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品点评:参展次数多了,必然会形成展览体
常猛全国第五届正体书展入展作品

在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展上,山东青年书家常猛以一件隶书中堂入展。作为书法国展序列里一个单项展,正体书展是指那些“笔画端正、结构清晰、易于辨识”的书体,包括楷书、隶书、篆书。

正体书展是全国书法展重要的单项展,能够在这样规格的展览上入展,必定还是有些创作实力的。事实上的确如此,作者常猛是书法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某学校书法教师,曾在全国书法大展上入展无数。

比如,他曾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等。这样的成绩,一是说明其很有创作实力,而是说明其书体掌握的比较全面。

隶书是常猛书法中最为常见的书体,比如这件在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展上的隶书作品,就是其隶书的典型面目。


常猛的隶书,明显取法自汉碑,尤其是受古拙、博大一路经典汉碑影响较大。我们现在所谓的汉碑,多是指东汉时期的成熟碑刻。但这一时期的隶书碑刻,很多是规范化、程式化的,比如《熹平石经》《乙瑛碑》等,后人取法学习,很容易写得呆板。

但常猛的隶书规避了过于死板的写法,而是选择更具有古意、更适合发挥的一类碑帖,比如《西狭颂》《张迁碑》等。

从技术层面来看,常猛的隶书用笔灵动,结体宽博,突出体现了作品的雄强朴茂与气象宏大,无论是在笔墨的控制上,还是在字形的把握上,抑或是在通篇章法布局上,都运用得十分娴熟,展示出丰富的创作经验。

前面我们说过,常猛在全国书法展上经常入展,足见其书法创作之勤。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考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书法创作者来说,参展也是积淀书法创作经验的重要手段。


由此我们猜想,常猛的书法进步或许和他经常投稿参展有关。可是,投稿次数多了,作者势必会总结入展的规律,如此便会越来越偏向于能够入展的书写风格。这就是展览体形成的原因。

常猛的书法显然已经是展览体泛滥的产物——作品展现给观众的,只是书写技巧、矛盾对比、刻意夸张,而至留给人想象空间的内涵,则几近空白。

具体来说,常猛的隶书在结体上通过大小对比、结构变形,营造出看似古拙的气息,十分刻意造作。创作者们以为将字写得“呆头呆脑”,就是“古”,就是“拙”,实际上是一种只求形、不求意的简单做法,本质上是对汉隶质朴气质的误解。

常猛书法作品

当代的书法家,还有很多表现艺术性的手段,比如增加墨色干湿浓淡的对比,夸张线条粗细的变化,强调字形倾侧跌宕的体态等等。这些方法在常猛的作品中,也比比皆是。

这其实并不是常猛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代书家群体共有的通病。如何真正走进古典?书法家们今后应在经典汉碑的研习中深度开掘,让汉隶雄风和精神气象融铸到自己的笔墨语言中去,则会有新的提升和突破。

当然了,我们批评展览体,并不是展览体写得不好,而是展览体的写法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相互因袭,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审美。“植根传统”,才是书法家应该有的态度。(本文来自书法田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年书法家梁奇作品书法展
《极简中国书法史》读书笔记(极简中国书法史)书评
【重磅】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展全部入展作品(高清多图)
六届宋璟碑颜体书法展现场高清图(下)部分入展作品
【系列·网课】百大书法名作精讲第三季:长波郁拂势缥缈——隶书
展讯|意与古会——陆家衡望七书法展暨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