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京津冀五体书法三十家提名展(傅亚成•篆书)

中国书画艺术共享与传播平台

传承经典丨展现当代丨关注市场

傅亚成,师从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言恭达先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鼎甲·中国古文字书法艺术研修班”导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多次担任国家级展览评委。

作品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银奖,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大展银奖,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大展铜奖,全国魏碑书法大赛一等奖,“岳安碑”国际书法论坛全国书法大展一等奖,“赛克勒杯”第二、第三、第五届国际文化交流中国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提名;入展中国书协当代名家工程500人精品展,《中国书法》双年展——当代青年书法60名家提名展,中国当代中青年书法精英研究展。先后赴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意大利、葡萄牙、捷克、南非、马尔代夫、阿联酋、新加坡、韩国、日本、毛里求斯、以色列等国举办个人书法展。被《世界知识画报》《时代人物》《中国国际航空》等二十余种杂志刊为封面人物。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兰亭书法博物馆、美国赛克勒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纯情  纯朴  纯正

——傅亚成书法之独特性

叶鹏飞

傅亚成先生是鸣响当代的实力型书家,是中青年书家中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他古雅纯正的篆书和隶书,开辟了当代书法创作传承经典的新境界,建立了新的范式,受到书坛的瞩目。

我是从报刊上了解傅亚成的。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写篆书开始流行草化,有的甚至支离破碎地追求所谓个性和新奇;而傅亚成的篆书则是以纯正的面目出现,高雅、文雅而含庙堂气的书风对我印象尤深。他到常州参加书法报组织的全国教学活动,我得以与之相识。他爽朗的性格、豪气的待人、倾情不醉的饮酒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纯情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参加全国第八届楹联展评选,相聚于济南六天,得以听他倾谈对书法的纯情,又再拜读了他许多结集之作,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他。

凡有成就的书家,都对传统狠下过功夫,对经典有着纯情的情节,对砚田耕耘有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傅亚成自小生活在“避暑山庄”——承德,这里深厚的宫廷文化积淀、传统文风的纯净、燕赵遗风的豪爽,深深地感染着他。

故而,傅亚成的书法之路完全是从注重传统经典开始的:唐人楷书的谨严、“二王”行书的妍逸、皇家书风的端庄威仪,孕滋着他耕砚意志。他坚守着严格的临池程序:笔法的细究、结字的推敲,伴随着他的深夜入静、伴随着他的春秋寒暑,经过多种碑帖的实验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与书法结下了不懈的纯情之缘。

在傅亚成的研书之路上,秦篆的端庄、金文的神秘、石鼓文的苍茫深深地吸引着他,使他对先秦书法情有独钟,由此作为了他的主攻方向。于此同时,他又对多种汉碑进行反复研习,以使融今通古。篆隶同研,本身就是一个高起点,不同于一般人的楷、行研书途径。学篆必须识篆,让他理解了“六书”原理,积累了丰富的文字学常识;而学隶,又使他看清了“隶变”的过程,明白了隶不通篆则无古意,篆溶隶法则生动多变的原理。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这书法方兴未艾之际,学篆隶可谓是舍易径而走险道的探求,涉者寥寥,显示出了傅亚成对篆隶的深深迷恋,体现出他的睿识。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创作的目标,与时人追求的“米芾风”“王铎风”“民间书法风”和“黄道周风”完全不同!正因为他的独特,便脱颖而出!傅亚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作品就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展和第一届楹联展等重大展览,成为鸣响书坛的青年书家。

读傅亚成的书法,觉得他成就的取得,有着高超的技法支撑。细读傅亚成的作品,就会从中感受到他精妙的用笔和生动的结体。

在篆书上,傅亚成不但精研小篆、石鼓文和商周金文,还对甲骨文、楚帛文字及齐文字都有所涉猎,是位全面的篆书能手。他出版的《篆书三字经》法帖,即是用纯净的小篆书写的。其用笔的纯净灵动、结体的工整幽娴,成为当代最佳的小篆入门字帖。以我之愚见,尚未见到当代用“玉箸篆”书小篆的第二人!而他创作的《石鼓文四条屏》也是以端庄谨严的面目出现,正如他自己在创作手记中所记:“当下书坛写石鼓皆入吴氏石鼓之门,求欹侧险峻之势。然,未见有人从中蜕变而出,余对吴氏石鼓只取其创变之意,而不临其迹!”这正是他的独特处!傅亚成写石鼓文也是以“力求平正再平正”的要求去创作,与他的小篆相辉映,追求篆书的纯净、纯正,可见他的与众不同!

傅亚成平时创作以大篆为多。由于先秦字形体复杂,为掌握好正确结字,他总是寻根究源,以“六书”辨之,即使用“假借”,也做到字字有出处。从他的大篆创作看,他对《石鼓文》《大克鼎》《散氏盘》等名作着力尤深,而且对平时书家忽视的碑额、阙铭等也悉心研习。因此,他的博学和积累,能使大篆作品创作随文字结构的复杂简单而变化,让人读之有仪态万方的感受。他的甲骨文作品,亦给人以清新、纯正的面貌。从笔法上考察,由于篆书的笔画基本上是一种等线条的运动规迹,属于一种严控的运笔方式。而甲骨文和钟鼎大篆都以小字传世,要进行大幅式创作,不是简单地将小字放大,而必须丰富其线条、丰富其笔法。傅亚成即是这么做了,故而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最独特的是,他在结字上,不采用流行的错落之状、或张牙舞爪的狂态,仍是用书写小篆的功底,对先秦文字作“复归平正”的整饬,使自己的作品在结体上更显沉稳、敦厚和纯正。他在平正中写出了仪态万方、富有生命力的形质,让人耐看,而不是一览无余,表现出了金文那种神秘、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正是他的又一独特处!

隶书兴盛于两汉,是联通古今文字的桥梁。从文字学上言,隶书破坏了古文字的象形、指事等“六书”原理,变成了纯符号的今文字。从书体演化上看,隶书由篆书简约而成,变迂回盘屈为贯气方折,继而转化为楷书。傅亚成对隶书用功亦是纯情尽心。他研习的汉碑、帛书、简牍、草隶的痕迹,都能在他的作品中隐射出来。他的隶书作品有篆意多于隶意的、有隶意多于篆意的,亦有纯隶意的,变化较大。他的《隶书千字文》法帖、《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条屏》和《曹植洛神赋四条屏》等作品,都是以纯正的汉碑笔法创作的,让人感受到他对汉碑的潜研功力。而平时的隶书创作,他都弱化了“蚕头雁尾”,强调了字形的繁简结构,做到了结体虽长短不一,却能让人看似整齐纯正。这是他顺因字势的长短、大小、繁简来结字布白,形成了多变多采的造型,是他隶篆通融、自出新意的结果。这正是他的又一独特处!

赏读傅亚成的作品集,可看到他篆隶作品在整篇上有着高妙的布白。他不论是写篆书斗方,还是隶书条幅,除少数用纵有行、横有列的布白外,大多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布白,成为他的一大特色。我想,如果没有深厚的结字造型功力,没有多看多创的实践,是很难随心所欲地这种谋篇的。他借助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大小错落而呼应变化,写出了“无处乃传神韵”的气息,写出了端庄、谨严、清纯、生动的艺术效果,成为他师古而开新的硕果。这又是他书法的独特处!

傅亚成的行草和楷书作品在集中相对较少,但不失精彩。他的楷书在唐楷的基础上略渗了碑意,如他的《论书纨扇组合》即是如此。细观其楷书,他的工整中略加行书笔意,使楷字生动可爱。而他的行草书则以“二王”为宗,以章草为辅,有着爽健痛快、气韵奔畅的特点。从作品看,他对行草书的点画、结体的把握是得心应手的,虽然不作连绵大草,却能在单个组字与整篇组合布白中流泻出生动的气韵,而这气韵又与他擅长的篆隶中的“篆籀气”密切相关,与其篆隶在内在上、格局上相一致,产生出“书卷气”“金石气”相互融互发的神采。这又是他书法的再一独特处!

傅亚成将书法视作生命,孜孜以恒地永往直前。多年来,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大奖,尤其是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创作一等奖。成为中国书坛最高奖获得者,也是他书法创作的当代高度标志。他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书家”。但他在成绩面前,更是坚守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纯情。可贵的是他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以自己的所学所得带动新坛新人,推进书法教育和创作的发展。他也多次出访或带队出访赴国外交流,将中国书法传播到世界各地,弘扬“中国精神”尽心竭力。可以说,傅亚成从古代书法经典中得到了文人气、从砚田耕耘中得到了超然气、在燕赵之地的生活中得到了纯朴豪爽气,因而,他能一任笔情墨意无所干涉地飞翔,展开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纯情、纯真、纯朴、纯正的艺术世界。这就是傅亚成书法之所以独特的原因!

作品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之鸣:石不能言最可人——布衣邓石如书法
杨代欣:刘咸炘的书法艺术与书学理论(一)(续完)
吴昌硕和他的书法艺术,贯其一生的“郁勃”之气
论傅山篆书创作
翰墨飘香-篆书选编
邓石如/四体皆精国朝第一碑学实践范例/篆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