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的清香与墨香

端午的清香与墨香

书论

文 | 书艺课堂 (ID: shuyiketang)

大家好,我是书艺君。又到了咱们一年一度的“粽情端午”——端午节。

中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楚国贵族屈原与国君楚怀王有过“君明臣直”的美好过往(那些说他俩同性恋的,您开心就好)。后来由于性格耿直劝谏,以及奸臣离间,导致渐渐失去了楚怀王的信任,后来新君继位,屈原被流放。

郁郁不得志的屈原听到楚国的郢都被秦国大将白起攻破后,悲愤交加,遂怀揣大石,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

楚国的百姓敬重、爱戴屈原的爱国情怀,于是尝试用各种办法去保全屈原的尸体。比如,用糯米制成的、有粘性的粽子去堵住鱼虾之口;再或者将驱赶蛇虫用的雄黄酒倒入汨罗江中,把江中的鱼虾都药晕……这些方法或许很天真稚拙,但表达了百姓们对屈原的爱重,而流传下来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的风俗习惯。

此外,端午还有一些习俗是与季节相关的。俗话讲:“枇杷黄,医者忙”。每年阴历的四、五月份正是南方疫情流行的高发期。为了躲避瘟疫,村村寨寨的人们都会在村口拉起禁绳,来避免瘟疫的流入。

但一旦瘟疫流入,人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尽早将瘟疫送走。为送走瘟疫,驱逐病魔,人们多采取饮雄黄酒,用艾叶煮水沐浴及插戴菖蒲、艾蒿、石梅花、山丹花以及蒜头等药用植物的办法。

说完中国,咱们再来聊聊几年前、微博上吵得沸沸扬扬的一桩“公案”——“中韩端午节”之争

韩国确实也是有“端午”一说的,但他们的端午祭源于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是一种祭祀性的习俗,一般从农历 4 月初五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初五。

韩国的端午祭习俗是在端午当天,全家男性一起祭神。这是因为在古代韩国,即朝鲜时期,以农耕为主。同古老的中国一样,没有先进的科技和机械化制作可供依靠,因而全部的耕种都需要靠人力来完成。可人力渺小,要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要依靠神灵的保佑。由此,男性一起祭山神、海神就成为了端午期间家族之内必定要完成的大事情。到了近现代,则慢慢演变成全家男性一起祭祖。

除了祭祀以外,韩国的“端午”还包括一系列重要的演艺活动:像官奴假面剧、农乐、农谣等等。在古朝鲜时期的农耕社会,老百姓们天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枯燥生活,很少娱乐活动。为了使农耕的百姓在闲暇时期能有一些业余生活以供消遣,于是就发明了假面剧、农乐和农谣。

“假面剧”展现了朝鲜时期韩国官府的奴婢与两班贵族(士大夫)的生活面貌,演员们头戴高帽、手持扇子的两班贵族(士大夫)、脸上涂满胭脂的小丑随着乐师的演奏悉数场。

尽管没有声音和对白,但观众们凭借生活经验、以及演员们生动传神的表演仍然可以领会其表达内涵的。农乐和农谣同样也起源于朝鲜时期的农耕社会。和中国的“劳动号子”非常相像,都是为了能在农民农耕时候鼓舞劳动意志,摆脱农耕时的枯燥和艰辛,宣泄疲劳,表达劳动者的喜怒哀乐。此外,“端午”期间还有许多民俗游戏,像荡秋千,摔跤,射箭,拔河等等。

所以,中韩两国的“端午”有相同也有差异,但端午节真的是中国的,屈原真的不是韩国人!(请自行脑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李泽厚先生在他的《美的历程》一书当中,以由上到下、由历史到现实的方法对比解说“屈骚传统”:这一个世界是神话与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形象画面。

他借助神话故事和宇宙间奇丽的景象抒发他内心的悲愤,却也写得曲折反复、抑扬顿挫、美妙至极。以强烈浪漫主义的特色,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光辉起点。毫无疑问,“《楚辞》的《九歌》、《九章》以及《招魂》……构成了一个相当突出的南方文化的浪漫体系。”

楚汉浪漫主义思想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那种蕴藏着原始活力的浪漫主义思想既是楚汉艺术的灵魂,亦深深感染着其后的文人士大夫去缅怀、去抒发、去创作。

从很大程度上说,“屈骚传统”实际上构成了中国整个抒情艺术的起点。它其中强烈的个人情怀和思致、诡异之辞、谲怪之谈、狷狂之志的淋漓抒发、奇特想象契合着书法艺术的特质。也正是这种特质将端午的清香与书法的墨香相交相融。

自战国以后的文人士大夫们,或赞叹屈原的忠国爱政、或仰慕他的才华横溢,纷纷以书法书写其形象之精神、辞赋之壮美。抄录传承,以寄情思。

欧阳询

这其间,最早的当属唐代欧阳询的楷书《离骚》了。欧阳询的楷书《离骚》碑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欧阳询的楷书堪称挺拔俊丽,结体严密,笔触方劲,韵味十足。其因法度之严谨、笔势之险峻而被誉为“唐人楷法第一”、“翰墨之冠”,被后代书家奉为圭皋。唐代张怀谨《书断》称其书“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欧阳公的楷书《离骚》,严谨峭劲,不取姿媚之态,笔力遒劲,字形精紧,结体峻密,雄健弥复深雅,方圆并举,堪为楷书精品佳作。

代 欧阳询 楷书《离骚》局部

米芾行楷《离骚经》,一共2494个字,总长10米,有绢本和纸本两个版本,尽管它的真假尚存争议,但从书法艺术本身来讲,也堪称一部精品典籍

米芾

纸本册页的《离骚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清代皇家收藏,上面有乾隆皇帝和臣僚们的印迹和题跋。册末端题跋云:“昔之评芾书者,曰超万入神,曰沉着痛快,此册殆兼有其美,余固以端流丽目之。石渠宝笈藏米书多矣,无出此右者,即以米书论亦当推为后来居上。”(别老质疑乾隆爷的审美啦)米芾书学思想中所追求的率意与天真、随性与洒脱在这幅行楷作品中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被后世许多学书者争相研习临摹。


疑似宋代米芾行书《离骚经》局部

文徵明大概是与“屈骚精神”有精神共振吧,在八十余岁高龄仍一气呵成,抒写《离骚经》。

文徵明

他的行书版本精妙清新,温润秀劲,在谨严的规矩中,又饶有一番活泼生动与清雅端庄。楷书版本在端庄秀逸中透出坚挺刚健之气,有人称赞说:“文待诏小楷为有明书家之冠,此又文书小楷之冠,洵至宝也。”

明代 文征明 楷书《离骚经》

明代 文征明 行草书《离骚经》

除了文徵明以外,同为“吴中三友”的另外一位书写多遍《离骚经》的就是祝允明了。

祝允明

祝允明可以说为明代浪漫主义审美风格的书风开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书法创作应当不失古人绳墨而又能有所变化创新,因而他不满足仿古、拟古书学思想的神秘观念,他的书法笔走龙蛇,风骨浪漫,天真纵逸,尤其是狂草书体,堪称冠绝群伦。

所以他纯粹意义上的行书或草书很少,多为行草。他以狂草的气势、结体、章法以及点、线的激烈运动来作书,块面感强,变化出入,不可端倪。

在端午节,粽子的清香与书法的墨香缭绕之际,顺祝广大书友端午安康!幸福吉祥呐!

征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书法丨欧阳询楷书《离骚》
【端午】欧阳询楷书《离骚》
欧阳询楷书《离骚》
忆屈原,名家书《离骚》
端午节: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离骚》
历代名家写《离骚》,忆屈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