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TI测量脑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距离预测患者手术预后




Ref: Meyer EJ, et al. Neurosurgery. 2017 Feb 1;80(2):193-200. doi: 10.1093/neuros/nyw040.


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识别白质纤维束,有助于减少脑肿瘤手术后的神经功能障碍发生。之前的研究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术中皮质电刺激测定肿瘤病灶到电生理激活部位的距离,评估对术后神经功能的预测价值。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赫尔希医疗中心放射科的Erin J. Meyer和神经外科的Wolfgang Gaggl等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测定脑肿瘤部位至白质纤维束间的距离(LTD),分析其与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或死亡率的关系,评估DTI在预测手术预后的作用,结果发表在2017年2月的《Neurosurgery》上。

 

该研究纳入60例成人脑肿瘤患者,包含54个神经胶质瘤、3个脑膜瘤、2个颅内转移瘤和1个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术前均行DTI成像扫描。DTI图像显示3个主要白质纤维束传导通路:上纵束(SLF)、扣带和皮质脊髓束;并且测量病灶至各个通路的最短LTD(图1)。同时,从电子病历中收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和死亡率。


图1. MRI-T2加权冠状位成像中,白色箭头表示肿瘤病灶至上纵束间的最短距离(LTD)。

 

结果显示,肿瘤距同侧皮质脊髓束的LTD和距上纵束的LTD均与术后运动功能障碍(P=0.018)和语言功能障碍(P<><><>

 

作者认为,使用DTI图像测量肿瘤至主要白质纤维束的距离可以警示临床医生手术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如果病灶与运动或言语纤维束相距1cm或更小的距离时,可以确切地预示手术后将发生新的神经功能缺失。


(天津医科大学安奇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神经纤维束成像技术(DTI)
DTI(弥散张量成像)简介及原理|功能影像技术 - 我爱脑科学网-心心水滴论坛 -脑科学研...
内囊纤维束走形及毗邻关系
磁共振新技术应用之二:弥散张量成像DTI
神经综述:多发性硬化丘脑病变的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