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谈书法临摹

燕守谷   号东圃翁、清溪散人,别署溪村精舍。临沂平邑人。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书法工作室。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东山书院院长。2011年起以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为己任,恢复重建元代东山书院于蒙山,旨在创造一个纯粹的艺术交流空间,从此开始山居,逍遥自主,寄情山水,潜心创作。


我们在临摹时,常常很注意起收笔,往往很“到位”,当达到一定基础后,就必须抛掉,是不是应该要做到“到位”、“半到位”、“意到”...?从而展现笔法的丰富性?我们且听燕老师怎么说:

在技术的表现上,不宜过于表现,比如在起收方面,技术不用那么多,拥有的技术,可以在入笔之前消化掉,就使作品可以变得单纯;

我们初学书法是要临摹的越像越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能较强掌握该贴主要特征后,该如何进一步?还是换帖?

在学习过程中,临摹是一个主要的手段,比如楷模哪一家哪一件名帖是一种方式,我觉得最后的目的是要改变其面貌才有意义,不是说学XXX不好,应该是一个时段是可以啦,就是一定是要改变。好像是林散之说过“临遍千家万家,只为自家”,其实最后是写自己。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明白这个道理很重要
 其实未必要抓着一个帖一个人去写太长时间,其实你只要明白把临摹的对象搞清楚,搞清楚他的特点就可以了。你知道他的好处,你还改变不了他吗?
你知道他的好处,那是他的好,所以那不是你的好。其实你在这个过程中,无非就是去总结,启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为自己的创作去做一个铺垫,搭一个桥而已。
郑孝胥因为历史的原因被冷落而其书法推广受到影响,但仍然不可能淹灭,最终必然因其有创造性而留存于书史。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每一个经典的作品都是有他自己的创造出的独创性,所以才能留存。
你看郑孝胥,他有明确的书学观,所以他的书法才有创造出自已独特风格的可能。有创造性的东西才有启发性。他说:“自隋以前,碑石书迹,无不相通,自唐以降则一变矣,因隶意尽失故也。唐隶、唐草、唐楷皆不可为训,然近人多出于彼,以楷书为尤甚,士大夫无不习唐楷者,此所以去古逾远也。”说的很清楚,碑石书迹相通,何有碑帖之分。所谓碑帖皆人为硬性划分而已。
我挺赞成郑孝胥的观点,有人说:书不学晋唐以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我们创作当中,其实厘清这种理论上的东西挺重要的。就是要解决思想观念深处樊篱,你要想明白了才有意义。
所以说我们看唐楷,它是一种标准,它一旦成为一种标准之后,艺术性就差了。这个道理很简单。如今留存下来的经典,包括我们熟悉的明清流派这些大师们,他们学二其实都是往回学,溯源秦汉,然后沿二王顺流而下,他们所以才能有所创造。因为二王之后的书写越来越规于标准,所以只有打破标准,才有可能创造新的时代。
其实二王开创了文人书写时代,故以晋唐为界成古、今。此后历代学二王者众,像宋人苏、米,元代赵子昂,明人董其昌、王铎等等都是学二王。王铎们为什么入于二王而又蜕化为己,其实最重要的原因皆越晋唐而溯古,以古而能开今。就是说要作为创作来讲,就是有一种打破标准的精神,又要有其方法。
这个弄明白了,其实就简单了,就是我们要打破标准,我们不能写标准,那么要对于另一个作者来说,比方说米芾,它就是米,那是他的标准,不是你的标准,你学过了它之后,知道它的好处,那你就得创造你的好处,所以说都是在不断的创造和改变,才能成就自己。

我们初学书法,往往笔力较弱,但当我们笔力渐渐雄强后,又感觉有“板滞”的瓶颈,该如何突破?

写的结实,其实这种现象特别多,就是用笔,功夫下了不少,但是我觉得要作为一个情绪的表现的话,我觉得欠缺。在提按上的虚实,就是实的太多,提按不明显的话,节奏变化就平直,虽然厚重、很雄强,但他失去了那个文的东西,所以说可能比较直白,只是看到了他的硬朗、实在,而缺少了他的虚化
其实毛笔更神奇的东西是在用笔的过程中提起来的虚的东西,虚而实,虚而有力,虚而不弱的东西,就是有种空间感,因为我们表达的节奏是很重要的,节奏要变化,要丰富
如果写的太硬的时候就像情绪一样,比较直白,韵味差了些。
如何把握巧与拙?
巧的字比较浪漫,有个性,自己的面目比较明显,作者很多都是天生的,他有一些能力去变化,追求天然、散漫。这个变化也可能受到他所接触的经典的启发,虽也刻意,情绪的表达还是较到位,但因为刻意的东西多,而容易巧,建议调整一些巧的东西。随着个人的积淀,在这种基础上,不妨去关注一下像徐生翁、谢无量这一路的风格,增加稚、拙、厚可能就更有意思了。
当有能力驾驭一件作品的风格统一后,如何增加笔法的丰富性?比如小楷作品。
1.要往里增加更丰富的,就是对多种书体的借鉴,往里边加,特别需要。
2.一定是要兼顾大字创作。小楷在当下的创作的现状里边,小楷是应该作为书法创作的修养的一部分,所以善于写小字的话,
3.要多看古人的手札。古人手扎因是书信的功能,故从内容到形式皆为古人当时即刻情绪真实体现当下性极强,极真实,是艺术性的呈现

喜欢王铎作品的雄浑大气磅礴以及夸张变化,该如何学习?

要多看看明清几家,比如徐渭倪元璐王铎张瑞图们,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是字的结构空间,虽然很夸张,其实最后还是平了,因为每个字都是那样夸张。
第二个问题就是不要过分的追求中锋用力。这个作品整个的里边因为时刻想找中锋而影响了自由的表现,因为中锋的价值其实是由偏侧锋成就的
当下学习米字很多,如何做才能脱颖而出?
近些学米的多,受害的也多,因为他那个风格面貌过于鲜明,所以一旦进入脱出则难。过于强烈的风格要有更强的能力才能改变它,所以入手时受益,摆脱时就深受其害了。
米芾用笔迅捿八面出锋,结字及线性不可能做到迟涩,所以字形必外露恣肆,所以,学米如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就只能淹没在其米之中啦。

  • 学习中不一定那么多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决,找到那种感觉就可以了。
某些专业人士的临帖很不像,但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味,该怎么解读?
比如写的是圣教序,以圣教序转换来创作,可以跟圣教序也没太大关系。
作品的追求在哪?其实就用自己语言,完全是用自己语言成就作品,当感觉到特别统一,又不感觉呆板、雷同。所以这就是有创新想法的,这挺好玩的。
当然,这种一个时段这么写有意思,有这种能力,在逐步的去吸收博取更多的东西而又能继续保持住这种风格,把风格变成一种基因,复制成长,就更有意思了。

临帖宜“如对至尊”,还是宜“胆敢独造”?

下笔可以没有那么多拘束,胆儿宜大,要放开,放胆直书尤可贵。学习的方法有多种,“不像”甚至是把它僅僅是作爲一個參照,隨意去寫,先抓住其某一特点,比如石门颂,它的空間是七分,我們往12分了夸张训练,反而容易得神似,找到感觉,再逐步靠近原帖。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为什么唐楷,不宜过多去学,就是太标准,让你很难去改变和创造


燕守谷丨过于务实,容易失去人性及发现美的能力

燕守谷丨山水洗尘心

燕守谷 | 予本溪山之人,且行笔下云烟

(根据燕守谷老师高兴就好群点评录整理,仅限内部学习交流)

联系:1315777767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铎的书法作品
你不知道的中锋用笔(二)
窥探《散氏盘》的秘密(上)
古今书法执笔用锋之“中”“侧”“藏”“露”之争
“千古侠义第一人”文天祥,书法也是“字如其人”铁骨铮铮!赵孟頫、王铎、郑孝胥看了会不会羞愧?
书法讲堂ll王铎行书集字20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