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镇(二十一):高村——殷商重镇 淇水雄关

殷商重镇   淇水雄关

高 村

高村镇位于淇县北部,因驻高村村得名,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0公里。东滨淇河,京港澳高速、石武高铁、鹤淇快速通道、107国道、京广铁路从境内通过,京广铁路在境内建有站点——高村桥车站,交通便利,位置重要。

高村镇历史悠久,夏朝时期,已经为村落。明弘治十二年(1499),全县设32个社,高村为社。清至民国初年,先后设高村社,高村里。民国十九年(1930),淇县设四个区,高村为第二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汤阴九区、高村乡。1958年成立高村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高村乡,1993年2月设立高村镇。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高村村,一直为高村社、里、镇、区、乡等行政机构驻地,直至1958年高村人民公社成立,政府驻地迁到新乡屯村。

清《淇县舆地图说》记载:高村镇,属高村里,城东北二十五里,有寨,当驿路。户百九十二,口四百七十九。东滨淇水,西近魏河。沙土,宜麦,宜秋。”现在,高村700余户,3200口人,7个村民小组,3700余亩耕地。聚落呈长方形,占地2平方公里,沟多桥多,有“九沟十八桥”之说。居民均为汉族,主要姓氏有闫、段、孙、陈、张、李、徐、王、任、刘等。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红薯、小杂粮等,企业有畜牧养殖、商贸、机械加工、建筑装修等。

这里文化积淀丰厚,淇县文物部门以及本村村民先后发现众多文物。新石器时期有骨铲、骨箭头、骨针、骨刀、骨锥、蚌镰、贝币,以及石斧、石刀等;商代有甲骨、卜骨、青铜器等;战国时期有兵器、陶片、砖块等;汉代有貔貅、旗杆、瓦片等;唐代有石刻神像;宋代有石狮、钱币、纺织工具、丈量工具等;明清时期有碑、柱、墓志、门额等。此外,还有古代建筑遗迹多处,如走桥不见桥、见桥不走桥、一步三孔桥、古石板官道、古码头、九龙口、玄帝庙、广生祠、关公庙、奶奶庙、火神庙、杨氏贞节牌坊、百忍堂、玉生堂、段家大院、王家大院、光绪皇帝行宫等。

高村东傍淇水,西望太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殷商时期,殷纣王为护卫朝歌城,在此筑起城墙,并派大将黄飞虎镇守,淇水关由此而名。据《淇县志》记载,高村古有寨墙,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并各有题额,南门“淇水关”,北门“山河镇”,东门“淇澳绿竹”,西门“行山映翠”。现在,村中依然有数段高大的城墙遗迹存在,见证了当年的历史。

据明清时期《淇县志》记载,高村当驿路,扼水渡,通九省,为古代四方通道交集点。陆路北可至彰德府、保定府,直达北京;过淇河之上的太平桥,东可到濮阳、山东等地;西行则可达林县、山西等地。水路可达浚县、道口、天津卫等地。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官府在此设急递铺,“南去黄堆铺接汲县道光铺,北去思德铺接高村铺。”以传递朝廷紧急公文。清代,在这里设社仓,储备国家粮食。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成就了高村的商业繁荣。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记载,当时,淇县共设有九个集市,高村集为其中之一。清代,这里亦设集市。从明代到清代,村中官路两侧店铺林立,旌幡招展,市场繁荣,有钱庄、饭铺、馍铺、酒坊、点心铺、粮坊、药铺、酱菜店、铁货铺、麻绳铺、肉铺、当铺等多家。民国年间,虽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仍然有亨义公、万益成、德胜和、太顺号、庆成号、德裕号、万兴恒等有名气商行商铺多家,经营借贷杂货洋货等。

高村文化教育发达。清代,村民段晋两姓捐钱五百吊,建立义学,对镇上以及邻村百姓子弟进行教育。乾隆年间,官府在此设讲约所,教化百姓;知县劳经武在此创建淇奥书院,为读书人研讨学问提供便利。民国年间,这里先后建立淇县县立第六完小、高村镇中心国民学校,推行现代教育。

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高村涌现出大批手艺人及特色产品,李家馒头、孙家火烧、张家面条、陈家麻糖、张家蒸酒、陈家风箱、何家木刻、段家犁辕等闻名全县。艺人有闫善如、魏全等。“板凳头戏”、“一根绳”在当地负有盛名。

悠悠淇水,不光为高村带来交通灌溉之利,也为这里营造了幽美迷人的自然风光。《诗经.淇澳》“瞻彼淇澳,绿竹猗猗”的诗句,开描写高村淇河旖旎风光之先河,唐代诗人王维,明代诗人袁宏道、刘希鲁、张维蒲、许讚、刘伯温,清代知县柴望、赵屏、郭等,留下许多赞美高村的诗句。

2012年5月,高村成立了“淇水关殷商文化研究会”,在村民孙华国等有识之士辛苦努力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古文化得以挖掘,古建筑得以保护和重建。2013年,在县市专家协助下,该村制定出了《淇水关保护与开发规划》,力争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打造成为淇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

1、头畛地遗址。位于高村东北台地上,高出周围地面0.5-4米,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5米,总面积31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8—1.8米,含仰韶、龙山(二里头类型)、商、西周四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东、南侧断崖上可看到文化层和灰坑,发现有石斧、石磨、石刀及大量陶片。陶片以夹沙质灰陶为主,泥质红、黑陶次之。绳纹、方格纹居多,兼有蓝纹和附加堆纹。在遗址南部发掘出的灰坑,处于夏文化时期,证明物为陶三足盘、带扳鬲等。该遗址于1979年发现,并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头畛地古人类居住遗址。位于高村头畛地北断面,2011年,修筑河西路,在地下3-5米处发现土窑洞一排,洞高2.5—3米,宽2.5米,有灰坑多处。

(二)龙山文化遗址

1、狐狸窝地遗址。位于村南500米,面积6000平方米,文化遗物有灰陶鬲足深腹罐片、石斧、石凿等。

2、高村遗址。位于村南,1977年发现,面积900平方米,文化遗迹有方格纹陶鬲、罐等陶片。

古战场遗址

位于村北头畛地古官路西,出土有战刀、铁剑、铁马镫等文物,以及马骨、人骨等。

古窑遗址

共有3处,西寨墙1处,二畛地2处,相传是秦朝为修筑长城而建造的砖窑。

(五洋房后地汉墓

村民建砖窑时,在地下6米处发现,出土有锅台、猪圈、瓷花瓶、罐、酒盏等随葬品,经文物部门鉴定为西汉文物。 

历史遗存

淇水关

殷商时期,纣王为护卫朝歌城,在此筑起城墙。据传,殷纣王在朝歌城修筑了三道城墙,故民间有“殷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之说。高村城为朝歌城第一道城墙,高大坚固,且据淇河之险,扼通衢之便,并有大将黄飞虎镇守,可谓固若金汤。据村民讲,旧时城墙建筑结构坚固,外型美观,墙体内以粘土夯筑,外下砌石基,上砌青砖,砖石缝隙用白石灰泥浆黏合,非常牢固。墙壁自下向上层层收窄,城墙上外侧有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内侧有矮墙,俗称女墙,无垛口,以防止兵士往来行走时坠落。城墙建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各门均有城楼。城楼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翘角飞檐,小方格木板门,四周为走廊。城门上镶嵌有青石门额,分别题有“淇澳绿竹”、“行山映翠”、“淇水关”、“山河镇”大字。民国初年,寨墙遭受破坏,不再完整,至解放前夕,古寨墙尚存2000余米。现存古寨墙5处,可见粘土白灰夯筑痕迹,文化层明显。村民孙华国老人搜集到当年东城门残缺门额,长0.7米,高0.45米,厚0.2米,上面残留“淇澳”两个大字,并有“大清同治七年岁次戊辰”小字。

古代驿路商铺

高村处于古官道上,交通四通八达,有一关通九省之说。得驿路、驿站之利,借淇河之便,高村古代为县域内为数不多的集市,商业兴旺发达,商铺商号摊点林立。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卷之二街市附集场》载,当时淇县有集场九处,高村集为其中之一。从清光绪年间《重修淇河石桥捐资碑》上可以看到,当时有庆成、德裕、德盛和、思聚隆、万益泰、万兴恒、万镒成、万和协、广义复、大昌、兴成、增兴禄、长发水、泰顺、积成、保义成、玉生堂、德胜堂等18家大商号、兑银铺。当时还有众多小商铺摊点,如刘家店、张家店、闫家店、小车铺、饭铺、馍铺、烧饼铺、酒铺、点心铺等,经营日用杂货,风味小吃。民国初期,有粮坊2家、盐店1家、故衣店1家、糠铺1家、染房1家、烟酒店5家、酒厂1家、点心厂1家、药铺3家、铁货铺2家、麻绳铺2家、酱菜铺2家、菜货铺5家、肉铺2家、酒铺3家、理发铺1家、饭铺3家、馍铺2家、放账铺18家、当铺1家。其中清末的18家大商号尚存。当时流传着“高村桥头上的钱——深着哩”的俗语,形象描绘了市场繁荣的景象。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自清朝乾隆年间开始,高村开设了钱庄兑银号多家。这些钱庄银号大部分为山西人创建,本地人称之为山西小枣。至民国年间,镇上有18家钱庄、放账铺,较有名气的有庆成(掌柜为姓文的山西人)、德裕、德盛和、泰顺、德胜堂(掌柜为本镇孙德才)等。借贷形式有高利贷、驴打滚、放青、天期、一般借贷等。 

)古民居 

高村现存有明清及民国时期古民居39处,较为有名的为以下几处:

1、王家大院

位于村中部,建于民国年间,坐西朝东,有三进院落。主房为五间二层瓦房,南北陪房为三间二层瓦房。现在保留下来的为中院北陪房,三间二层,称为老夫人楼。此房屋为一坡一流水样式,俗称“前瓦后搭平”。外墙青砖中每隔一段都砌有一块长方形青石,俗称“稳墙石”,将外墙与内墙牢固连接。屋梁两端与墙体交接处,砌有长方形青石,俗称“稳梁石”,确保墙体平稳牢固支持屋梁。房屋四角还用长约1米的两块石条上下直角连接,称为“锁脚石”,以使墙角坚固。整座楼造型美观,结构坚固,别具特色。

2、百忍堂

位于村中部,为本村大户段家于乾隆二十年所建。大院坐西朝东,共有三进,九门相照,布局规整,建造精细。大门之内,建有二道门。走进二道门,迎面是一面墙壁,中间有门,俗称“山屏门”,除非特殊的日子,平日里一般不开。从山屏门两侧进入前院,穿过过厅可以走到中院和后院。中院建筑为砖瓦房,明柱出厦,木格窗,前脸两端墀头上有花草砖雕。其中北屋门额上“存心忍耐”四个字清晰可见。百忍堂第三个院为主人居住,为五间二层平房楼,在所有房屋中规制最高,最为气派,正门上边有青石门额,上刻“善积百祥”。

据村里的老人讲,百忍堂三个院落,后边的院子比前边的院子略高,如此布局既折射出旧时等级分明的道德观念,也暗含长长久久,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

百忍堂现存房屋6间,“善积百祥”门额1块。

3、闫家大院

位于大街北头路东,始建于嘉靖十七年,坐西朝东,有三进院。闫家为镇上有名大户,主要经营土地。据老人讲,解放前夕,闫家还是骡马成群,雇有长工,使唤丫鬟。新中国建立后,老房年久失修,成为废墟,现仅存一座青砖平房,面阔3间,上有耳房。

4、任家大院

位于后街中段,坐东朝西,原有两进院落,现存5间砖瓦房楼。楼高7米,进深5米,房顶为前瓦后搭平样式,一角建有2米见方的耳房。前脸两端墀头上有精美的砖雕,正门上方镶嵌青石门额,上刻“德由人”四个大字,两边分别刻有“中华民国二年”、“主人任建”小字。屋门两扇对开,上面裹有铁皮,已经锈蚀破损,木质却完好。屋内有木制楼梯直通二楼,卧室与客厅有雕花隔扇。

(四)古石桥 

高村紧邻淇河,河桥众多,有“九沟十八桥”之说,现存古石桥有淇河古石桥、走桥不见桥、一步三孔桥等。

1、淇河古石桥

位于高村东门外的淇河上,原名太平桥,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为淇河上唯一保存下来的古石桥。此桥为东西走向,由东桥、西桥、马鞍桥三部分组成,全长360米。东桥16孔,高1.5米,宽5.15米;西桥27孔,高1.75米,宽5.15米。东桥与西桥桥面全部由青石铺成,青石呈长方形,长1.75米、宽0.5 米、厚0.3米。为了防止淇河发大水时将石块冲跑,青石与青石之间均匀镶嵌着长0.22米、宽0.1米、重约7公斤的铁锲,这样全部青石就被连接在一起,形成牢不可摧的整体。据说,这些铁锲并非打制,而是桥面铺成后,在相邻的青石上凿成横“8”字形凹槽,浇注铁水,铁水冷却后形成。马鞍桥位于东西桥之间,拱形结构,有4孔,因中间高,两边低,状如马鞍,故名“马鞍桥”。历史上,淇河古石桥历经洪水冲涮和战乱破坏,曾多次重修,现存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修太平桥碑记》、清道光四年《重修淇河古石桥碑记》、清同治五年《修淇水桥碑记》,均记载有石桥重修情况。另传,雍正十一年,本村贡生杨楷捐银重修此桥。1955年,国家拨款,对淇河石桥进行了彻底修缮,现仍在使用。

2、走桥不见桥

位于村中正街中段,相传为殷商时期淇水关守将黄飞虎所造。原来是一座小桥,人过小心谨慎,马过惊慌肇事,于是黄飞虎对此桥进行巧妙改造,通道下挖,东西延伸,建成“品”字型石拱桥,桥面上复盖了很厚一层黄土,与大街高低一致,人在桥上行走,根本看不到桥,故称“走桥不见桥”。

3、一步三孔桥

位于村南门外西侧,本为3个小排水口,拱形,每孔跨度不足半米,一步就可以将小桥跨过去,故名。桥虽然小,修建却十分精致,石块上面雕刻有花草鸟兽。此桥毁于文革期间,2011年重修。 

(五)石板坡与古码头

石板坡分别位于南门与东门外。南门石板坡长170米,宽6米;东门石板坡长375米,宽6米,与淇河古石桥相连。石板坡全部用规格长短不一的石板铺就,石板表面磨损严重,凸凹不平,有明显车轮压痕,可见岁月久远,车辆行人通行之多。据村民讲,东门石板坡由于石板磨损过于严重,不便于交通,人们将石板翻转,用背部平整面作为路面,现在,背面也被严重磨损,路面坎坷。现存有光绪年间《重修石坡序》碑,记载了重修南门石板坡情况。

古码头位于南门东南淇河湾,此处水流平缓,水深有5—6米,为船舶停靠理想位置。码头南北长约百米,西与南门石板坡相连。据传,纣王三次远征东夷,远征军即由此码头登船,浩浩荡荡东去。从高村码头可到达县内青龙镇、小河口、道口、浚县、天津卫等许多地方。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村中商铺洋货均由水路运来,在这里卸货。至解放前夕,高村仍有从事水运的船只数艘,船工以及水手多人。 

(六)古石狮

原在北大庙门外,一雄一雌,造型灵动,雕工精细,为宋代刻制。雄石狮高1.77米,高大威武;雌石狮高1.70米,神态温和,腹部依偎一只幼狮,憨态可掬。用金属物体或石块敲击石狮,雄雌发声各异,雄狮响声浑厚凝重,雌狮响声清脆悦耳,余音袅袅。对雄雌响声不同,村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两只石狮材质不同,雄狮采用本地西山石材,故响声凝重,雌狮选用山西铜山石材,所以声音清脆;另一种说法是雄狮是实心的,雌狮是空心的,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民国三十七年,北大庙被毁,石狮被丢弃庙边。上世纪七十年,村里兴修水利时,大队在古庙原址建起一座水塔,村民们特意为其留出栖身之所,将其安置在水塔门楼两边。

20世纪70年代末期,洛阳白马寺得知高村有一对古石狮,专门派人来到村里,要出30万元将石狮子买走,在当时,这是一笔巨款,但高村人不为金钱所动。洛阳人软磨硬泡,也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决定强行拉走。得知这个消息,村干部将村民组织起来,手挽手组成三排人墙,将石狮围了起来,有些情绪激昂的村民甚至高举铁锨锄头,誓死保护狮子。洛阳人一看这种阵势,只好离去。

为了防止古石狮被盗,村民在其底座上捆绑钢筋,浇注水泥,将其牢牢固定。 

(七)古庙宇

1、北大庙。位于大街北头,相传是殷商时期黄飞虎驻扎的地方,后改成大庙,用来奉祀黄飞虎。明万历三十三年,北大庙加建了皂君庙。清乾隆五十三年,加建马牛王庙和土地庙。嘉庆丙子年,加建文王家庙、火神庙、关帝庙、奶奶庙等。每年的正月,庙里有民间文艺活动,每年的四月初一和小满各有庙会一天。每逢初一、十五,四面八方香客纷纷前来上香,祈求平安。

旧时,北大庙山门前建有影壁墙,北壁上有二龙戏珠砖雕,南壁上有黑狗吞日砖雕。遇到日食,人们就敲打锅盖、脸盆、铜锣等,在黑狗前烧香磕头祷告,直到太阳出现。

现存北大庙为近年重建,有殿堂11间,神像9尊,古狮子1对。

2、南大庙。位于南门外200多米处,创建时间不详,重修于明万历四年(1576)。南大庙鼎盛时,有能海、能江、能河三位住持高僧,普通僧侣数十人,庙田50余亩,骡马3匹,太平车1辆,香火旺盛。每年四月初一是铜老爷的生日,庙会1天,周边十里八乡的信男善女都来这里烧香拜佛,或求子,或求财,或祈求风调雨顺,非常灵验。抗战期间,为避免铜像被日本兵破坏,一村民将铜像藏到家中保护起来。铜像有数百斤重,被土匪头子杨富抢走,拉到淇门村制造枪炮。后来,新五军将大殿拆除修建炮楼,南大庙被破坏殆尽,唯剩刻有“玄帝庙”的青石门额。

现有前后两个大殿,前殿奉祀玄武大帝和铜老爷,两边是十二个站殿将军,分别是雷震子、吕岳、鬼厉红、哪吒、黄飞虎、马王、雷公、闻仲、李靖、杨戬、赵公明和刘霆。后大殿奉祀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两边有十八罗汉和十二生肖造像。西厢房有火神庙。

3、玄帝寺。位于东门北侧,始建于魏永熙二年,元代重修,后被毁,1985年重建。

4、封崇寺。位于南门外300米处,始建于魏永熙二年,元代重修,后被毁,1985年重建。

5、佛爷殿。位于村东北角,始建于梁武帝元年(520)。现存大殿1间,西天大佛像1尊,楹联1副:不看僧面看佛面,休把淫心染道新。

6、白衣堂。位于小西街西头,明万历三十年,为纪念青蛇和白蛇而建。原有大殿3间,后倾圯,现存1对石雕耕牛柱杵,1块石门额。

7、皂君庙。位于北大庙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现存明万历三十三年集资碑1块,楹联1副:上天言好事,回宫执正堂。

8、三教堂。位于东门内,明崇祯年间邑庠生张必达创建,清雍正二年重修,今不存。张必达高村人,曾率领高村等村民300余人抗击流寇,不幸罹难,院道赞其节,赠匾额“烈丈夫”,旧《淇县志》有记。

9、观音菩萨庙。位于西门里北,单独一个院落,有殿堂3间,菩萨像1尊。留有楹联“白莲台上逍遥客,紫竹林中自在仙”,据说为明代天启二年进士,淇县南阳人孙徵兰所撰。

10、二圣殿。位于淇河西岸路北,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清嘉庆年间重修,原有3间大殿,供奉孔子、孟子,1892年毁于洪水,现存1块完整的石碑。

11、广生祠。位于在北大庙东侧,建于嘉庆丙子年间,原有大殿3间,石狮1对,柏树2棵,殿内有文王像和文王百子塑像,现仅存广生祠石门额1块。

12、大王庙。位于东门南边的寨墙之上,始建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93),原有木雕的大王像,今不存。

13、火神庙。南庙和北庙均有,供奉火神,有木雕像1尊,始建年代无考。留有楹联“手执金鞭巡世界,足踏火轮定乾坤”。

14、土地庙。位于北大庙西,始建于乾隆五十三年,今存石像2尊,留有楹联“使精使能人不觉,为善为恶我自知”。

15、乡励坛。创建于清乾隆年间,今无存。

(八)光绪行宫

又称茶院,位于村西门里。

1900年6月,以英、法、德、俄、日为首的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在北京沦陷前,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辗转逃亡至大同、太原、西安等地。1901年,清朝政府与八国联军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时局趋稳,慈禧一行决定返京。为了显摆,慈禧随行队伍浩浩荡荡,所经之处,要求沿途老百姓搭彩棚、修道路、建行宫,地方官以及百姓要迎接跪拜。高村位于官道上,是慈禧太后返京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慈禧太后到来之前就接到官府的命令,驿路扩宽为三丈六尺,镇上要打扫卫生,洒水净道,修建行宫。十一月初,慈禧太后一行来到淇县城,在县城的筠书院住宿。第二天离开淇县,中午来到了高村。全村官民皆出南门,跪在驿路旁迎接。慈禧与光绪一行被安置在西门里南边临时修建的行宫里歇息、喝茶,镇上德裕盐铺的掌柜参与接待。光绪皇帝大赞淇水关,称此处为风水宝地,并赐一巨幅对联。约半个时辰,慈禧太后一行告辞,官员与百姓送行,之后过淇河古石桥北上。

(九)贞洁牌坊

位于大街南段路东。清乾隆年间,村里儒童杨之刚少亡,其妻杨氏忠贞守节,誉满乡梓,方吏呈奏宫闱,皇帝赐旨为其立旨旌表坊,以表彰其节守。石坊为三间四柱三楼石构建筑,面阔7 米,高约5米,四座皆用基座,两边两柱用抱鼓石稳固,中间两柱则用两对石狮稳固。石柱中间镌刻有楷书对联:“守贞树纲常,血性与天地并永;忠节笃孝廉,芳名与日月争光”“平生节仑冰霜励,孤老终死志不移四周雕刻有古代人物、狮子、花卉等。石坊造型优美,雕刻精致,1966年,破四旧中被毁,现存有坊柱、坊额等残损构件。其中坊额残件长0.85米,高0.38米,厚0.17米,上存有“童杨之刚”四字。

(十)淇澳书院

位于村南北大街中段路东,乾隆六年知县劳经武修建。书院临近淇河,环境幽美,“书房观鱼”为当时著名一景。后毁不存。

(十一古碑

  1、文东河墓志及墓碑

2012年7月18日,城乡改造施工,在村西南石门地2.7米深地下,挖出一明成化年间古墓。墓地东西向,长5米,宽3米,墓室高2.7米,砖砌墓壁,砖拱封顶。内有墓道、石门、陪室,布局规整,做工精细。墓中陪葬品已被盗掘,只剩墓主尸骨、墓志。墓志由4块长宽高均为0.62米,厚0.11米石块组成,分别为文东河及妻子墓志、铭文。文东河墓志刻有“皇明汝藩仓宰淇澳东文公墓志铭”字样,铭文大概意思为:嘉靖年四月,子文材将父东河葬于高村西南新莹。文姓,名学,字艺之,别号东河,父及祖上居高村,种田为业,无功名。弘治元年,东河生。东河少聪慧,和睦乡邻。北虏进犯,东河率镇人筑堡抵抗。为防淇河洪水泛滥,率众人修岸筑堤,使镇人安然。后在汝安王府任粮仓主管,克孝君亲,有惠怀民,人去德存。墓碑圆顶,高1.2米,宽0.58米,厚0.15米,上面刻有“汝藩仓宰东河文公之墓”大字,两边分别刻有“嘉靖戊午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立石。孝子文材等奉祀”小字。

2、淇县高村镇善济社碑记

碑高1.56米,宽0.6米,厚0.18米。碑文记载,康熙戌寅年(1698),高村成立了民间救助慈善机构,社会各界自发结社,纳入为出,或施衣食,或棺木,或开邱孤道场,种种善行,历久不渝......碑整体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此碑曾被一村民作为铺门石使用,上面凿有两个圆形凹痕,个别字受到破坏。这块碑为研究淇县清代民间慈善救助情况提供了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十二)古戏楼

位于高村村后街路西北段。有戏楼3间,戏楼前有戏台。民国年间,每年四月初一有集会,唱戏3天,河东河西前来赶会听戏者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戏楼毁于战乱,现存有戏楼遗址。 

民间手艺 

(一)孙氏火烧

孙氏火烧为高村镇上一绝,有“孙家火烧四条腿,吃了上嘴想下嘴”的顺口溜。孙氏火烧始于清朝末年,盛于民国年间,1953年停业,孙家后人不再做火烧生意。

孙氏火烧采用嫩面(不发酵的面),加多种调料,抹油,制成2两重面剂,入炉烘烤,每炉烘烤8个火烧。烘烤过程有“一腿生,二腿活,三腿缺,四腿成”的口诀。成品边沿有四个烧焦的黄色圆点,称之为“腿”。一腿“是说火烧边沿上出现一个圆点时,火烧是生的;二腿是说火烧边沿出现两个圆点时,火烧在烤炉壁上开始松动;三腿是说火烧边沿出现三个圆点时,火候还欠缺;四腿是说火烧边沿出现四个圆点就该出炉了。孙氏火烧外焦里嫩,撕开层层飘香,百吃不厌。

(二)李家馍

“李家的馍,大馍套小馍,用手掏出玉窝窝”,这是当时人们对李家馍的赞誉。

李家的馍始于清初,民国年间,仍然生意兴隆。酵母为自家配制,面粉为自家加工,蒸馍的人也全是自家人。李家馍外皮雪白,口感筋道,味道甜香。由于采用杠轧面技术,馍掰开后,曾层状结构,每层薄如纸,可以一层一层撕着吃,故有大馍套小馍之说。当时,镇上的人办红白事,多用李家的馍。民国末年,战乱频繁,生意清淡,李家馍铺关门停业。李家馍铺最后一位师傅叫李保全,解放后还健在,高村乡政府每有大型会议,需要招待与会人员,都聘请他到乡政府蒸馍。

(三)任家麻糖

高村镇上卖麻糖的有四五家,最好的是任家,有“任家的麻糖,不吃也上当,吃也上当”之说。任家的麻糖色金黄,咬着焦,嚼着软,牙口好的年轻人能吃,掉光牙的八十老人也能吃。卖麻糖论根不论斤,一根不多不少,称起来都是一两。每年五月六月,还卖圈麻糖,用来串亲戚走礼,有“一百麻糖,二百圈”一说。至于任家的麻糖不吃也上当,吃也上当,是说任家的麻糖,金灿灿,油亮亮,暄腾腾,看到了就流口水,不吃实在后悔;如果吃了,吃了这根想那根,最后,把口袋里的钱花光了,也后悔。

(四)张家面条

张家于清末从淇县城迁入高村,专门做面条生意。张家擀面条的案板有半间屋大小,擀面杖有五六尺长,一根擀面杖能挑五升面的面片。切出的面条细、匀、长,下锅经煮,吃起来筋道爽口。一些外地生意人到了高村,专找张家的面条吃。

(五)张家蒸酒

高村大街有数家酒铺,“太顺号”酒铺最有名。太顺号酒铺的掌柜姓张名太,蒸酒以淇县西部山区的小米为原料,采用村中的古井水,用自家配制的酒曲精心发酵,劈材火蒸制,1斗小米能出40斤酒。酒味绵醇,喝多了不上头,只觉心里热,不伤身子。当时,镇上人家办红白事,用坛子来张家灌了蒸酒,回家待客。

(六)陈家风箱

掌柜叫陈老花,精于木工,尤其擅长做风箱。他做的风箱皮实,用十年八年不走型,不裂缝,使用时风大省力。他卖风箱不收现钱专赊账,赊账记村名不记人名。过一年半载去收钱,看到谁家厨房冒烟,他就在一旁听拉风箱声,从风箱响动的声音,能准确无误判断出是不是自家的风箱。因风箱质量高,所以从没有人赖账。当时,有“陈老花要帐——听风箱声哩”的歇后语。

(七)何家木刻

民国年间,高村出了一个闻名全县的木刻手艺人何金秀。何师傅无师自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开花的,结果的,长叶的,拖秧的,动的不动的,啥都会刻,刻啥像啥。因其木刻手艺出众,当时,有钱人家盖房,打制家具,闺女出嫁陪送嫁妆,都找他做活。他积攒了大量的木刻样纸,去世后,儿子不懂得这些样纸的价值,当破烂卖光了。

民间艺人及传统戏曲

(一)艺人

1、闫如善。艺名智德,外号小判儿。擅长说唱河南坠子,一个人,一把琴,湖南湖北、天南海北,四处演出。妻子去世,儿女们四处找他,连影子都找不到。当时,他正在外地演出,突然,琴弦嘎嘣断了,他心头嘎登,说不好,家里出事了,立即停止演出,往家里赶。回到家里,亡妻已经过了三七。

解放后,闫如善还从事老行当,上世纪60年代去世。

2、魏金。河北省人,民国年间在高村定居,会豫剧、曲剧等多种戏种,善演丑角,只要他一出场,台下观众就一起喝彩。其妻子也是唱戏的。解放后,还经常参加演出,上世纪60年代去世。

传统戏曲

1、高村板凳头戏。民国年间,高村的板凳头戏闻名全县。所谓板凳头戏,就是唱戏不搭台,演员不穿戏装不化妆,几个板凳一摆,家伙一打,弦一拉,演员上场,就是一场戏。村里有两个业余戏班,一是村北头戏班,一是村南头戏班。村北头戏班唱大平调,村南头戏班唱落腔。每年腊月、正月,以及农闲时间,村里就开始演板凳头戏。

2、“一根绳”。一根绳是曲名,用鼓、锣、铙、号、弦等乐器演奏。民国年间,高村的一根绳名气很大,锣鼓一敲,人们就知道高村的一根绳开始了。

附:古代诗歌

一、 高村铺有感
明·许讃
(一)
坐听雁号空月,卧闻马断苦荄。
己惯征途滋味,碧山今管开怀。
(二)
雁阵鸦群忽漫,轻尘薄雾相停。
北地风霜渐远,向南柳色犹青。
(三)
驯犬出扉不吠,群鸡啄圃频来。
                秋日雨晴南野,邻家种麦相催。                
二、 高村店大风
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明·袁宗道
罡风猎猎下征鞍,十月严霜刺骨寒。
喷石澌沙犹古水,流苍滴翠是新竿。
寒鸦野店楸林黑,冻马荒亭莎叶干。
    何似山斋闭关坐,《南华》摊向火炉看。

(撰文:杜永沛   摄影:黄强、张胜旗  绘画:杨光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泽老街----坛丘老街
鹤壁这47个必去的地方,你去过几个?
京山政区之宋河镇
“骑行上海 骑游罗店古镇”日记(21-11-04)
漫话杜东
南海西岸庆云洞、鹤山古劳水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