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德战争中,德国为什么不轰炸苏联强大的军工企业?

这是因为苏联重要的军工企业大多搬迁或者直接建设在东部。

二战时期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苏联已经有了完整的铁路运输线。

铁路出现后,大规模物资运输就不是问题,军火运输也不是问题。

而没有铁路的时代,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围绕着河流。因为古代河流才是高速公路,渡船可以大量运输物资。

以哈萨克斯坦为例,二战期间接纳了高达19家苏联大型兵工厂。

实际上,搬迁只是一小部分兵工厂。

比如著名的图拉兵工厂,是沙俄时期建立的大型兵工厂,距离莫斯科不远。

由于历史原因,搬迁图拉兵工厂(其实这个小城完全都是兵工厂,是个兵工之城,搬迁城市当然困难)并不容易。

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图拉兵工厂只有部分搬迁到西伯利亚。

开战以后,图拉兵工厂只能暂停生产搬迁,但直到1941年12月5日,德国第2装甲师已经进入距离图拉几千米的地方,他们才大体搬迁完毕。

这些搬迁严重影响了图拉兵工厂的武器产量,同时期产量远远少于同类工厂。斯大林对此很震怒,认为以后不允许兵工厂建立在西部地区。

搬迁完成以后,图拉兵工厂花费一段时间就恢复了生产。

其实,早在多年前,苏联就有计划地在东部而不是靠近苏德边境的传统发达地区,建设兵工厂。

而工厂的搬迁也是很厉害的,因为早就有准备。1941年战争刚刚爆发,6月24日就成立了撤退委员会,调动30万辆铁路火车开始撤退。

到7月中旬,已经有1500家工厂向东撤退到西伯利亚地区,大体完成了撤退工作。

苏联自己的数据是:共疏散了1523家大型工业企业。在这些疏散的大企业中有667个迁到了乌拉尔,244个迁到了西西伯利亚,78个迁到了东西伯利亚,308个迁到了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226个迁到了伏尔加河流域。

其实还有第二波撤退:1942年5月底,苏联政府又开始了第二次战略性转移,将包括斯大林格勒、北高加索在内的五个地区,150多个工业企业迁往乌拉尔、中亚以及外高加索。

在1941年的时候,西伯利亚乌拉尔地区的兵工厂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规模,只是缺少部分机器、工厂和人员。

以著名的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为例,它就建立在乌拉尔山的丘陵中的一座小城市内,远离苏德战场。

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从1941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到战争结束的5年内,生产了高达1100多万支各种枪械。仅仅一个兵工厂的产量,就超过了德国所有枪械工厂的产量。

战争中,乌拉尔地区的军工产量很夸张。1942年军工产品的生产与1940年相比,乌拉尔增加了4倍多,西西伯利亚增加了26倍。1943年西西伯利亚比1940年增加了3倍。

问题来了,为什么德国人不轰炸乌拉尔地区的工厂呢?

很简单,就是轰炸机航程不够。

比如德军要轰炸苏联乌拉尔地区的最大轻武器制造厂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就要从莫斯科起飞,飞行高达1200公里进行轰炸,随后返航。

但其实德军攻到莫斯科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时候,德国的轰炸机至少要飞行1500公里以上进行轰炸。

德国却没有这种战略轰炸能力!

德军最常用的大型轰炸机Ju 88,最厉害的A-4型号才可以飞行3100公里,勉强可以飞到乌拉尔山区,载弹量大概是1.5吨。

虽然理论上航程到达了,但实战这种航程是不够的。你如果有4000公里航程,才可以去轰炸1500公里外的目标,而不是说直接可以轰炸2000公里目标。

所以,德军没有能够胜任的很多轰炸机。

而且,乌拉尔是山区,山地本来就大大影响轰炸。而苏联兵工厂建设初期就考虑了轰炸问题,设置在飞机难以投弹的位置,还部署大量高射炮和战机。

所以,希特勒最初的计划是,占领莫斯科地区,然后在这里建立大型轰炸机基地。这些基地距离乌拉尔地区大概1000公里,Ju88的3100公里航程还是差不多的,能够持续进行战略轰炸,炸毁乌拉尔地区苏联工厂,迫使斯大林投降。

但希特勒并没有占领莫斯科地区,所以一切也就不同谈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著名枪企俄罗斯篇(二)
前苏联SVT-38/40“托卡列夫”半自动步枪
苏联经典猎枪 TOZ
中俄两国的最佳边界线应该是乌拉尔山
参观俄罗斯图拉兵工厂枪炮生产线
二战苏联惨胜德国,为何哈萨克斯坦的贡献,称得上苏联卫国功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