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控制在于如何运动!


  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方法之一,运动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但糖友们运动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之前,应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制定适合您的运动目标。

2.选择的运动应简单、安全。运动的时间、强度要固定,切忌运动量不要忽大忽小。

3.选择一双合脚、舒适的运动鞋袜。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在正式运动前要用到的肌肉伸展开,避免肌肉拉伤。

4.要充分了解当日身体状况如何,如身体不适可暂停运动。

5.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和呼吸节奏的变化,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6.运动结束后,再做5~10分钟缓冲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

7.每次运动结束后应仔细检查您的双脚,若发现红肿、青紫、水疱、血疱、感染等症状,及时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8.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可适当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掌握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同时,您应该随身携带糖果,以便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及时补充。




小提示:运动的总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希望您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坚持运动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在 2 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素抵抗「功不可没」。何谓胰岛素抵抗?它指的是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的现象。通俗来说,胰岛素抵抗就是胰岛素「贬值」,没有充分发挥降糖的作用。


运动可促进肌体血液循环,提高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因此,糖友们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正常反应。与此同时,运动让肌肉组织消耗葡萄糖增加,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糖友们都知道,运动可以减肥,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小,增强了肌体组织对血糖的消耗,调节血压,减少降糖药剂量,加强骨骼的柔韧性。运动还能让糖友们保持好心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真是受益匪浅呀!




运动前需要做哪些评估?


既然我们对运动的好处了然于胸,但每位糖友的病情情况的严重程度、血糖水平、心肺器官的状态、合并其他疾病等都是不一样的,为此需要为自己私人定制一份运动计划,运动前评估下自己的身体状况。


2014年 有相关媒体报道明确指出,当糖尿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限制其进行运动锻炼。包括: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血糖不稳定且频繁出现低血糖反应者;

  3. 增殖性视网膜病伴视力严重下降;

  4. 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表现为持续大量的蛋白尿或肾功能衰竭);

  5. 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如频繁发作的心绞痛、心功能不全;

  6. 合并严重的急、慢性感染未控制者;

  7. 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或糖尿病足。

  对于糖耐量减低者、无显著高血糖和并发症的 2 型糖友们,这是运动治疗的绝对   适应证人群,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运动选择是【有氧】 还是【无氧】?


我们常说的运动锻炼,其实有「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之分。「无氧运动」是指运动量超过了自身肌体组织所承受的范围氧气供给不足,在细胞组织中进行无氧代谢,细胞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因此糖友们不适合进行超出自己心肺负荷能力的「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一般指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呼吸相对平缓,运动时吸入的氧气能满足人体氧化代谢的需要。糖友们应该根据自身综合状况进行「有氧运动」,可以锻炼心脏和大脑,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有好处。「有氧运动」还能促进脂肪代谢,有助于消耗体多于脂肪。



运动方式 你 选对了吗?


恰当的运动方式,是保证运动持续进行的关键因素。轻度的运动项目包括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平地踏自行车;中度运动项目有慢跑、上下楼梯、登山、跳广场舞等;糖友们适宜进行轻中度强度的运动,不适合进行举重、赛跑、跳远、铁人三项等高度强度的运动项目


一般而言,对于中老年或从未锻炼过的糖友来说,快速步行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形式。这样的锻炼速度较慢,能够使运动始终在低强度下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此外,乒乓球和羽毛球也是糖友们的不二之选哟。



理性设定运动强度


糖友们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可以根据运动后的心率和自我感觉来进行判断运动强度。目标心率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目标心率 =(220 - 年龄)× 60%~80%


我们以 60 岁糖友为例,运动后的目标心率应该为(220 - 60)× 60%~80% = 96~128 次/分。如果这位糖友运动后心率超过 128 次/分,就会进入无氧运动状态,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如果心率小于 96 次/分,运动强度太小则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应适度加大运动强度。




运动的最佳时间


有的糖友喜欢空腹或进餐后立即运动,这是不科学的。餐后 1 小时血糖会达到最高峰,此时机体需要利用的胰岛素相应增多,但大多糖友伴有胰岛素抵抗,且餐后 1 小时不能释放足够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唯有通过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减轻胰岛负担,避免胰腺衰竭,有助于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还能够避免出现餐后高血糖。因此,运动的最佳时间是餐后 1 小时。




有并发症还能运动吗?


糖友们多合并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运动就和他们绝缘吗?保证安全是一切治疗的前提,有并发症的糖友最好听取专科医生的运动建议


例如,有过心肌梗死病史的糖友,如果在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不宜进行运动锻炼。在恢复期就可以进行轻度强度的运动,但必须循序渐进,可以选择步行、太极拳等平缓的运动,切不可进行剧烈活动。


如果在运动时出现胸闷不适、胸痛发作,则应终止运动或减少活动强度,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上班族运动温馨小贴士


对于上班族来说,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进行运动。但如果把碎片时间利用好,也可以达到规律有效地运动效果。例如,我们可以骑车上下班、走路去超市、每天花上一刻钟时间站着办公、吃完午饭进行短暂的快步行走,这都是行之有效的运动小窍门。


总而言之,只为降糖找方法,不为懒惰找借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运动几乎没用,贵在坚持,才能平稳降糖,我们的健康就会长期获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友运动自疗法(糖尿病运动指南)
糖尿病运动降糖益处多,掌握这些知识事伴功倍!
2018年糖尿病运动治疗最新方案,有氧运动来抗糖
【糖友时间】糖友关心的运动问题,华山医院专家又来解答啦
冬奥会专辑:都说运动降血糖,了解这6点,血糖控得稳,远离并发症
运动了,血糖会如何波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