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黄丸家族补肝又补肾,但下列人群使用却要慎重

地黄丸家族

撰文 王清

编辑 保健君

“地黄丸家族”

在琳琅满目的补肾中成药中,有一个大家族,即“地黄丸家族”。这个大家族中,有很多成员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也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成员,如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归芍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耳聋左慈丸等。

那么,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黄丸家族成员,您知道该如何选择吗?下面我就帮大家整理一下各种地黄丸的来龙去脉、临床应用以及服用的注意事项。

1、地黄丸家族的起源

地黄丸家族的最早起源,是从东汉中医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的肾气丸衍化而来。肾气丸的药物组成包括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共八味。张仲景在原文中描述肾气丸的用途是:“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从药物组成来看,这是一个温肾之中寓有养阴,阴中求阳的处方,主要用于肾阳虚的腰痛、小便困难等症。

到了宋代,钱乙在他的著作《小儿药证直诀》中,去掉了肾气丸中温燥之性的桂枝和附子,化裁成了今天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名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将其主要用于肾阴虚的小儿语迟、行迟、发迟和齿迟。去掉桂、附两味药后的六味地黄丸,配伍特点为酸、苦、甘、辛、咸、淡六味合用,包括熟地、山药、山茱萸三味补益药物,加上茯苓、牡丹皮、泽泻三味渗泻药物,使处方有收有散、有补有泻、补而不滞、泻而不伤,其中又以“补药”的用量重于“泻药”的用量,因此六味地黄丸还是以补为主的方药。方中药物可以肝、脾、肾三阴并补,但以补肾阴为主,后世六味地黄丸逐渐成为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其适应证得到较大的推广,主治肝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等。

2、地黄丸家族成员的功用效果

此后漫长的岁月中,在钱乙的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味而衍生了各种名称繁多沿用至今的地黄丸类药物,形成一个“大家族”,也充分显示了中医药补肝肾方药的发展,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个家族中的几位主要成员。

01、杞菊地黄丸

出自清代保颐堂创始人董西园《医级宝鉴·卷八》,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两味药而成,主治肝肾阴亏所致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等症。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此方直接针对眼部病变。方中枸杞不仅有补肾作用,还能滋养肝脏,再配以养肝明目的菊花,对老年人常见的视力模糊、眼睛干涩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02、明目地黄丸

出自明代眼科医家傅仁宇的《审视瑶函》,在2000年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处方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菊花、枸杞子、当归、白芍、白蒺藜、石决明而成。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当归、白芍补肾益阴, 养肝明目,石决明平肝潜阳、明目,菊花、白蒺藜疏风热,清肝明目,诸药相合共奏滋养肝肾、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目涩羞明、视物昏花、迎风流泪、夜盲等症。较之杞菊地黄丸,此方的养肝血作用更强,还可用于兼见眩晕或头痛等血虚肝旺者。

03、知柏地黄丸

出自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盐炒)、黄柏(盐炒)两味药,作用偏于下焦,增强了滋阴降火的作用,用于治疗肾阴虚所致的骨蒸潮热、耳鸣遗精、口干咽燥、频出虚汗等症。

04、麦味地黄丸

又名八仙长寿丸,出自明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滋补肾阴,再配以麦冬清养肺阴、解热除烦、滋养强壮,五味子滋肾、敛收肺气。此方比六味地黄丸有更强的养阴生津敛肺之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肾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等症,对于因咳久伤阴,或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所致的咽干、口渴、咳喘、痰中带血,消渴(糖尿病)等病症疗效更佳。

05、归芍地黄汤

出自明秦景明撰《症因脉治》,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用当归、白芍两味药,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施予滋阴养血功效。此方用于血亏阴虚、头昏眼花、目暗不明、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口燥咽干、两胁疼痛、月经不调等症。

06、济生肾气丸

出自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是由张仲景《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化裁而成,即金匮肾气丸加川牛膝(去芦)以强健筋骨,车前子(盐炙)以消肿,主治肾(阳)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等症。

07、耳聋左慈丸

出自清代医家凌奂的《饲鹤亭集方》,由六味地黄丸加柴胡、煅磁石两味药而成。煅磁石辛寒而咸、镇潜兼补,善补肾益精、平肝潜阳、聪耳明目;柴胡疏肝解郁、理气升阳。诸药合用,滋补兼镇潜,共奏滋阴清热、益气平肝之功,故善治肝肾阴虚肾水不足、虚火上升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等症。

3、如何选择地黄丸家族的药物

地黄丸家族治疗的病证总的来说以肾阴肾阳不足为主。肾阴虚和肾阳虚同属于肾虚,均有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遗精、月经失调等表现,但具体而言,还是要好好鉴别。

肾阴虚

肾阴虚主要以“燥、热”性症状为主,如烦热、盗汗、舌苔偏红等。肾阴虚常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耳聋左慈丸等治疗。

在这些药物中,六味地黄丸适用于一切肾阴不足的症候;

如还有虚火上越的耳鸣、虚汗频出者,更适合用知柏地黄丸

如还有眼睛干涩者,适合杞菊地黄丸

如还有迎风流泪、目涩夜盲,眼部症状更重者,更适合用明目地黄丸

如还有咽干咳血者,适合用麦味地黄丸

如还有妇科月经不调者,用归芍地黄丸最合适;

而有耳鸣耳聋的肝肾不足者,则可用耳聋左慈丸

肾阳虚

肾阳虚主要以“寒”性症状为主,如腰部冷痛、四肢发冷、舌淡、体胖等。

肾阳虚常用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等治疗。两个药物的选择方法主要是以是否有水肿来判断,有水肿者选择济生肾气丸更合适。

4、服用地黄丸家族的注意事项

地黄丸类药物均属于补益类药物,服用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服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停药,中病即止,需防久服碍胃。

第二,下列人群使用时需要慎重。

● 痰热者

痰热者体内有湿热,常有痰多、大便较稀、舌苔白腻的情况,服用后痰湿有可能加重。

● 脾胃虚弱者

脾胃虚弱者常有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的情况,服用地黄丸类药后可对消化功能有不利影响,造成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

● 感冒发热者

因地黄丸类中的滋补药易腻滞留邪,不利于外感表邪的透解。

● 糖尿病患者

因地黄丸类药物多为蜜丸,含糖量较高,易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选择无糖剂型。

专家简介

王清

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日友好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师从国医大师许润三教授,获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度优秀继承人称号。擅长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内异症、腺肌病、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炎性疾病等的中医诊断及治疗。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6月刊可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除了六味地黄丸,还有这几种地黄丸家族成员值得关注
地黄丸家族:9类地黄丸的区别及30种疾病的应用详解!
杞菊地黄丸的临床鉴别应用解析
同是地黄丸 功效各不同
十种地黄丸的区别,一文搞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