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篆入门-4 大篆笔法真是要求“笔笔中锋”?

        很多初学者总是在疑惑,学习大篆用什么笔法呢?其实大篆的笔法相对于其他书体来说,比较简单,即中锋行笔,但又绝非简单绝对的中锋行笔即可。实际上,我们应更加看重书写后的结果,即:书写的线条让人看起来很厚重、圆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一个名词“中锋行笔”的概念,大家熟知的“中锋毛笔”,大多数人认为的中锋行笔是“笔心在点画中行”。然而,“中锋行笔”其实更重结果,而不能过分教条地强调过程,但也不是说过程完全不重要。大抵说来,如果要做到“中锋行笔”,那肯定需要控制毛笔的笔心在笔画中线上,这是基本功。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在写每个笔画时,都要把毛笔的笔心控制在笔画中线上呢?

        汉代蔡邕在《九势》中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有人说,中锋运笔时,让笔头的中心锋芒(笔心、锋尖)始终在笔画的中心移动,这样墨汁能均匀地从笔锋的两边渗到纸上,四面俱到。这样的说法显然有所偏颇,蔡邕的这句话的重点在“常”字,他的原意是在书写时,常把笔心控制在点画中线上。但他并没有说“必须”、“全部”、“绝对”,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像上面的那样“四面俱到”,并且“四面俱到”的理解甚是浅薄,不足学也。既然蔡邕用了“常”字,而不是“必须”、“全部”、“绝对”,那说明,蔡邕非常清楚地知道,书写过程中,基本不太可能绝对的“中锋行笔”。我们翻看古迹,尤其是战国时期,如楚简和秦简,以及汉简,里面侧锋比比皆是。之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图版上的笔画貌似全都是中锋,实是时光所致,因为墨会渗透到木竹之中,加上年深日久,翻拍印刷之后,笔画显得很厚重。因此有人据此判断古人写字“笔笔中锋”,实则大谬。

        其次,古代写手(或是刀笔吏),大多是家族传承,或是师徒相传,因为当时的识字率极低,写手一般来说大多供官方驱使。从远古时代开始,就算某个政权被其他人推翻,前一个政权的御用写手,如太史或是其他刀笔吏会被保留下来,继续为新政权服务,同时书写习惯也会继续传承下去。所以,从目前已出土的简、牍、帛书上可以看出来,像青铜器上的铸造的文字,和日常书写的文字有明显的不同。青铜器上的铭文拓本,我们看起来线条或凝练,或飘逸,但基本都是“中锋行笔”,其实这是工艺制作的结果,原书丹时的笔迹究竟是怎样呢?我们可从战国时期楚简和楚金文中找到答案。图一是楚简墨迹,图二和图三是楚金文。

通过图版文字的比对,我们不难发现,墨迹和工艺制造后的铭文相比,结构相近,但线质明显不同。墨迹中的笔画,起、收常常出尖,线条中部常常粗壮,而且侧锋很多。楚金文的线条则看起来笔笔中锋,起收圆浑。我们目前看到的商周金文,也是如此,笔笔中锋,起收圆浑。但是商周的手写黑迹是否也会这样“笔笔中锋”呢?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墨迹上未必如我们所见的这样“笔笔中锋”。因为楚地与同时代周王治下的各诸侯国不可能没有联系,不太可能是孤立,极有可能当时各诸侯国及周王室的刀笔吏书写的文字,虽然结构或笔画数有所不同,但书写方法大致相同。再加上人大多会删繁就简,追求速度,所以楚系墨迹中的侧笔和出尖绝不应是孤立的。

       第三,我们今天所提的“中锋行笔”,这个概念大约是东汉时期才有的。在此之前的,汉简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侧锋。所以蔡邕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应是当年不急不躁时的书写常态,大多数时候,笔心在点画中线上,但并不绝对。由于我们今天所见的秦汉简牍帛书的墨迹大多是公文或是书籍,写手在书写时,速度一般很快,所以侧锋更加常见。因为我们今天学书法,属性上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古代是为实用,追求速度。现在是为艺术,更加注重审美和情性的表达,所以更宜采用古时不急不躁时的书写习惯,即“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综上所述,今天我们学习大篆和小篆时,应尽量中锋,但不宜苛求笔笔锋。更应注重书写后成品的线条质量,是否能做到厚重、圆浑。如果偶尔侧锋也能写出这样的效果,既简便,又能写好,岂不美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线条:中国书法的基因(沈鹏)
冯亚君:古人关于中锋的五种说法
【充电】动图演示:中锋、侧锋、露锋、藏锋,不收藏就亏大了!
第二节:蔡邕《九势》“藏锋”与“藏头”
书法内功心法——笔法篇(上)
书法技法 | 笔法中锋、侧锋、露锋、藏锋动态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