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漏保,漏保,你知多少?

漏电保护器,简称漏保,又叫漏电保护开关等。

漏电保护器一般装在家庭配电箱里面或电度表旁边,主要用来保护人身触电安全保护,对过压、欠压、过流等不起作用,漏电保护器上面有个试验按钮,需每月按一次。

要明白漏电保护器,首先得明白以下内容:

基本常识:

1、人体与看不见摸得着的电的关系: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致命的危险性越大,一般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

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成年男性:约1.1 mA, 成年女性:约0.7 mA。

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6 mA,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 mA,成年女性:平均约为10.5 mA,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mA。

致命电流:指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致命电流:50 mA;注意,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称为致命电流,电击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越危险。

根据,电流对人致命的威胁是造成心脏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很快导致心跳停止,电流对神经中枢的危害,导致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呼吸停止,人就不行啦!

你可知漏电保护器为何≤30mA动作?就因为≥30mA构成生命危险!

2、漏电保护器与电的关系:

当前普遍正在使用的漏电保护器的原理图:

图中AN,就是实验开关,通过按实验开关AN使火线L经开关SW、零序互感器CT和R3(3.9k)与未经零序互感器CT的零线N短路,使零序互感器CT输出电流,从而驱动脱扣器使开关SW断开,这就是按实验开关使漏电保护器跳闸的原理。

这样也确实实现了按实验开关漏电保护器就跳闸,当然不表示能有效保护人身触电安全。

大家都知道,正常使用时,L、N为220V,L、N之间的R3为3.9K,那么,它的模拟漏电电流=220V/3.9K=56mA,这样只能说明漏电保护器有56mA以上漏电电流时是可以跳闸的,这还不计SCR100-6的触发电压(25℃1V左右,温度高下降,温度低上升)等不稳定因素。

由于漏电保护器的机械部分容易卡死、失灵,所以,后来又出了个硬性规定,漏电保护器必须定期每月按一次实验开关,来验证漏电保护器是否还能跳闸,但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人都没有遵守此规定。

相关资讯,可见本网站视频栏目之:漏电开关自测能跳闸并不代表漏电开关能安全使用。

根据,按实验开关能跳闸不等于保护人身安全有效,然而,靠每月按一次实验开关,来验证是否有效,就是无稽之谈,如此笨拙办法,用于生命安全保护,是说不过去的,不能忽悠老百姓。

3、漏电保护器与人体的关系:

当前普遍使用的家用漏电保护器,≤30mA高灵敏度漏电保护器,动作时间≤0.1秒,如果电路或电器有5mA的漏电,就还需要20mA以上的人体漏电流来驱动漏电保护器跳闸,如果电路没有漏电,那么要驱动漏电保护器跳闸就要2、30mA了,都会超过摆脱电流两倍以上,触电后不能摆脱,动作时间又慢,结果就是致命,还没有算上靠每月按一次实验开关来保证自身可否跳闸等不确定因素。

综上所述:

1、漏电保护器是用于人身触电安全保护,必须严谨;

2、漏电跳闸电流值必须在相当安全范围内,响应时间应越快越好;

3、定期每月按一次实验关开,方法笨拙,用于人身安全,不严谨,更不符合当代的科学技术。

根据当代的科学技术,漏电保护器,应该设计为:

1、根据当前漏电值来设置最小漏电跳闸保护值3mA,如果电路或电器有5mA的漏电,就根据5mA 3mA=8mA,也就是人体电流达到3mA就会立马跳闸保护,如果电路没有漏电,就设置为3mA,那么要驱动漏电保护器跳闸电流就是3mA,这样将漏电跳闸电流控制在小于摆脱电流的3倍。

2、再加上智能自检,时刻自动实验,取代每月按一次实验开关,这样就会很安全了,实现也不是不可能的,若能实现以上两点,就能实现可靠有效保护人身安全,具实际价值和时代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按漏电实验开关能跳闸,就等于能有效保护人身安全吗?
漏电保护器
空气开关与漏电开关分不清?一文了解清楚
漏电保护器起到触电保护作用,路灯为什么不用装漏电保护器呢?
漏电保护器课堂(二)
有漏电保护器为什么还是会触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