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完有多少清北学生在转专业,你就明白为什么说专业比学校重要?

大一转专业是大学生人生的第一道坎

中青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9%的大学生都想过要转专业,其中,48.6%的学生会将想法付诸实施。历史数据显示,大学生转专业的成功率仅有16.2%。

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国内TOP2高校转专业的情况。2020年,北京大学本科招生计划3725人,实际录取3673人,但到校报到的却只有3660人。也就是说,当年被录取的新生中,共有13人没有到校报到。

这可是全国学子梦寐以求的北大呀!至于放弃北大的原因,用脚思考都知道,十有八九是因为考生对专业不满意,复读或者出国去了。

再来看看北大隔壁的清华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的情况。2020年,清华大学共有47个专业投放了转专业的计划指标,各院系计划接收转专业人数690人,而申请转专业学生人数是5030人,计划接收人数与申请转专业人数比是1:7.3

据清华大学官方公布的数据,2020年,学校录取本科新生3500人,2021年大一结束时,校方开放的接收转专业计划指标为715人,转专业学生人数占年级本科生总人数比例达到20.4%

事实上,转专业只是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改变人生路径的机会,但转专业的条件十分苛刻,首选大一学生原来所学专业的总成绩必须排名专业前10%-20%,其次还要参加转入院系的笔试和面试。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大一期间不仅要学好自己本身不喜欢、想逃离的专业,还要准备目标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往往心力交瘁、身心俱疲,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顺利上岸,但多数情况下,转专业都会是降转,即降一级重新学习新的专业,成为一名“留级生”。转专业的学生虽然实现止损,但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十分惨重。

复读退学换专业的学霸越来越多

2008年,青海省周浩同学在高考中发挥出色,以660分的高分成为青海省高考理科第5名。与许多家长一样,周浩的父母也有一个清北梦。

周浩的梦想是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他的父母毫不顾及他的想法,一意孤行。最终,周浩拗不过父母,只好报考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

2011年,感觉学习生活十分痛苦,周浩最终决定从北大退学,选择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数控专业。

父母干涉孩子专业选择的案例不胜枚举。2019年,河南考生进入上海交大后发现,自然科学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一个月后,他直接选择退学。

该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完全听从了父母的意见,报考了上交的自然科学实验班,而未坚持自己梦想的物理天文专业。复读一年后,该考生2020年顺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实验班(航空航天类)录取,圆了自己的梦想。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考生廖弘毅被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录取。廖弘毅高二参加信息竞赛获奖,以“无条件一本录取”的优惠录取条件被清华大学录取。

大一时,廖弘毅决定转专业。但在高手云集的清华大学,想要从材料学等冷门专业转到热门的计算机专业难度太大,廖弘毅选择了自己家乡的电子科技大学。最终廖弘毅如愿以偿,从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降转到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习。

据一项对全国高校的调查显示:42%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重新选择专业,65.5%的学生表示将重新选择。

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专业将决定未来涉足的行业,甚至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非常重要。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避免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实验班有什么特别之处?
实验班和普通专业一样吗?
清华在黑龙江高考录取结束 逾七成考生满足第一志愿
门槛高优惠少 高校自主招生“宁缺毋滥”
清华大学今年在渝录取94人 快来看看高分考生都爱选啥专业
从2020年山东高考录取情况,预测2021年河北高考高校录取位次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