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水寒老师经典碑帖分享——《舜庙碑》《怡亭铭》

各位老师,各位书友大家早上好,今晚进行2022年咱们的第一次古帖分享,感谢所有同仁的支持,一起学习。唐代不只是诗人如天上繁星,书法家也同样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唐代书法可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这一时代新风格的形式,在初唐时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诸体亦别开生面,取得的发展。晚唐书法则较少发展。
大唐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地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地发展带来了新地机运,使绘画艺术形成灿烂辉煌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这周咱们继续分享李阳冰篆隶《舜庙碑》和《怡亭铭》。

唐代舜庙碑,石刻高4.0米、宽2.0米,唐代建中元年(780年),桂州刺史李昌巎修缮原已破败舜庙时,将记述重修经过的《舜庙碑》镌刻于虞山西南壁,碑文系由“以文辞独行于中朝”的韩云卿撰文、隶书名家韩择木之子韩秀实笔书、“秦汉后篆书第一手”李阳冰篆额,因此又被称作“三绝碑”。此碑为桂林现存最早的营缮纪事石刻,碑面中段在明嘉靖四年被两广左布政使杨铨刻诗凿毁。

虞舜是上古五帝之一,被尊为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五帝本纪》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在百岁高龄时,虞舜为了远征叛逃到西南地区的三苗部落,最终死在了南行巡狩途中(《淮南子·修务训》: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
汉代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成书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约于秦初(公元前221年)至汉初成书的《山海经·海内经》记“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史记》与《山海经》中所述“长沙零陵”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时,所设置的长沙郡零陵县,治所位于今桂林全州县咸水乡,当时管辖范围仅为今桂林全州、兴安、灌阳一带。
古籍所载“舜葬之地”为湘江源头海洋山(海洋山,位于今桂林北部,古称阳海山)的西北方向(《山海经·海内东经》记“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分别注明各自所指的湘江源头均为阳海山(“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
虞帝是四千多年前华夏文明始祖之一。虞帝,姓姚,名舜,又名重华,黄帝九世孙,史称虞舜帝,为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舜20岁便以孝闻名,30岁被尧征召任用,三十年后接替了尧的帝位。舜帝为团结和统一华夏各部落,“南抚交趾”而“南巡狩”,从虞(今河南虞城县)出发,过长江,入洞庭,溯湘江至湖南韶山、宁远巡视后,沿越城岭底谷古道,乘马车到桂林,最后沿漓江到梧州。“舜帝南巡至苍梧之野,而桂林去苍梧不远。”(明·姚世儒《重修虞山庙记》)舜帝南巡至梧州,因长途跋涉劳累而“崩于苍梧之野”。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听到噩耗,过洞庭、溯湘江,千里寻夫,悲恸万分,伤心的眼泪洒落在竹子上,竹子便挂上了她们斑斑点点的泪痕,成了斑竹,被称为湘妃竹。娥皇和女英双双投湘水追随舜帝而去。
舜帝与二妃的传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历代诗人。屈原他在《九歌》里不但以二妃塑造“湘夫人”(女英)和“湘君“(娥皇)、作《湘君》和《湘夫人》“九嶷滨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秦人因虞帝南巡曾到虞山,故在此立庙纪念。虞帝庙后为挺拔的虞山,山腰有观景极佳的“南薰亭”,山下有贯穿南北的“韶音洞”,洞后有深潭“皇泽湾”,跨溪水有石拱桥“接驾桥”。历史上,南下的官吏,文人墨客多在此停舶登岸游览,朝宗拜祖。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古往今来,祭祀帝者络绎不绝,使虞山和虞帝庙附丽着浓郁的儒宗文化色彩,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尚存60余件诗文碑刻。
在虞山保存下来的石刻中最珍贵的首推《舜庙碑》,唐建中元年(773),尚书礼部郎中韩云卿撰文,梁州都督府长史韩秀实(当朝著名的书法家)书,京兆尹人李阳冰(李白的叔叔)篆额,三大名家合璧《舜庙碑并序》于虞山,此为记述舜庙最早的一方石刻,其文辞雅丽,书法凝练端庄,是一份珍贵的石刻艺术精品。
此后,修葺之事历代均有。其中以明代(1534年)姚世儒重修的规模最大,当时的虞帝庙“前朝后寝各三楹,立帝舜、三妃及后稷以下四臣像。东西各为庑,四楹以贮藏器。前为重门,各三楹。庭植松百株,缭以周垣......更作亭于洞巅,曰:闻韶之亭”。乾隆年间就修复了三次,现今虞帝庙为1996年重建修复。虞帝庙香火旺盛,“庙灵”闻名天下!
“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这是碑刻专家对中国古代碑刻艺术的总概括,说明了桂林在古代碑刻艺术中的主要地位。桂林石刻起源于东晋,兴于唐代,盛于宋、明、清三代,现存各代石刻2000多件,石刻以摩崖为主,分布于桂林市内普陀山、月牙山、龙隐岩、虞山、象鼻山、文庙等30多处山峰洞府,是全国摩崖石刻最多的城市。
唐建中元年(780)摩崖于桂林虞山。拓片长424cm,宽212cm,藏于桂海碑林博物馆。篆书题额,隶书碑文。唐建中元年(780),桂州刺史李昌巎修缮原已破败的舜庙时,将记述重修过程的《舜庙碑》镌刻于虞山西南壁,碑文系由韩愈叔父、『以文辞独行于中朝』的韩云卿撰文,隶书名家韩择木之子韩秀实书碑,篆书大家李阳冰篆额,因此又被称作『三绝碑』。此碑为桂林现存最早的营缮纪事石刻,碑额小篆典雅通透,碑文隶书工稳精致,名不虚传,实为广西石刻中的精品。惜碑面中段在明嘉靖四年(1525)被两广左参政杨铨刻诗凿毁。杨铨将碑中段凿去,刻上了自己的诗,书体为隶书,内容为五古长诗。
虞舜帝在执政期间,施仁政于郊,勤政亲民,是儒家文化推崇的一代明君。他不仅才华出众,治理有方,还精通音律,所奏韶乐,孔子曾在《论语》中赞其为:“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于是成为千古绝唱。
在南薰亭西南侧的山崖上刻《舜庙碑》,此碑为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李昌崾重建虞帝庙时所刻,碑文不仅记载了李昌崾平定西原峒酋长潘长安的“功绩”,同时歌颂了虞帝的德政。该碑由韩云卿撰文,韩秀实书丹,李阳冰篆额。韩云卿是韩愈的伯父,他的“文词独行中朝”,“时人欲铭述其先世功行,取信来世者,多属云卿为之”,因此后人称之为当朝富有文学才艺的第一人。韩秀实善写楷、隶,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李阳冰为李白的叔叔,他的篆书更为有名,被后人誉为“唐代篆书首推李阳冰。”因此,该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同时还是研究潘长安事变的重要文物资料。清代学者钱大昕称“粤西石刻,以此为最佳”。
怡亭铭摩崖石刻,是中国唐代石刻;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小北门外长江边。这里原是江心中的一个小岛,唐永泰年间 (765)裴鶠在此卜地建亭,李阳冰将其命名为怡亭,并用小篆书写了序言,由裴虬撰写铭文,李莒用隶体书写铭、款,一并刻于巨石之上,被宋人蒋之奇称为 “三绝”。
怡亭铭摩崖石刻,位于鄂州市城区滨江大道小北门外长江南岸江边,距离市中心约1公里。是一块东西长3.8米、南北宽3.3米的天然岩石,旧名观音崖,俗称猴子石。

石刻是唐代名人李阳冰、李莒、裴虬等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怀古游玩时留下的珍贵铭刻。这里原是江心中的一个小岛,唐永泰年间 (765)裴鶠在此卜地建亭,李阳冰将其命名为怡亭,并用小篆书写了序言,由裴虬撰写铭文,李莒用隶体书写铭、款,一并刻于巨石之上,被宋人蒋之奇称为“三绝”。

此铭在宋欧阳修《集古录》、《大明一统志》、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吴荣光《筠清馆金石记》、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中皆有记述。由于常被江水淹没,历代传拓较少。现怡亭早已无存,仅存石刻。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刻铭巨石通高4.5米,宽3.7米,形如蹲猴。文字刻在一个高0.88米、宽 1.7米的平面上,分序、铭、款三部分,从右至左直书。序 6行22字;铭5行40字;款3行20字。全文为:“怡亭,裴鶠卜而亭之,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美而铭之曰(以上篆书):峥嵘怡亭,磐礴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愿余逃世,于此忘形。永泰元(年)乙巳岁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囗囗直上西南”(以上隶体) (见图)。此刻是中国古代石刻中的精华。此石保存基本完好,但已处于江岸之下,为防止江水冲刷,在其周围修建了一道防水石墙,以资保护。
此石刻下还有清代金石家巴慰祖题名隶书:“歙巴慰祖,着舟于此,遍览旧迹,得元次山题名于郎亭山下岛中,水落始见,留连十有七日,手拓诸摩崖而去,同游苏门陶石,即时则乾隆五十一年之孟春也”。共计62字。
该石刻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篆书所幸存在世的唯一原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鄂州市老城区小北门江边,矗立着一处巨崖,巨崖如小岛,上刻有被世人誉为“三绝”的“怡亭铭”,即“怡亭铭摩崖石刻”。该崖突兀江畔,旧名“观音崖”,因其形似猴状,人又称“猴子石”。它东望江心的龙蟠矶,西瞰西山脚下的钓鱼台,是鄂州城区沿江一带的三大“奇石景观”之一,论其名声和历史、艺术价值,则又在龙蟠矶和钓鱼台之上。
说起怡亭铭摩崖石刻,先要提及“吴王散花滩”。公元 221 年,吴王孙权建都武昌。其实,观音阁崖处有不少逶迤起伏的石头延伸到江中,形成一座三面环水的小石岛,岛后是一片宽阔的沙滩池,泥土淤积,地势平旷。东吴靠水军立国,孙权常在此地检阅水军,迎送将士。每逢将士征战凯旋,孙权又总要在这块沙滩上举行散花犒军仪式,“吴王散花滩”因此得名。
唐代宗永泰元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容州长史裴鶠与他的弟弟裴虬来到武昌(今鄂州)游历,恰巧,当涂知县李阳冰(李白的族叔)和李莒等人也来武昌游玩。裴鶠兄弟便邀约“二李”到江边凭吊钓鱼台、散花滩等三国遗址。
游玩后,他们四人共同商定,分工合作,由裴鶠在观音崖上择地建亭,著名书法家李阳冰为亭子命名、撰写铭序,由其弟裴虬撰写铭文,请著名书法家李莒用隶体书写铭文,再请当地有名的石匠刻于亭下的猴子石上。
其时,正值春末夏初时节,官柳依依,凉风习习,小鸟啼鸣,令李阳冰一行赏心悦目,兴致极佳。怡人的景色,愉悦的心情,触动了李阳冰的灵感,为这座亭子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怡亭,并且亲自用篆书写作了铭序。
所谓铭,原指铸造或镌刻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铭,一般是由铭序和铭文两部分组成。铭序骈散兼行,而铭文则用韵体,总括铭序的内容。从名义上看,铭当以铭文为主;但从实际内容上说,铭序更为重要。铭文强调的是简练,而铭序重在精彩与否。
怡亭铭摩崖石刻问世以后,就以出色的书法篆刻艺术闻名于世。唐人舒之舆对李阳冰的篆书尤为赞赏,称“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备,光大于秦斯矣”。唐代以后,人们对怡亭铭摩崖石刻的书法艺术,更是推崇备至。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将其载入《集古录》。御史蒋之奇将李阳冰的篆书、李莒的隶书、裴虬的铭文称为“三绝”。诗人黄庭坚在《松风阁》诗中写道:“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南宋武昌知县薛季宣有诗赞道:“江滨篆贞石,浑谓有神画。闲作故亭游,心志古人迹。”清人严观也在其诗中赞道:“妙笔传闻久,书成泣鬼神。只因精气感,故得世人珍。”
大约宋代以后,怡亭因年久失修不复存在,而摩崖石刻却有幸留存了下来。
李阳冰篆书是目前存世的唯一原刻,实属稀世珍宝。为保护这一珍宝,本世纪初,市政府主持重建了怡亭,文物管理部门将摩崖石刻整体切割上移,将石刻移入亭内,彻底脱离了江水的侵蚀。
历尽千年风雨的怡亭铭摩崖石刻,以新的面貌屹立于长江之滨,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通过考察发现,《怡亭铭》摩崖石刻刻字的工匠应具有高超的技术,否则,他不可能在坚硬的灰层岩碛石上刻得那样流畅自然,虽历经千余年,笔画仍见锋锷状,可见工匠刻石时,表现墨迹书写的失真程度较小。晚清著名学者、金石学家、书法家杨守敬在《湖北金石志》中记录下了《怡亭铭》摩崖石刻刻工的有关信息:“篆书六行,行四字,字长三寸四五分,后隶书五行,行八字,又三行,皆低一字……末行下有小隶书四字,似是刻工姓名,上二字已漫灭。”
《怡亭铭》摩崖篆书石刻原石,对于认识李氏书法风格的本来面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杨守敬曾评价该石刻道:“少监篆书多重刻,此犹原石,真是龙蛇飞动,宜其独有千古。”说得十分到位。
通观原石,虽经千余年的风雨洗刷,造成摩崖石面粗糙不平,但原石笔触精微细节处毫发可见,隐含着淳劲冲融的气息。结体的基调,虽略同于他的其他石刻作品,但竖划向下舒展,“节奏”和“动感”明显增强,字的外形大小变化更丰富和灵动;用笔起止处,自然留有锋锷状,线条内的运动痕迹十分强烈,笔底行间流露出情感表达,洋溢着一种抒情的气息;章法上,依石势巧布走势疏朗自然。
清金石家严观对《怡亭铭》摩崖石刻特别推崇,他在《怡亭铭诗》吟咏中写有:“妙笔传闻久,书成泣鬼神;只因精气盛,故得世人珍。”清末著名金石书画收藏家陈诗,有幸得到《怡亭铭》摩崖石刻拓片后,欣喜万分,他在《得怡亭铭拓本喻石农》一首诗中写道:“铭词古意称绝妙,八分小篆尤奇雄……廿年不见一朝获,快事何减欧阳公。”近代国学大儒、书法家马一浮在临《怡亭铭》跋后中说:“怡亭铭惟序,是少温书铭词,后有永泰元年乙巳岁夏五月,陇西李莒一行,俱是分书,予藏拓本已失,闻石在江中,非水落不出,故拓之不易,今武昌沦陷,更无从问津,序仅22字,势极飞动,已不能记其结体,今以意摹出,并变铭词为篆,曾不得其仿佛,嗟乎!索居无俚,恒以作书遣日,平生所蓄,白不一存,乃悔当时视同等闲,以为得书甚易,真不知爱惜也,然古人精神犹隐然在目……”
隶铭8行每字约一寸五分,计56字,为李莒书,铭文为:“峥嵘怡亭,磬薄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愿余逃世,于此忘形。永泰元(年)乙巳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
从以上铭文中看出:裴鶠建亭,李阳冰题“怡亭”并书篆序,裴虬撰《怡亭铭》铭文,李莒书铭词。这四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四人中裴鶠和裴虬是兄弟,裴鶠曾任容州(今广西容县)长史,裴虬则作过著作郎兼侍御史、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谏议大夫等职。李莒是当时颇有盛名的书法家,八分书犹有汉人遗风。李阳冰是四人中声望和名气最大的,他是李白的族叔,著名的书法家、古文字学家。
据史籍记载,唐永泰元年(765年)裴氏兄弟在武昌建亭之时,正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间的安史之乱和吐蕃入侵的10年战乱时期。裴氏兄弟饱经战乱之苦,北归不成,来到当时比较安全的南方武昌(今鄂州)安居逃避战乱。正如裴虬在铭词中所说“愿余逃世,于此忘形”。道出了裴氏兄弟建亭时的复杂心境。
李阳冰曾论篆云:“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
据著录,李阳冰传世的作品,见于记载的有68种。宋时存世较多,元明后大都亡佚。从他现今存世的作品看,有唐刻本《怡亭铭》、《般若台记》(原石毁于“文革”)、《三坟记》和宋翻刻本《拪先茔记》、《城隍庙碑》,元翻刻本《滑台新驿记》,明、清翻刻本《谦卦碑》、《怡亭铭》以及近年出土的《崔祐甫墓志铭》篆盖等。
《怡亭铭》摩崖石刻虽然字数不多,但该作品无论是风格神韵,还是结字、用笔、章法,较他的有些存世作品,均有着独特之处。通观原石,虽经千余年风雨洗刷,造成摩崖石面粗糙不平,但原石笔触精微细节处毫发具见,隐含着淳劲冲融的气息。结体的基调虽略同于他的其他石刻作品,但竖画向下舒展,“节奏”和“动感”明显增强,字的外形大小变化更丰富和灵动;用笔起止处自然留有锋锷状,线条内的运动痕迹更为强烈,笔底行间流露出情感的表达,洋溢着一种抒情的气息;章法上依石势巧布形势疏朗自然。“若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直入胸怀”。
谢谢大家,这周的学习就到这里,晚安,周末愉快。学习书法一定要传承古人之经典,在临摹古人的基础去融合创新,至于能不能创新、风格是不是足够,这已经不太重要了。要紧贴古人法度!新的一年一起前行,一起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杰作———怡亭铭摩崖石刻
徐国卫:收藏碑帖的理由(七)
《浯溪摩崖石刻》
怡亭铭摩崖石刻、观音阁、吴王城遗址【湖北鄂州】
泰山石刻
中国书法艺术 隶书(1)隶书 隶书经典碑帖-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