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三庚书法取法和审美笔谈-《天发神谶碑》对徐三庚篆书的影响(一)

电话:0575-82133228     邮箱:zat@hnbwcl.com


取法《天发神谶碑》的内在逻辑与依据

沙孟海在《清代书法概论》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

大家都知道,清代学者研究小学、金石最专门,成绩超越前代。小学主要研讨古代语言、文字、声韵、训诂,属于经学的范畴,但同时带动了篆学。金石学主要征集研讨古代铜器碑版有铭刻的遗物,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但同时亦带动各体书法。

尤其是乾嘉以后,金石与考据之学大兴,一种以金石朴茂雄浑为美的审美观念风靡一时。此一时期,不少书家、学者致力于古器物的搜集、鉴藏、传拓,著录和题跋,为篆书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条件。其中,一批书法理论家致力于碑学的研究,并做出历史性的贡献。阮元作为清代碑学理论的第一人,著有《南北书派论》《北碑南贴论》,为晚清尊碑进行了有力的鼓吹。随后,包世臣提倡北碑,对咸丰、同治年间的书风颇有影响。康有为为适逢其时,他在包氏《艺舟双辑》的基础上著有《广艺舟双辑》,旨在力倡碑版,有“尊碑”“卑唐”之论。《天发神谶碑》作为三国碑刻,也是他们经常论及的对象。我们从清代书家对该碑的评价可知,《天发神谶碑》雄强的特色,迥异的风貌,极其符合当时的碑学审美趣味,为书家取法提供了学习的机缘。

《天发神谶碑》从结体上来看属于篆书,但又与篆书有所区别,因为其用笔是隶书笔法。阮元一度怀疑其为八分书,与北碑相仿。他说:

其字乃合篆、隶而取方折之势,疑即八分书也。八分书起于隶字之后,而其笔法篆多于隶,是中郎所造,以存古法,惜人不能学之也。北碑碑额往往有酷似此者。魏、齐诸碑出于汉、魏、三国,隋、唐以后,欧褚诸体实魏、齐之苗裔,而《神谶》之体亦开其先。学者罕究其源流矣。

在阮氏看来,《天发神谶碑》虽风格独特,但笔意极古,这也是他选择收藏并重刻该碑的原因之一。清中后期最具开拓性的书家非邓石如莫属。包世臣曾跟随邓氏学习书法,并为其撰写传文《完白山人传》,书中记云:

山人既得纵观,推索其意,明雅俗之分,乃好《石鼓文》、李斯《峄山碑》《泰山刻石》、汉《开母石阙》《敦煌太守碑》、苏建《国山碑》即皇象《天发神谶碑》、李阳冰《城隍庙碑》《三坟记》,每种临百本。

又有史料载,邓石如客居金陵梅镠家时苦练篆书,在取法上寻根溯源,曾参法《天发神谶碑》,“以《国山刻石》《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可见,邓石如在较大程度上借鉴与吸收《天发神谶碑》。除了篆书之外,其隶书、篆刻亦是如此。清代方朔在《枕经堂金石题跋》中对邓石如以《天发神谶碑》入印有所记载,并论及其弟子云衫上人的篆书也是学习此风。后世有研习邓石如篆书者,无一不对《天发神谶碑》有所关注,比如吴让之。我们从师从关系来分析,吴让之作为包世臣的得意门生,是邓石如的再传弟子。显而易见,他对《天发神谶碑》用功之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同治二年(1863),吴氏临写《天发神谶碑》,得其所哉神髓,为吴让之在书法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后之学邓者,多以吴为法,这对小于其二十七岁的徐三庚来说启发很大。毫不夸张地说,徐三庚继承邓石如和吴让之,得力于《天发神谶碑》,且善于变通,令后人引以为鉴。

省己功深平日  内泉巧合元文


孙楚旻 编


徐三庚纪念馆 | 徐三庚研究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常识十分钟】金罍道士——徐三庚
清代 徐三庚 篆隶二体 四条屏
石安印话(第21期):刚柔相济戛戛独造的徐三庚
楚风汉韵尽显篆书之美
取法《天发神谶碑》 别具一格的徐三庚书法
徐三庚《临天发神谶碑》篆书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