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作品展·汉碑作品集评

 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作品展·集评 


周世林 河南
隶书黄庭坚《鹧鸪天》中堂

创作小记:书法创作上,我始终遵循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在创新意图下继承的辩证原理,想创新一定要有深厚的传统基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笔墨技巧。这次创作我选择了具有正大气象的隶书,面对六尺整纸,我做了运筹帷幄的准备,在章法的起伏,墨色变化,字形大小、虚实、聚散等二元对立关系上作了和谐处理,并在规范化书写中杜绝了疑难的异体字、错字现象,逐字逐句反复研读,认真检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创作中,我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是选好内容,书写的内容要格调高雅,赋予文采,这样才有创作欲望和激情;其次是选定章法和形式。在内容和章法选定后,下笔前要思考用什么风格来创作。总之,在落笔时要把握三点:一是注意作品整体上每个字要整齐划一、格调一致。注意每个字的结体要一边平齐,一边参差,形成齐与不齐的对比,以免笔画左右伸展,张牙舞爪。二是注意用墨的浓淡。墨色均匀,线质清晰,洇化自然,枯润适中。三是注意用笔的力度。写字一定要将笔提起来,尽量向上提,然后再尽力向下用力。既往上提又向下用力,虽然是矛盾的,但就是这样才能将力贯注到笔毫之中,而且要力求中锋,行笔见力度、见精神。线条中的力感是字的灵魂。在用笔上方、圆、尖齐用,拧、绞、拖并施,尽可能将线条写灵动、写丰富。创作一件完美的作品,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也是长期实践积累后的迸发。重传统、师造化、得心源,乃是书法创作最重要的过程。

在书法学习道路上,我将秉承人书合一的目标,不断学习与探索。

    
 评委点评 

林峤(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副主席):汉隶稳健而不失灵动,厚重又极富感染力。大气磅礴、遒劲厚重的《西狭颂》更是汉隶的代表,具备诸多汉碑的优势,其从容、典雅、敦厚,表现力、冲击力等都令人震撼,是许多书法大家终生追求的经典。

此作用整张白色生宣大纸书写,在入展的隶书作品中很有感染力。我认为此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圆笔比较多;二是横线粗而饱满,竖线细而不弱;三是结字有趣味;四是字的横向拉得特别长(如“板、加、枝、雨、付”等字);五是作品取法较多(《西狭颂》《好大王碑》《石门颂》等);六是左右紧靠,下边平齐,上边参差。从变化来看,把汉碑最优秀的东西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大为不易,值得肯定。

当前,书法创作受时风影响很深,无自家面目是当前书法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此作亦有此病,虽不严重,但应引起作者注意。这类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书家未真正深入传统,对经典理解较肤浅所致。从泛泛临摹,到精准临摹古代经典,最后走出经典,形成个人面貌,也是很不易之事。要找到契合自己心灵深处审美追求的那个点,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坚信,抒发人文情怀的好作品都是“入古出新”者,幸运之神永远都会光顾执著而艰难的攀登者。


贺炜炜(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书协副主席):此作取法高古,能看出作者在经典汉碑中积极探索,以《鲜于璜碑》为面目,杂糅《张迁碑》《西狭颂》等汉碑之精神,呈现醇厚朴茂、畅快爽劲的独特风貌,符合中国书协提倡的十六字方针之“鼓励创新”。此作形式极为简约,瓦灰色纸张的运用更显雅致。简约的形式与大朴不雕的书风相合,体现了作者的巧思。章法上,横向字间关系的处理尤其耐人品玩。精彩处如“枝、杯、里、加、花、冷”等,因字赋形,各尽真态。“里”字与“加”字相背而与“杯”字相向;“冷”字缩短捺画增强斜势,“花”字亦为斜势又整体升高,上与左相引、下与右相呼,无不体现作者的精心安排。结字疏密变化,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产生丰富的层次感与空间感。用笔酣畅生辣,功力深厚,将汉碑的朴厚与书写的灵动巧妙结合。美中不足的是,作者选用粉彩纸与浓墨进行创作,纸墨未能相发。如使用生宣书写,应会有更好的墨色效果。


 学术点评 

向彬(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此作各字极尽姿态变化,绝无雷同,展现了作者对字形较高的创作能力。如“寒”字上宽下窄、“雨”字抑右扬左、“簪”字上开下合等,皆于意料之外求得情理之中。但部分字或夸张过度,如左下部“身”“付”,一长一扁,留白极大,置于整体观之不甚妥帖。细察通篇用笔,起收以圆为主,中段厚实沉着,颇得《张迁碑》《郙阁颂》等雄浑一路汉碑之三昧。再看墨色,有宿墨水迹外溢,有浓墨交叠粘并,有枯墨偶现飞白,素纸黑字却异彩纷呈。落款以两列行草化碑意入草,亦见老辣,不过相对正文而言节奏转变过激,或宜略偏和缓。而作品种“人生”的“人”字从文字学角度而言不合构字原理,“裙”字“衣”旁不可写成“示”旁。



王晓光(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此作书黄庭坚词,以汉碑为本,融入篆书及秦隶等写法,并参考时书模式,整体上大气朴厚又显稚拙天真之趣,在章法上注意起伏节奏,用笔寻求墨色变化,力求字形大小、虚实、聚散等的对比。单字内结构试图形成平正与参差的对立统一,即一方面保持字态、字形上的平正,另一方面又寻求字内部各笔画、部首的欹倾正斜的变化。用笔上以中锋篆籀笔法为主,以凸显厚重拙朴之感,弱化隶书的波脚类笔画及方笔,较少有锋芒圭角,同时在总体上遵循“以行写隶”原则,使厚重持稳与灵动活泼相得益彰。但少数字形或笔画有些过于夸张,如“清”“发”“付”等字、“横”之“木”旁、“人”的用笔法等。另外,有的笔画也略显粗糙随意。

来源:2024《书法报·书画天地第22期 10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省书法培训中心第三、四、五期书法研修班学员结业作品展之一
龚子猛临张迁碑
写好隶书,绕不开《张迁碑》
《榜书》--大家谈 (一)(二)(三)
大工程,郭名高通临《鲜于璜碑》,您看汉碑能否这样写
郭名高 ‖ 字如其人,你觉得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