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谓“内擫”和“外拓”之法,对于书法审美有何意义


何谓“内擫”和“外拓”之法,对于书法审美有何意义。

擫,《康熙字典》解释为:“一指按也。”即用一指按压。内撒,即用一指向内按压。拓则被解释为“手承物,手推物。”“外拓”,用指向上托,向上推。此二词首见于元代袁真的《书学纂要·总论书家》:“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及至二王始复大变,右军用笔,内擂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这是对“二王”在书风与审美范畴上的对比评价,羲之用笔向内按压,笔锋收敛,其字气势雄强、章法严谨;献之用笔向外拓展,笔法灵活、多变,姿态万千。笔法各有倚重,造型相异,作品也独具一格。所谓“右军内擫,大令外拓”之说也由此而生。随着历代书家学者的渲染、观照,内擫外拓逐渐成为一对使用频率颇高的书法术语。

究竟何谓“内擫”与“外拓”之法?明代丰坊在《书诀》中说:“右军用笔内擫,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丰坊此言指出内擫、外拓与正锋、侧锋相关,内擫宜多用正锋,外拓宜多用侧锋。倪后瞻在《倪氏杂著笔法》中对内擫、外拓有较详尽的论述:“右军执笔向内,谓之内撮(亦作擫);大令执笔向外,谓之外拓。”根据倪氏所述,“内撮”似指笔管向左后偃仰,“外拓”似指笔管向右前偃仰。倪氏论书极重用笔,认为内擫、外拓主要是围绕用笔进行的,他所说的执笔也并非静止的执,而是与指腕运动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内擫用笔,笔势收敛,在以腕为轴的小范围内书写,正锋居多;若是外拓用笔,笔势放纵,展开腕部,有回旋的空间,则有一些笔画(主要在右侧)会出现侧锋用笔的现象,他把内擫与外拓归结为因笔势的不同,进而造成线条立体所

产生的差异。

胡小石认为应从点画末端笔锋收束的形态不同来区别内擫与外拓,即“方笔收锋曰外拓,圆笔收锋曰内獗”。在其书论中,内擫、外拓是一对独立的书法范畴,也是以此将书家分派的标尺,而不再仅仅是概括“二王”书法之别的专门术语。尉天池在《书法基础知识》中说到“方笔也叫做外拓笔,圆笔也叫做内擫笔”。二者用笔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态就是“方”与“圆”。孙晓云《书法有法》指出“撅”即是按、压,“拓”即是托、推两种动作及其用笔的运动方向。在实际书写中,“内擫”与“外拓”是不可能单独完成的,须通过旋转笔杆,绞锋运笔,实现“内擫”与“外拓”。

我们平时所说某笔是“内擫”,只能说某笔以“内擫”为主,以“外拓”为辅。同样,我们说某笔是“外拓”,也是说以“外拓”为主,以“内撅”为辅。两种笔法相辅相成,不可剥离。

近代书家沈尹默赞同“大王内擫,小王外拓”的说法,提出“内撅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的观点,认为:“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擫所成:反是,必然是外拓…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从审美鉴赏层面出发,将二者形象化,以“锥画沙”形容内擫,以“屋漏痕”形容外拓。他说:“要用内擫法,先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地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毫摄墨,不令溢出画外,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至于外拓法,他说:“外拓用笔,多半是在情驰神怡

之际,兴象万端,奔赴笔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于行草为宜。”所谓内擫近古,外拓趋今,古质而今妍。

内擫与外拓是两种表现效果相反的用笔方法,展现截然不同的结体特征。如欧阳询书法用笔以内擫为主,故神采外曜,精神挺拔;颜真卿书法用笔以外拓为主,故元气内敛,姿态丰腴。一般而言,内撅用笔易得骨,结字体势外射;外拓用笔易得筋,字势内收。在书法史上,用笔纯内撅或纯外拓的书家极少,大部分都是二者结合,或以内擫为主、外拓为辅,或反之。内撅是收敛、是骨胜、是刚正、是静谧,如“锥画沙”;而与其相反的外拓,则是放纵、是筋胜、是欹峻、是流动,如“屋漏痕”。“内擫”与“外拓”之法,需要我们细细琢磨、体会,上追先贤、取法乎上,从笔法、笔势、结字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练习,在书写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创作技能和审美境界。

(来源:崔树强主编《意在笔先­——书法创作技法》侯西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技法的构成
书法乃笔尖的舞蹈,学书法这么久,你知道笔势是什么?如何取势?
白砥教授————《书法空间论》 二
行书的用笔和用墨
白砥 书法空间论02
请问大家觉得什么是书法,真正书法的含义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