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集粹

中医药学-9J 2003年3月第21卷第3期

文章编号:1009—5276(2003)03—0431—02 中图分类号:R737.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2—12—21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集粹

姜开运 马骥

(1.辽宁中医学院,110032,辽宁沈阳;2.辽宁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110032,辽宁沈阳//女,1976年生,2000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从六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作了综合,即: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乳腺癌的辨证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并发症治疗、放疗、化疗副作用的中医药治疗、外治法、精神疗法。指出,早期应以手术为主。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可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防止术后转移。还应注意应用外治和精神疗法。

关键词:中医药; 乳腺癌; 研究

乳腺癌是发源于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目前认为本病与社会、遗传、激素、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临床以乳房部肿块,质地坚硬,溃后凸如泛莲或如菜花为特点。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和免疫治疗。这些疗法常造成患侧上肢肿胀、白细胞减少、呕吐、免疫力下降等。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的理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及其并发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祖国医学对于本病病因、病机认识及其辨证治疗做一综述。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乳腺癌属祖国医学“乳石痈”、“乳岩”范畴。张氏等【1】认为乳腺癌的病因为忧思郁怒,嗜食肥甘,导致肝脾两伤,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痰浊交结乳中而致血瘀,瘀血日久蕴毒。瘀毒、

痰浊、气滞内结而成岩。所以本病以肝脾虚弱为本,气滞血瘀、毒结湿困为标。贾氏【2】认为本病正虚邪实,正虚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的降低等内环境

失调;邪实包括各种致病因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互相交结。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2 乳腺癌的辨证治疗

西医治法主要包括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及免疫治疗等。这些治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并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随之而产生的严重的并发症使治疗不得不中断。所以国内多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刘氏等总结乳癌治法。认为本病初起气滞、瘀血、痰凝而正气未虚,应用消坚和血法或清肝解郁法;晚期正气受伤,虚不受补,治应疏肝健脾;正气不支,无力抗邪,则应双补气血。周氏【4]认为本病属虚实夹杂,治疗时应注意“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将本病辨证分为脾虚痰湿证,用平胃散加减,运脾和胃而化痰湿;气血两虚证。用当归生血汤加减,益气养血,益精填髓;正虚邪实证,用八珍汤加减,扶正祛邪。再配合手术及放化疗。沈氏等Is 认为情志抑郁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治疗必用疏肝理气之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气疏畅,则气血津液运行通畅。积聚可去。张氏等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认为I期乳腺癌多无明显的中医异常证侯,属有病无证型或气滞型;Ⅱ期患者表现气滞、血瘀之证多见;Ⅲ、Ⅳ期全身症状明显。以阴血虚

和阳气虚为多见。

3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并发症治疗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乳腺癌根治术造成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根据辨证论治理论,有效地克服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唐氏等【7】认为乳腺癌是虚实夹杂的病证,术后正气亏虚,邪毒未尽。治疗原则应以扶正祛邪为主。辨证为肝气郁结,肝肾亏虚;冲任失调,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肺肾亏虚;气阴不足及毒邪蕴结型。在乳安方(黄芪30g。太子参30g,白术12g,茯苓12g,鹿角片9g,肉苁蓉12g,灵芝12g,薏苡仁15g,龙葵15g。露蜂房9g,白花蛇舌草15g)基础上加减应用。

由于手术清除腋下淋巴结引起创伤。术后患侧上肢肿胀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中医认为术后气血更虚,脉络阻塞,水湿停留,泛溢肌肤所致。周氏【8】认为手术治疗必损伤脉络,更耗气伤血,使正虚者更虚,邪实者更实,以致气虚不能推动血行湿化,水湿停聚。瘀阻脉络而成肿胀。此气虚为本。血瘀湿阻为标。治以补阳还五汤加茯苓、泽泻,可补气活血。除湿消肿。总有效率达93.7% 。孙氏【9】采用活血化瘀药使切口处较早出现巨噬细胞、异物巨细胞及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血肿吸收;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效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直接杀灭癌细胞,提高抗体和补体水平;改善微循环。提高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

术后远处转移是危及乳腺癌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远处转移包括骨转移、软组织转移、肺转移、脑转移和肝转移等。吴氏等【1 oJ认为癌症转移因余邪未清、正不胜邪,而致邪毒流窜,使正更虚。邪更盛。治疗应扶正祛邪。临床以气阴两虚,冲任失调为常见证型。方用“乳宁Ⅱ号”益气养阴、调摄冲任、化痰软坚、消解癌毒。再根据转移部位及其临床症状随证加减。郭氏等fll 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认为骨转移主要由于肾气亏虚,肾阴不足,阴阳失调,易被癌瘤侵袭而发病。方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饮进行辨证治疗。王氏【12 认为扶正培本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毒攻毒可直接杀灭癌细胞,化湿利水可减少组织水肿,使组织间隙变窄。抑制癌细胞转移。诸法合用是治疗肿瘤转移的有效途径。

4 放疗、化疗副作用的中医药治疗对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可有效地杀灭癌细胞,但其损伤人体正常细胞而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骨髓造血系统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万氏[13]认为放疗、化疗后引起热毒灼伤阴液以及呕吐、汗出导致津液损失太多而出现阴虚之象,临证常用沙参,枸杞,玄参,石斛,龟板等。通过养阴增液,使体内阴阳趋于平衡,可以减毒增效,延长生存时间,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富氏等[14]用升血煎(鸡血藤、枸杞子、菟丝子)进行预防性用药,可口服或保留灌肠。溶补血、补阴、补阳于一炉,促进骨髓造血.防止白细胞下降,同时可加强机体抵抗能力,提高免疫力,具有扶正固本之功。田氏等【l ]根据“肾主骨生髓”“肾主藏精”“精血同源”的中医理论,用补肾生精化血汤的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总有效率为93.33%。李氏等u 6j用四磨汤治疗化疗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厌食、排便困难等胃肠道反应。疗效优于普瑞博思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2%。陈氏[1’]用针灸(足三里、内关、胃腧等)配合中药(旋复花、枳壳等)治疗介入后呕吐60例,优于对照(胃复安)组。

5 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利用药物透过皮肤、黏膜、腧穴、孔窍直接吸收,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发挥整体和局部调节作用。郭氏等[1 8]法宗经典,变通古今,开拓了乳腺癌外治的新方法。如术前区域动脉灌注抗癌中药;局部溃烂翻花者局部超声离子导入抗癌中药药液;术后患肢运动障碍,可指压、针灸、刮拭穴位。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可用温中降逆中药填脐配合针灸;术后皮瓣坏死,用祛腐生肌膏外用;溃烂腐臭者,可予黄柏、土黄煎水湿敷;肺转移者,可用抗癌中药介入或超声雾化吸入;肝转移者,用右胁肋敷贴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止痛的膏药。

6 精神疗法

情志因素是乳腺癌发病、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心理刺激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明·陈实功日:“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

脉痞涩,聚结成核。”王氏【l训总结何教授经验,认为人际关系失和,长期的精神刺激,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都会造成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紊乱和变化,引起机体免疫机能的低下,抗病能力的减弱,诱使细胞突变而发生肿瘤,并且影响肿瘤的发展过程。因而必须重视心理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乳腺癌可应用于乳腺癌发展的全过程。早期应以手术为主,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可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防止术后转移。对于放、化疗唇出现的副作用,应积极采用中药治疗,可减毒增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如果患者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或体质虚弱,不适宜手术及放、化疗,应采用中药治疗,根据病期及患者全身状况。辨证用药。还应该注意应用外治和精神疗法。但是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没有统一的诊断和缺点证型量化指标;疗效判断标准不一,应尽快解决好这些问题,这将使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张洪亮,王宁.乳腺癌辨证篡要[J】.新疆中医药,2001,19(3):3

[2]贾喜花.唐汉钧调治乳腺癌术后的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O):419

[3]刘学俭,扬延丽.(医宗金鉴)乳癌治法初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3):248

【4]周菊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乳腺癌86饲临床分析【J].山西中医,2000.16(6):30

[5]沈美玉,林立珠。等.疏肝理气在乳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34

[6j张瑾,吴咸中.李特.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1):13

[7]唐汉钧,高尚璞,等.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288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3):23 .

[8]周月芬.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oo,22(2):129

[9]孙鲁,阎珂,等.血瘀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1):38

【l0]吴雪卿,阙华发,等.陆德铭教授治疗乳腺癌远处转移37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1):24

[1 1]郭骏骐,郭卉艳,等.名老中医石玉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30例[J].吉林中医药,1998,(2):3

[12]王志学,徐功立,等.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治疗的策略,中医药研究(J]2001,17(S):59

[13]万华,吴雪卿,等.扶正祛邪在治疗乳腺癌中的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1):30

[14]宫平,汪秀岩,等.升自煎治疗化疗中自细胞下降86例I临床研究,中医药信息,1997,(2):34

【l5]田建明,张欢英,等.补肾生精化血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30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7,13(4):30

[16]李云菁,李志革,等.四磨汤治疗化疗所致的胃肠道症状27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1997,13(4):5

[17]陈群雄.针灸中药治疗介入后呕吐60例观察[J].新中医,1998,(7):20

[18]郭智涛,司徒红林,等.突出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癌之我见[J].天津中医,2001,18(4):44

[19]王志红.何裕民教授对肿瘤辩治的思路[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3):27

(上接第424页) .

(17】李成忠,等.非刨伤性诊断指标优势组合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5):261

[18]王新.肝硬变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的变化[J].学报,1997.18(3):254

[19]崔乃杰主编.实用危重病急救医学[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杨长青,等.间质胶原酶表达质粒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7(4):230

[21]王爱民.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间质胶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J].中华消化杂志,1998,8(4):213

[22】刘海林.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一1与肝纤维化(J】.中华消化杂志,2000.2O(2):127

[23]姜春萌,等、肝星状细胞凋亡与肝纤维化[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12(4):247

[24]贾晋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14(4):396

[25]黄其通,等.核糖核酸对家兔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6,9(2):1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肿瘤学论文---学术堂
中医谈乳腺癌的防治
中医肿瘤专家冯二伟:中医中药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有哪些优势
【以案说医】林毅:补益肝肾固本扶正——加味三骨汤治疗乳腺癌骨转移
中医药防控肿瘤转移复发
女性的梦魇乳腺癌,中医这样对付T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