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储兆文 ‖《花萼夹城通御气》



作者简介

储兆文,男,1965年生,安徽舒城人,古典文学与建筑文化学者。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读本科、硕士、博士,曾就职于进出口企业、金融行业和电视媒体,现任教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从事古典文学、戏剧影视和建筑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兼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


花萼夹城通御气

今天游古城,不能不到西安。西安古称长安,自公元前 11 世纪西周起,直到唐代,前后有十几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盛世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壮丽繁华的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贞观、开元之盛唐,更是威声远振,万邦来朝。繁盛的长安不仅吸引了来自异邦的人,更让无数唐帝国的青年才俊争相涌入。青年诗人卢照邻第一次来到长安,在乡野长大的他看到“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的繁盛都市,看到“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妩媚风流,被深深地震撼与吸引,他决定留在这座繁华的城市。

而见多识广的李白在长安被异域酒家女所吸引,素有“酒剑仙”之名的他也描绘过她们的风姿:“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二)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事实上,胡姬只占当时长安二十万胡人的一小部分。胡姬善舞,相对于中原舞蹈,胡姬的“软舞”身着少而透的服装,腰肢酥软更加煽情。同样被胡姬容貌以及舞蹈迷住的诗人还有白居易,他作有《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唐王朝科举取士,招揽尽天下人才。一旦进士及第,新科进士的姓名、籍贯会被刻在慈恩寺的石碑上。白居易生平最得意的就是二十八岁时中进士,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而在雁塔留名之前,新科进士们会参加在曲江池举办的宴会。刘沧《及第后宴曲江》中开篇就写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唐玄宗为了自己和贵戚们游乐之便,由大明宫至兴庆宫、南至芙蓉园和曲江,沿东城墙修筑了一道 “夹城”。“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是杜甫在《秋兴八首》中的记述。每年阴历三月初三,到水边除垢祈祥是自古相传的风俗,唐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也纷纷到曲江游玩,欣赏“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的春日盛景。

华清池位于西安城东约七十里的骊山下。周幽王在这里建过骊宫,秦始皇取名为骊山汤,汉代改建离宫,唐玄宗时更是环山筑宫,名华清宫。每年农历十月唐玄宗都会到此避寒,次年开春才回到长安。而他与杨贵妃的游宴之地与温柔之乡指的也是这里。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中唐诗人王建有一首《华清宫》:“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杜牧笔下的华清池已非盛世温汤,他的《过华清宫绝句》是借华清宫来记录时代的变化,既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也有“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更有“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唐玄宗本为英明有为的皇帝,可是后期昏庸奢靡,导致天下大乱,国事衰微。而华美巍峨的华清宫,成了历史的见证。

 长安的东边有灞河,灞河两岸,广植杨柳,汉唐之人送别远行者到灞桥,往往喜欢攀折杨柳的枝条来赠别亲友。李白在《忆秦娥》这首词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的谐音为“留”,杨柳依依,令人触景倍增惜别之情。在李白之后,盛唐的戎昱也曾在《途中寄李二》中咏叹: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罗隐的《柳》,同样以灞桥柳为意象,来抒发离别之情: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折柳赠别,几乎成了唐人送别的必要仪式,一批又一批的离人,来到即将分别的灞桥,岸边清风中的垂柳,似离人依依难舍。“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的《送别》道出了灞柳的哀伤基因。长安向西四十余里,便是作为秦朝帝都的咸阳,汉朝改名为渭城。唐诗中或称咸阳,或说渭城,实则一地。高适《答侯少府》之赫赫三伏日,十日到咸秦中的咸秦也指这里。

打算到西域或者更为遥远的地方,渭城是必定要做短暂停留的地方,渭城多送别。王维的《渭城曲》让千百年来渭城旅人的伤怀达到了极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被谱上乐曲,当作送别曲广为传唱。乐工们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将诗句反复唱几遍,即所谓叠唱,从此就有了《阳关三叠》的名称。在渭城送别的宴席上,每当反复唱到无故人这样的词句,怎么不会使人泪流满面呢?李商隐在《赠歌妓二首》中就写下断肠声里唱阳关

渭城,同样也是从军戍边的将士必经之地。令狐楚《少年行》中的“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把意气风发的少年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李白的《塞下曲》中有“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自由奔放的风骨亦能慷慨激昂。这是盛唐时的渭城,从军戍边是少年实现精忠报国、剑行千里的理想途径。而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笔下的“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却万分悲凉。盛世不再,戍边一去,不知还能否回乡。

 在诗人的笔下,咸阳总是在下雨。不仅有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晚唐诗人许浑在咸阳楼上眺望,也曾写下“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这样湿润的诗句,温庭筠《咸阳值雨》中也有“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无论是长安,还是灞桥,或是渭城,它们见证了盛世的繁华,也同样经历了战乱的破坏,只是在诗歌的国度里,它们永远是一片圣地。洛阳在很长时间里是以陪都的形象站在长安身边的。如果说长安是庄严大气的君王,那洛阳就是富贵神气的名贾。

 洛阳富庶,是因为它位于大运河、黄河漕运中点的优越位置,江南运来的粮食、丝绸囤积于此,又因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吸引了大批在朝中为官的名人相约终老于洛阳。“四老”张仲方、白居易、皇甫镛、李绅,退休后便在此聚会、吟咏、挥毫。白居易在《池上篇》中描绘自己在洛阳养老时光的悠然自得:“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

能在长安做官,必是一种极大的荣耀,官员每日都需要早起参加朝会,与天子共商国是,但是荣耀的另一面就是压力,他们不能像在洛阳这般自由随心,所有在长安的社交都在无形中变得紧张。而在洛阳的官员,不必总是早起参加朝会,也不用担心夜晚饮酒作乐会被批评,醉酒之后还能睡到自然醒,李频诗中就曾说:“谁为洛阳客,是日更高眠。” (《入朝遇雪》)洛阳的富庶、安逸和自由,让人依恋这个地方。时人有语:“生于苏杭,死于洛阳。” 更有“老于洛阳,葬于邙山”之说。

 说到洛阳,不能不提牡丹。传说牡丹是因怠慢了武则天的“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腊日宣诏幸上苑》)的旨意而被贬到洛阳的。欧阳修则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图》)说明恰是洛阳这方水土将牡丹滋润成国色天香。洛阳人善植牡丹,欧阳修说:“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盖其不接则不佳。” (《洛阳牡丹记》)洛阳人爱花成俗,邵雍《洛阳春吟》中写道:“洛阳人惯见奇葩 , 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 , 满城方始乐无涯。”每年四月中下旬,洛阳花开如海,人似潮涌,“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牡丹芳》),“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不过陪都洛阳,有时会流露出女子的幽怨气。夫婿远在长安为官,或者为了前程征战边疆,那守在阁楼的女子,就只有“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了。洛阳的闺怨就像它的庭院一样,也是深深的。上阳宫为冷宫,那些被流放在此的女子都为失宠的宫人,没有了锦衣华服,没有了皇上的恩宠,她们在这里,就像青苔一样,默默生长,默默衰老。她们虽曾“脸似芙蓉胸似玉”(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也曾深得恩宠,但一生在“得宠忧移失宠愁”(李商隐《宫辞》)中循环。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

时光带走了她们娇媚的容颜,带走了她们的爱与恨,也带走了一个繁华的盛世。

——本文节选自《诗说中国 . 行旅卷》 

即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最稀缺文化旅游、种植观光、养生养老旅游资源。西安秦岭(蓝田清峪)种植观光基地寻求合作或转让,项目占地15000亩,其中有土地证3200亩,使用期50年,可抵押贷款,项目一期已建成9洞高尔夫球场,项目地有野生中药200多种,霸河源头,土地干净肥沃,距西安50分钟车程,是种植观光,文化旅游,山地体育健身,艺术写生、养生养老不可再造的稀缺资源。

联系电话:13709242766

联系人:王先生


(关注ID:wang2050164243)

(书香雅韵欢迎您)

书香雅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奋进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之旅------一路风光一路诗
金铜仙人辞汉歌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什么意思
浅议咸阳、长安与渭城、渭河
咸阳渭城癸卯兔年过大年
话牡丹︱牡丹细语-4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