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博吾论书录!
一、书艺人生
 
1.唯有雄才能济世,耻将虚誉显于时。
2.闲鸥清趣,野老生涯。
3.兴来畅游三江水,醉倒横眠五老云。
4.人淡如菊。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书技小道通大道,吾辈当匡时济世,为国尽力。
 
6.狂风吹海八千里,浩气笼山一万重。
7.慎独。
8.崇道操艺,人品第一。
9.书品就是人品。
10.书艺可立身尚德,可修身养性。
 
11.君子常砥砺,求艺在一心。
12.学书做人,在平一生。做人不媚不俗,也不欺世。
13.天地有正气,做人也须有正气。正气就是浩然之气,因故写了副楹联“养浩然正气,师羲皇上人”作为座右铭。
14.为道既归于一,所治不求共同。
15.今人应可胜古人,技艺全赖一心成。

高原射鹿,深渊矢鱼
庚申残冬集石鼓文字,八十瞽叟彭泽陶博吾

二、书法金针
 
1.读帖很重要,可以对帖中用笔用墨以及通篇布局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可以增强书写的信心。
2.“对临”与“背临”是初学者临帖的方法。先是“对临”,临前需熟悉帖中笔画与间架,然后看一字书一字,无须看一笔描一笔;“背临”则需默写帖中之字,字的笔画与间架,字与字的笔势联结,行与行的呼应,边默边写,反复练习,直到能通背书写为止。
3.古人云:“执笔无定法”,即是“指实掌虚”四字,初学者须认真研究,不可马虎。
4“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笔法之要诀。
5.书须熟中生。
 
6.写字须用活劲。
7.集中力量,凝神静气运肘、运臂才能写好字。腕不能乱动,也不能单单用腕。
8.要将笔毛当钢锥,力透纸背气象生。
9.用笔需清,用笔亦需毛。
10.用笔之妙,尤在中锋,中锋用笔,侧副之,偏锋不可用,用则扇薄。
 
11.用笔要下死功夫,勤学勤练,万毫齐力方可透纸。
12.用笔之法全在“一波三折”,铁划银钩才显骨力。 
13.运笔须起讫清楚,“如锥画沙”,笔笔送到;又如“如印印泥”,笔道遒劲,力能压纸;又如“折钗股”,刚健婀娜;又如“屋漏痕”,处处行又处处留,此皆用笔之关纽也。
14.方笔骨力坚挺,圆笔筋力遒劲,方中带圆,圆中有方,刚柔相宜相济,点画生动不已。
15.用笔需关注“转换”,方笔翻折,圆笔使转,书艺不传之秘。
 
16.有笔才有墨,墨要用得润而清,全赖用笔来掌握。
17.墨忌干枯。用笔、用墨,还须知用水。
18.章法布局要有新意,有新意要从古人法书中来。
19.写篆书用圆笔,大篆亦然。《石鼓文》《散氏盘铭》是大篆最好范本,须着意用心。
20.《石鼓文》运笔宜凝重,《散氏盘铭》宜浑朴,《石鼓文》字形宜庄严,《散氏盘铭》宜跌宕。两者同为大篆,各有千秋。
 
21.缶老去世后一年,我才去昌明艺专插班学习,见缶老真迹颇多,感受极深,用中锋写石鼓,金石味甚浓,故从之。后变其法,使之宕逸,篆意隶用成其今貌,今尤感不足矣。
22.写字,要把几种有趣味的字融合起来成为自己的字,艺无止境,要探索,要坚持。


三、书史千秋
 
1.《散氏盘铭》朴茂雄浑,高古稚拙,意态跌宕。《石鼓文》雄厚凝重,圆融自然,气格庄严。
2.《石门颂》为摩崖书,有汉隶中“草书”之称,纵横开阔,浑朴苍劲,结字大小不一,笔画长短相生,气势非凡。
3.钟繇《宣示》《贺捷》《荐季直》三表有隶意,为楷书范本。
4.《平复帖》古意古法犹存,醇厚如佳酿。
5.王右军师从卫夫人而后博釆众长成“书圣”,千秋第一人。
 
6.《乐毅》、《黄庭》正书楷则,佳作也。
7.《姨母》有隶意。《得示》《丧乱》《频有哀祸》诸帖无不点画遒劲,开一新天。
8.《兰亭》为右军乘兴而书,虽此为唐摹本而不失右军风神。定武《兰亭》,摹拓甚精。
9.大令《洛神赋》为小楷正则。
10.《石门》《瘗鹤》两铭似散仙驾鹤翱翔九霄。
 
11.欧、虞、褚、颜、柳,楷书之正宗也。
12.孙虔礼《书谱》播草法之旨趣,为后世传学之津梁。
13.颜张狂素,兼有唐狂草之风,笔势纵逸,流畅自然,若非人力所为,天倪不可识。
14.宋四家苏、黄、米、蔡求意态。由法到意,一代书风使然。
15.祝枝山、文徵明,明代书坛中坚。
 
16.董玄宰书俊逸超迈,疏宕秀润直追前贤。
17.王铎,笔力扛鼎,胸臆自出,有己意成一家法。其行草书的确不错,笔势连绵,格局雄厚。
18.傅青主仁义之士,胸怀大志,悬壶救人,惜行草缠绵略过,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确为学书之金针。
19.何绍基学颜变通有新意。
20.金农、板桥二人书有真趣。
 
21.八大画奇,字亦奇,孤傲怪伟,超世脱俗。
22.赵撝叔写行书用北碑法。
23.吴昌硕诗、书、画、印冠绝一世。其诗,雄迈超逸;其书,石鼓、浑朴雄强;其画,色厚气满;其印,情趣古朴。
24.当今散之行草称雄,启功行楷端严。
 
孤邨夕照樵归早,古寺钟声僧睡迟
彭泽陶博吾时年八十三岁

四、书论杂谈

1.笔端具有英豪气,眼底全无世俗情。
2.书如枯葛形尤丑,诗比村醪味更酸。
3.艺崇乎道,自然天成;道载乎艺,天人合一。
4.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技进乎道,大道至矣。
5.合乎道,游于艺,寄情达意,笔墨之间,生气勃勃而成气象。
 
6.道尚贯通,书贵生动。
7.甘自寂寞,操艺一心,据德依仁,书进乎道。
8.书进乎道,人品第一。
9.书法,东方文化之结晶,千古而下,其线条之丰富表现力,无不为国人所喜爱、国外友人所敬崇。
10.古之画品,谓之逸、神、妙、能者,书品也当如是,唯逸品最高,非大家无以成之。
 
11.书家需品格高尚,技艺精湛,方能书写出流传后世之经典佳作。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志趣高远,涵养深厚,其书艺才有真境界,方显出大学问。
13.书法佳作能让人体味人生。
14.艺无止境,越学越难,要做,要实践,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借古开今,走自己的路,创一新貌,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即人嘛。
15.书也者,顺乎情达乎意而已。
16.画乃心声,书乃心画。
17.作品重趣味。
18.有法无法、有意无意才是真境界。
19.势很重要,落笔入纸势即生。由笔势而生的字势、行势、全篇之势无不在那一刹那间生成,犹如佛禅莲花瞬时开,随之通篇皆亮皆活,进乎技,合乎道,佳作已成。
20.重法,重意,两者不遗。

21用笔起止藏露,纵横开阖,须从不经意得来,淋漓痛快,随心所欲,方为大家气派。
22.墨法要活。
23.章法布局要讲究“虚实相生”“呼应顾盼”“计白守黑”“疏可走马,密不容针”。
24.笔气墨韵,神采为上。
25.书法用墨之妙,实在变化,一笔下去,呈现干湿浓淡变化,连绵势全,即得墨法。
 
26.笔有刚柔,墨有浓淡,章法有虚实,神、气、法、韵齐备,佳作成矣。
27.书须雄浑、须遒劲、须古拙、须俊逸、须苍秀,而忌单薄、忌刚强、忌甜俗、忌轻飘、忌丑邪。
28.老子谓“知白守黑”,书法有以白当黑之说,此是知书艺之道者。
29.作书须入法度之中,又须超越法度之外,抒情达意,纯任自然,如鲲鹏展翅,翱翔天际;似莲荷挺立,沐浴碧浪,天机不可端倪。
30.书贵有英豪气、金石气、古拙气、儒雅气。
 
31广学博采,掇英咀华,笔笔有古人,笔笔无古人,得之于心,精乎于技,则合道合法,成矣。
32.书贵有情,书贵有意,抒情畅意,方为极致。情须真情,意须真意,真情真意,天地同寿,天人合一。
33.不可泥古,也无须疑古,创新为上,独立于世。
34.篆隶得之圆笔,隶楷得之方笔,草行方圆兼善,书体笔法备矣。
35.写字需“通灵感物”。
 
36.书者无须追名逐利,也无须急于求名邀利。沉下一心,奋发有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书训练
行书的用笔和用墨
记住它,你就是专家了!
书法术语
书法通画法,字中见丘壑——张仃先生书艺的道与法
姜夔《续书谱》及释文、解读(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