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功的教育,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依然愿意和父母好好说话!

在火车上,亲眼目睹父亲对儿子喋喋不休的说教:我在外面辛辛苦苦务工,赚的钱全给你交学费了。你说我对你多好,要是别人家的孩子,早跟父母一起出去务工了,哪里还有学上。可你倒是好好学啊!成天吊儿郎当、不学无术,我去给你开家长会脸都丢尽了。

儿子似乎早已经麻木,不再有任何的抵抗和反驳,一直低着头,对正在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这对父子很显然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父亲自以为是的教育实际上只是在发泄不满情绪而已,对改变儿子的现状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是很多为人父母者的痛楚和误区。父母看似一切都是在为孩子好,结果却适得其反。两代人心理之间隔着一堵墙,没办法像亲密的朋友一样顺畅交流。

问题出在哪里?明明你已经绞尽脑汁地拉近亲子关系。

教育界有句脍炙人口的金玉良言:陪伴是最好的爱。于是好多妈妈千方百计要付出时间陪伴孩子,甚至辞职做全职主妇。这样牺牲自己热爱的事业且不论值不值得,单单只是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而缺乏陪伴的质量,这样的陪伴对孩子或许是囚牢。他们会渴望挣脱掉你的束缚,你们在心理上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平民之宴》最近在家长圈传得很火,触痛了在教育上兢兢业业却走入死胡同的家长。

小说里由美子是一个全职妈妈,对儿子翔寄予厚望,可翔的梦想是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这让由美子怒不可遏: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你外公是医生,你爸爸是早稻田毕业,你理所当然地要成为一名精英。

孩子向自己的妈妈袒露心中的梦想,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说明他把妈妈当作可以倾诉心事的朋友。这时候他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用所谓世俗意义的成功来否定孩子的梦想。通畅的交流是所有关系的基础,孩子在你这里得不到鼓励,下次他就会闭上嘴巴,紧闭心门。

一个做儿童教育的朋友跟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他14岁的女儿说:“我想自杀。”如果你听到自己的孩子这样说,肯定气得原地爆炸:我拉扯你这么大容易吗?你不思进取,来日功成名就,好好报答,却想着放弃宝贵的生命,置你的亲生父母于不顾,真是不懂事。

而这位朋友非但没有生气,而是气定神闲地说:我理解你所说的,活着真的是很苦。但是你要是自杀了,我的饭碗也丢了。因为青少年自杀会上社会新闻的,到时候我这个做老师的爸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一本正经的解释着实让女儿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的父亲这么通情达理。自此以后,女儿什么事儿都爱跟父亲分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就是成功的教育,做父母的不要总端着架子,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是很敏感的,用心去交流,他们会切身感受到尊重,这样的亲子关系不好才怪呢?

有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恋爱了,父母拿他没办法,向我哭诉:这死孩子,不好好学习,瞎混什么呀,真够让人操心的。我跟他说,你们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亲戚瞪大了双眼看着我,怎么没沟通,他一回到家,我就苦口婆心地跟他讲讲讲,嘴皮子都磨破了。

我问,那你孩子有没有跟你平心静气地说他内心真实想法,亲戚摇摇头。这就对了,你只是不停地啰嗦,他听了会烦,要想彻底融化你们俩之间的坚冰,必须是像最贴心的朋友一样交换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只要把事情说开了,他自然会明白。

中国父母总觉得“我说的一定是对的,你不听我的就会后悔”。要知道,父母受制于时代的局限,很多想法不一定和时代接轨,当然有不对的地方,可他们心中总有一种迷之自信。我们最常听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这种大家长式的教育在当今自我意识特别强的年轻人看来,说句不好听的,简直是愚昧。

孩子成长的速度很快,思想不断的更新迭代,你无法保持同步,这很正常,但不要去扼杀他们的想法,因为这只会增加他对你的不信任。

要想孩子在青春的叛逆期还能和你像朋友一样好好说话,前提就是取得他的信任。只要取得了他的信任,你们的交流才会像河流一样顺畅,像天空一样明朗,关系亲密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果你的孩子向你提起一些他不堪的事情,先不要急着责骂他,好好地加以引导,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对他以后的性格塑造、为人处事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听朋友说,他儿子想把一个同学杀了,因为同学常常欺负他,也欺负他喜欢的女孩,这让他无法忍受。朋友没有生气,而是淡定地说:你把他杀了,就要坐牢,你要丢下爸爸妈妈不管吗?儿子嘟起嘴:哦,那就不杀吧。

后来朋友儿子和他的同学成为了要好的朋友。朋友说,这件事情教会了儿子怎么和人相处,以后遇到不好的事情,肯定不会再想当然地要杀人。

很多父母总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所以一直不停地在他耳边灌输要怎样怎样;一听到孩子讲些不好的事,就担心他变坏。其实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有一些痛苦,需要他亲身经历,才会茁壮成长,这是父母无法替代的。

你越是担心他变坏,出于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他就坏一个给你瞧瞧。不要逼的太紧,给他点自由呼吸的空间,让他慢慢体会和领悟,这是所有人的必经历程。

经常有人谈论穷养富养的问题,其实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关键不在于物质的丰足,在于精神世界的富足。而精神的富足很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教育,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孩子亲切的沟通,都有利于他们建立起阳光充实的内心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儿必读50本书
一个懂得尊重父母的孩子,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成功(父母必读)
“赌王”何鸿燊去世:有钱人是怎么培养下一代的
教育,从尊重天性开始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所谓挫折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