被刮卷起来,将里面蹦跶的孩子抛出、摔伤,甚至引发死亡。

近年来,充气游乐设施被风吹飞导致人员伤亡事件屡次发生。

15年6月4日晚,广西田阳突然一阵大风,将气垫蹦床连带在上面玩耍的三岁女孩吹出30多米远,一名小女孩随着气垫蹦床被风吹到了空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出事的气垫蹦床面积100平米,毛重500斤,但都没有任何规范的固定措施。

14年10月7日,上海杨浦区宝地广场忽然一阵狂风将充气城堡掀翻。目击者回忆,“城堡”倒扣在20米开外,一时间哭喊声一片。

充气城堡真的非常危险,安全考虑,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玩。

如果实在要玩的话,也要提前检查重启城堡是否固定牢固,同时避开大风或恶劣天气玩耍。

05

海洋球

众多游乐项目中,海洋球在孩子们心中一直是“撒欢”的主战场。

软软的有弹性,不会移动,不会碾压,这回总安全了吧?事实上却未必。

上海徐先生带14个月大孩子在儿童乐园海洋球池游玩,孩子不小心摔倒后,眉骨竟磕了一个大口子。事后,在摔倒的地方找到一个尖锐的塑料玩具碎片

宝宝在海洋球池玩耍时,很容易将身上的配饰、发卡等物品掉落在池内,这些坚硬的小物件,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伤害到孩子,如果是关键部位,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平衡感较差,不小心摔倒在池内很难站起来,如果深陷在池底,空气稀薄,也可能造成呼吸困难。

同时,大部分游乐场的海洋球存在清洁和消毒不彻底的问题,孩子在玩耍时难免将鼻涕、口水、汗液甚至致病菌沾在海洋球上。

这些被其他孩子接触后,很容易引起过敏或被传染疾病。尤其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传染性疾病高发期。

另外,市面上海洋球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些劣质海洋球存在甲醛超标的问题,孩子接触这些劣质产品后,威胁身体健康。

同样的不建议宝宝在海洋球中玩耍,如果一定要玩的话,可以去一些正规场所,玩耍时穿着长裤袜子等,减少和细菌的接触面积。

家长一直在旁边看护孩子,孩子摔倒时及时扶起,玩耍结束后及时清洁双手、洗澡更换衣物等。

06

决明子沙池

现在很多游乐场设有决明子沙池,相较之前的白沙,更干净、易清理一些,但同样存在安全弊端。

西安5岁男孩闹闹(化名)被妈妈带着去游乐场玩决明子沙池,把3颗决明子塞进了耳朵里,妈妈赶紧将孩子送进儿童医院。

经过仪器检查,患儿塞的3颗决明子贴在耳朵鼓膜的表面,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耳鸣,发生感染,决明子尖锐的两端还可能扎在薄薄的耳道壁上,导致更严重的创伤。

医生表示,决明子是最讨厌的耳道异物,两端尖锐,一旦扎伤儿童耳道壁出血后,颜色深,和血液混合后非常难取出,严重时甚至需在全身麻醉下插管进行手术,对身体伤害较为严重。

而且决明子还会遇水膨胀,一旦进入呼吸道很容易发芽腐烂,不易排出,后果很严重。

另外,决明子很难清理,决明子池玩耍的人多,极易藏污纳垢、携带病菌,传染疾病。

孩子在决明子池玩耍时,家长要全程陪在孩子身边。

不要让孩子吞食或将决明子塞在耳鼻中,且不要让其他孩子做扬沙动作。

发现宝宝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扣鼻子耳朵等,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07

儿童滑梯

从滑梯顶端一滑到底虽然很有趣,但同样存在安全风险。

如果孩子太小的话,很容易因为姿势不对而卡在滑道,造成身体翻滚,引起受伤。

就算家长抱着孩子一起玩滑梯,依然存在风险。

滑滑梯时要注意滑梯适宜的孩子年龄,提前教好孩子规范动作,家长在滑梯低端注意保护。

08

荡秋千

2岁内的孩子玩秋千时,一定要选择有安全带的秋千,家长全程陪在孩子身边。

不要让孩子去秋千周围玩耍,避免被别的孩子刮蹭踢倒等。

孩子安全重于一切,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关于游乐场的安全问题,大家还有哪些想说的,欢迎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岁女童玩充气城堡身亡!5类游乐设施「频繁杀人」,要当心
充气城堡瞬间吞噬5人:这些“吃人”的娱乐设施,你家孩子还在玩吗
4岁男孩突然中风,只因在游乐场耍了……14岁以下娃娃慎玩!
那些暗藏致命危险的游乐设施,说不定你家门口就有
8岁女孩玩这个心脏骤停,可能瘫痪!游乐场这些隐患爸妈要知道...
室内游乐场设备与充气城堡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