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友鼎铭文解读

毛节新

多友鼎,1980年陕西长安下泉村出土,鼎通高51.5厘米,腹径50厘米、深31厘米,重35千克,蹄形足高20厘米内腹铸铭文22行279字,拓片自《集成》02835。器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释文

注释

译文

在十月,由于狁峰起,大肆侵犯京师,报告狁侵犯之事于周王。周王命令武公:派遣你的元士,在京师迎战抓捕狁。武公命令多友率武公之战车在京师迎战抓捕狁。癸未之日,大战于筍地,即俘敌。多友向西追击,甲申那一天早晨,决战于漆地,多友又杀敌俘敌。总共用武公之战车杀敌二百□十五人,活捉二十三人,俘战车一百一十七乘,即收复筍地,人皆俘虏。又在共地决战,杀敌三十六人,活捉二人,俘战车十乘。紧紧跟踪追击,在世地决战,多友又有杀敌俘敌。于是突击追至杨冢,武公的战车杀敌一百十五人,活捉三人。所俘战车不合再用的,尽焚之;是有伤之马,尽驱除;夺回在京师被掠的人和财物。多友乃向武公献上俘获的敌人左耳一捆,武公就献给周王。周王乃告武公说,你已经平定了京师,赏赐你。赐你土地和田。丁酉之日,武公在献宫,于是命向父管理多友,就迁居到献宫。武公亲自告诉多友说:我初用你,你就碰到好运,有成事,多有擒获,平定了京师。赐你圭瓒一把、上好铜质的乐钟一套、青铜、黑铜一百钧。多友虔诚报答颂扬武公的美意,用以制作祭祀之鼎,用于朋友,其子子孙孙永远保用。

简说

(一)多友鼎铭文,是一篇详细记载战争的文献,有几个方面的内容:⑴京师之战一共进行了五次战役:初战在筍;再战在漆,收复了筍地;三战在共地决战,奠定胜局;四战追击战于世;五战追剿于杨冢,大获全胜。三次战役有详细统计,共杀敌356人,活捉28人,俘战车127辆。其余俘获如马匹、财物未计。⑵战争的地点在筍、漆、共、世、杨冢,皆在京师范围内。⑶战争的时间在十月份,首战筍地是癸未日,到战争结束后的丁酉日,共计14天,战争持续时间较长。⑷战争的主将—多友,战功显赫,受到武公提拔和赏赐。

(二)周王室军队与狁作战双方车战,且规模不小。狁也有战车制造能力,并不是制造业落后的游牧民族。

(三)铭中“武公”较为费解,从厉王至平王称“武公”有多位,天子有招来京城为王征伐皆有可能,必须地位极高,方能为多友的上司,且能武善战,活动于宣王时期,可能的有:

⑴卫武公,名和,宣王、幽王、平王时人。在宣王时其兄太子共伯馀自杀,弟和被立为“卫侯”,史称“卫武公”,《史记·卫康叔世家》载:“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釐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五十五年,卒。”文献记载,卫武公“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在民众中有崇高威信,且有武功,在平王时亡故

⑵齐武公,名寿,主要活动于厉王、共和期间,亡于宣王初期,《史记·齐太公世家》载:“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二十六年,武公卒。”从齐武公活动时间看,是本铭的“武公”可能性不大。

⑶鲁武公,名敖,周宣王初立,《史记·鲁周公世家》载:“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周宣王曾为立鲁国太子而“废长立幼”,不听周室大臣劝谏,立少子戏为太子。故鲁武公为王进行京师之战可能性也不大。

⑷陈武公,名灵,活动于宣王时,在幽王即位那一年去世。《史记·陈杞世家》载:“釐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釐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故陈武公为王进行京师之战可能性也不大。

卫武公活动于宣王、幽王、平王时,与多友活动于宣、幽两世相合。本文认为多友鼎铭“武公”即卫武公。

(四)多友,是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名多字友,封在郑,史称“郑桓公”,死于幽王十一年“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其人史籍有记载:

⑴多友这个人是存在的,就是厉王子郑桓公。《史记·郑世家》有:“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竹书纪年》载:宣王“二十二年,王锡王子多父命居洛。”《竹书纪年》载:幽王“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文献说明,多友(郑桓公)宣王二十二年受封,年纪不小,封郑后执政有方,很得民心。

⑵多友是一位武将。《竹书纪年》:幽王二年“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说:“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杰、良臣、辩智、果敢之士,尽与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外而埋之,衅之以鸡豭,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此记载说明多友还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将军。

⑶多友死于幽王十一年。《史记·周本纪》:“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曪姒,尽取周赂而去。”《史记·郑世家》:“犬戎杀幽王於骊山下,并杀桓公。”《竹书纪年》:幽王“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

⑷《水经·洧水注》认为多友(郑桓公)是宣王子:《竹书纪年》“晋文侯二年,周宣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此说列之参考。

(五)此鼎所记的战争,器主自称“多友”,战争应是多友尚未受封时进行的,即战争发生在宣王二十二年之前,因为多友封郑之后,称“郑桓公”。多友鼎,应列西周的宣王二十二年之前器。

宣王时四器:虢季子白盘、兮甲盘、不其簋、多友鼎,铭文皆是周晚期抗击异族的记载,故列在一起,史学的人可以综合考虑它们的内在联系。金文解读,各家之说多有不同。此文也是个人学术观点,不一定正确,故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4月。

刘翔、陈杭、陈初生、董琨:《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1998年9月。

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李学勤:《论多友鼎的时代及意义》,《人文杂志》1981年6期。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书纪年》晋 纪
《先秦诸子系年》——自序
先秦诸子系年 卷四 一百三十一 ~ 一百三十五
中国古代文明十讲
刘氏西周年表:比“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西周年表更精确
历史即将改写:公元前841年并不是西周共和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