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疾病深度治愈:写给受困于恐惧/强迫/抑郁等心理顽症的朋友。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产业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敞开心扉 你会拥有美丽人生

接纳自己包括优点 缺点 梦想 秘密和过去

悦纳自我 肯定自我 欣赏自我 发展自我

呵护心灵 健康成才

关注心理健康 幸福伴你成长

复发是一种考验,痊愈是一种境界。

01.

永远记住,“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比较严重的心理疾患,不要幻想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绕过剖析和超越自己的过程,而快速痊愈,或者幻想仅凭吃药就能解决心理问题。个人认为,神经症主要是一个人的“心”出了问题,并不是大脑出问题,用药物调整大脑的神经生化代谢,可以缓解些许症状,但始终是治标,并不是治本,容易复发。

02.

人类在远古时代,主要危险来自于大自然,诸如饥寒、猛兽和洪水之类的外部威胁,发展到今天,主要伤害来自于人类自己,特别是心灵方面的伤害。人的心灵如一座城堡,攻陷城堡的武器,就是各种对心灵的负面打击,其力度的大小,在于你自己的感受和评判,紧张、焦虑、痛苦、沮丧、厌恶等,都是进攻心灵的武器,他们不断地冲击城堡,当城堡失去自我修复与平衡的一天,心理就出现疾病。

03.

很多陷入心理疾患的人,习惯把自己看成是独一无二的可悲者,觉得世上只有他(她)最痛苦,最难以理解,谁也帮助不了他,这种顽固到偏执的主观性,是病根之一,也是阻止康复的原因之一。古往今来,日落星移,不知有多少人到这世上走过一回,人是有诸多共性的,人类丰富的历史,不可能只有你我经历过心理困境,如果自绝于同类的宝贵经验,不懂得借鉴,自我封锁起来,不是可笑又可悲吗?

04.

人类的恐惧与焦虑之源,无外乎两点,第一是生命(死亡),第二是失去,基本上担心与恐惧的根源都可以归结到这两点。对前一种担心过度的人,容易患疑心病,而且情绪紧张,难以放松,总是担心自己有病,有些人延伸到害怕脏东西,害怕狗或蛇等动物;后一种担心更是包罗万象,比如担心失去亲情、友情、爱情、地位、工作、财富等。最可怕的焦虑,是沉迷于虚幻与揣测时产生的焦虑。

05.

人们对事物的评判,都是基于自己的感受和价值观,观察的角度与深度不同,感受也不同,同一事物,会出现不同的判断,带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时间在快乐中渡过,会觉得时光如梭,如果在痛苦中渡过,会觉得度日如年,很多时候快乐与痛苦,在于你自己的感受和选择,而不是别人。有些人执着于回忆,过于敏感,拒绝体验新的感受,徜徉在过去的阴影里,扭曲和夸张事物的性质,编织思想的牢笼,把自己关在神经症的圈套里受折磨。

06.

身心是相互作用的,心理出现疾病或异常,很多时候是同体质弱,免疫力下降,气血不畅,风寒侵袭等生理因素有关系,各种神经症患者,只要稍微严重的,大多数人会在生理上也会出现各种不适,此时如果重点放在生理医治上,是没有太好效果的。所谓身心一体,现代医学对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人有维护心理状态平衡的本能,这种平衡的维护,需要一定的心理能量支撑,很多疑难杂症只用药,不注重心理调节很难痊愈。

07.

理性可以左右感性,知识与见识可以减少紧张,对经验的处理,如果过于感性,会导致积累过多的紧张与敏感。人是有各种本能的,但不要让本能过于滥化,比如,安全本能的滥化,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之一。人的悲剧在于无法正视自己,无法正视自己,就无法战胜自己,某种意义上,战胜强迫症之类的神经症,其实就是战胜你自己!当一个人为七情六欲所累,为痴顽愚钝所惑,不知解脱或轻松时,心理毛病必然会出现。

08.

坚持长跑或爬山运动的朋友知道,刚开始运动时,非常辛苦,跑起来上气不接下气,但只要你慢慢坚持下来,并调整好心态,不急不徐,会感觉越来越轻松,身体强健了,精神也更加愉悦。心理康复的过程同这个也很相似,世界上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刚开始你会觉得没什么收获,痛苦与负面的感受都在,虽然偶尔有进展,但总不尽于人意,这就是所谓的反复,如果调理好心态,在反思中坚持,在坚持中反思,就会冲击阴云,迎来光明。

09.

很多负面情绪,来源于欠缺共情与勇气。共情是宽容的基础,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避免过分主观固执,以唯一标准分析事物。勇气来源于心态与知识,来源于健康的成长环境。自卑胆怯的人,没有对外的勇气,于是只有对内生闷气,这样很容易伤害自己。此外,爱的能力也非常重要,爱得狭隘而偏执的人,会对心理不利。

10.

很多东西,说来也奇怪,比如心理暗示,如果你不知道一件事,也许你一辈子也没事,而一旦知道了,却难以摆脱。前不久同学聚会时,一个同学说老家有个亲戚,四年前查出患有癌症,病情没有告诉患者,他每天吃喝玩乐依旧,四年来活得挺好。后来和别人发生点小矛盾,那人不小心失言,说他是有癌症的人,从那以后,病情每日恶化,没多久就过世了,让人不胜唏嘘。

人类的心理机制很微妙,特别是陷入心理疾患。在以前,也许你不会当一回事情,甚至意识不到,但当确认自己患病以后,当贴上了某心理疾病的标签后,就会产生比以前大得多的效应,因为心理暗示开始起作用了。这样说,只是提供另一视角,并不是鼓励有心理疾患人,逃避现实,不承认自己的问题。

11.

弗洛伊德晚年提出一个理论:人有生与死两种本能,生本能代表建设、希望、爱、乐观、欲望等,这类张扬生命和代表生命力的事物;死本能与之相反,它代表攻击、破坏、毁灭类的本能。这个理论是符合哲学中矛盾论的,只还不过很多人会认为,人只有生的本能,怎么还会有死的本能呢?

所有满足人本能的行为,都会让人产生快感,本能是感性的东西,如果不用理智适当地矫正和控制,本能也可能产生异化,产生一些在常人看来,不太正常或变态的行为,甚至会危及社会。抑郁症患者,一般更多倾向死本能,其实不然,只是生本能受阻,受到压制(自身负性思维与感受),慢慢转化为死本能。

12.

心理疾病的康复,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并不是说,与咨询师或心理医师交流的时候,那才是在治疗,有些人甚至认为吃点药,连定期的心理沟通都省了,然后就焦急等待病情的好转,想这样战胜心理疾病,是很难奏效的。必须记住,想等到症状完全消失再去生活,那是一个错误的梦,有时候生活与病症是模糊不清的,并没有严格的边界,比如一个强迫症患者好转了不少,但他可能会在某天上班时,不断惦记着家里的门关好了没有?这种情况,就是正常生活与病症状交叉不清,不能轻易地归纳成病态,说到底,还是人格的层面没有完全质变,还需要积累和提高。

13.

神经症主要是情绪阻碍,有些人思维方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价值或道德取向太完美太刻板,这是各种成长环境影响的结果,真正靠遗传的并不多。情绪阻碍,就是不能适当地控制、反应或化解情绪,人都有七情六欲,如果不是均衡地发展,某种情绪笼罩或控制得太久,就会出现反应优先,比如长久地紧张或忧虑,就会让人愁眉不展,诸如快乐激动喜悦之类的阳光情绪,就会很少体验得到,一种恶性循环可能形成,不快乐时就封闭自己,封闭自己就更加不快乐,就更加容易幻想,不良情绪累积太多,就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情,变得固执急躁多疑。其实生活中简单的快乐很多,关键要善于自我调整。

14.

我们经常会犯,把手段当成目的的错误,这样就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造成因小失大,甚至覆水难收。比如发烧,发烧本身不是病,只是免疫系统在提醒自己,身体有疾病侵入,它正在与疾病搏斗,只有消灭了病源,烧自然就退了,虽然你可以只针对发烧开点药,以争取好的状态去消灭病源,但也不能只是把治发烧当成治病。同样的道理,心理困扰与阻碍患者,可能会对各种古怪的症状头痛不已,像蚂蟥一样扯都扯不掉。其实这也只是表面现象,也是人体在提醒自己:心理世界出现了严重问题,再不面对,不解决,可能导致更大的麻烦!可我们大多求助者,只会在乎症状能否赶紧消除,一旦消除以后,可能就好了伤疤忘了痛,生活中一切照旧,这样一来,病症完全可能春风吹又生。

15.

人是一种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动物,永远在意的,是自己的感受,很多人并不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体验别人的情感,所以有时候,吃到撑死的人并不理解饿到半死的人;坐空调房里凉爽的人,并不同情烈日下挥汗的人;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人性的自私。

如果我们多一点感恩的心理,不要把自己这几十斤,几十年,看得那么重要,很多伤害就不会那么钻心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误解与伤害,轻视与欺骗,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不必太计较,因为气愤、忧虑、恐慌类的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化解,对人的伤害是很大的。有些人一边治疗,一边生气,一边寻求化解,一边不断招惹,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16.

与心理医师或咨询师交往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过程,患者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会给有经验的咨询师一个很直观的印象。曾有个心理疾病患者,几年来断断续续,并不是接受正规咨询,而是通过公众号留言或者微信群,考虑到他的经济承受力,每次都会免费指点了他,有一次因为忙,没有及时回复他,他后来直接出言责怪。从这里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生活中没有朋友,工作单位也不停的换,整天在负面情绪里沉浮,因为一个不知基本责任与权力的人,没有移情能力,适当站在别人角度思考的人,是很难容入社会的。

17.

所有精神领域的困扰,根源大多在于对“虚与实”的判断。有部美国心理影片《美丽心灵》,虽然只是电影,但并没有哗众取宠,胡乱杜撰的情况,主角是一位取得诺贝尔奖的数学家,但他却陷入精神疾病,纳什在妻子和医生的帮助下,开始了康复之路,慢慢地试图改变自己偏执的想法,最可贵的是开始走进熟悉的生活环境,从生活实践中寻找灵感,不再独立地为了治疗而治疗,完全封闭自己,通过一点点地积累,终于形成质变,纳什开始分得清虚与实了,最后可以做到与症状同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给我启发是,精神疾病如果是癌症的话,那神经症就只是感冒,对战胜感冒都没有勇气的人,那就真有点愧对自己了。

18.

有些心理医生喜欢开药,特别是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医生,也有很多心理求助者,希望得到药物,最好吃下去就不再胡思乱想,不再恐惧,不再强迫或抑郁,但结果多数是失望的。比起实际疗效,心理安慰作用更大,当你深信医生和药物时,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从而感觉轻松一些。

有些药物可能仅仅起掩耳盗铃式的作用,比如你欣赏音乐的时候,感觉杂音很大,希望把杂音降低,结果有人干脆把音量调小,你会感到杂音小了,其实是音乐声音变小了。还有一点,容易造成对药物依赖,导致心理疾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反而可能被忽视了。无情的剖析自己,直面人性的阴暗面,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人都有肯定自己的本能,何况很多患者,本就有偏执的倾向,要么非常主观,不懂反思自己,要么就非常敏感,处处检讨自己,这之间的分寸,好象特别难以把握。

19.

有句俗话说: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我相信任何一个陷入心理泥潭的人,对此都会深有体会,很多时候,从第一次出现症状开始,就会让人感觉整个世界变了, 自己也变了,变得不可理喻,却又无能为力,心灵世界好象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再也难以回到从前,回到从前那些单纯的,平静的,美好的感觉,这些似乎只能在回忆中了,这种痛苦和沮丧,可以摧残一个人的信心,让你对战胜自己,战胜疾病基本上没有信心。所以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像个无头苍蝇,急躁盲目中,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得你本来迷路不远的,却反而走向了更深的迷途。

20.

如果把神经症看成一个生命力顽强的心魔,那供养这个心魔的能量从哪里来呢?很多时候,世上的规律是相通的,比如运动,不但适用于自然界,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学界。心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心魔在人的心灵中滋生,同样需要适合的土壤,比如阴郁、多疑、狭隘、怯懦、偏执类的心境,这种心境下,心魔会快速生长,潜伏在心灵的某处,当你最脆弱的时候,它就原形毕露,显示它的力量。可见心魔成长的营养是你自己提供的,只有断绝供给心魔的营养,构建一个健康的,良性的心理平台,让阳光照耀在这块平强上,心魔这个纸老虎就会逃跑得无影无踪。

21.

神经症是精神上的困扰,是心灵的迷失,并不是物质的困扰,有时候物质可以是诱因,但不要忽略根源在自己内心。其实当物质的困扰,达到危及一个人的生存底线时,神经症根本不会产生,那时候人的所有能量--精神与物质的能量,都会集中到求存上去,至于精神上的困扰,也就是神经症产生的根基,至少暂时不会存在了。但生存的基本危机一旦过去,人的精神又会开始活跃,这是人的本性,这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必须,但过于急切地想得到或证明什么,并将目光逐渐脱离物质世界的人,可能会尝试到精神世界的复杂,会出现假想的困扰与危险,出现对自我的否定与怀疑,如果得不到良好的疏通和协调,就有可能掉进了神经症的窟窿。

22.

神经症是否痊愈,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看是否经常复发,或者说能否从容面对复发。复发是令人沮丧和痛苦的,就好象正当你打算扬帆起航时,突然发现船上的洞并没有修好,复发又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一次复发都没有过的神经症,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经症,也许那只是一次较轻的心理不适。心理疾病从发生到痊愈,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与复发作斗争。复发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特别是环境的压力增大,个体的身心较疲惫时。

23.

为什么说神经症的痊愈需要一种境界的提升,或者说当一个人神经症真正痊愈以后,那么他(她)的境界肯定有了必然的提升?因为导致一个人陷入神经症的困扰,是一些负面东西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些积累逐渐地浸入到人的深层心理,影响了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在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模式,行为和思维习惯上打上烙印。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某一个症状消失或减轻了,但会闪电般的复发,或者以新的症状出现,就像一要根野草,你要让它消失,如果用石头压住,或者割掉地上的部分,都不会长久见效,用石头压住,它可以从其它方向窜出来,割掉地上的部分,它可以“春风吹又生”。只有把根除了,然后把周围都好好清理一番,野草就无法生存了,我们可以说这块荒地的“境界”提升了。

24.

很多人并不清楚神经症到底是什么回事,更别说了解神经症的本质。神经症让人感觉掉进了一个精神上的泥坑,很多人会心急火燎的寻找逃脱之道,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也许是上帝给人性设下的一个圈套,一个考验,一个有趣但烦人的捉弄。神经症的发源地在人的内心,从一个人人性的阴影中逐渐滋长,有时候急躁与浮浅也是这些阴影中的一部分,也是让你陷入心理困境的根源之一,如果面对神经症的困扰,你不能从这个深度去看待问题,只渴望哪里有灵丹妙药,渴望速速消除症状之苦,虽然这可以理解,但却很有可能使自己在那个圈套里转得更累。

25.

战胜神经症是对一个人智慧与人性的深层次考量,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在自己主观世界里兜圈,不会把目光适当地投向外部世界,就等于自绝于一个大宝库。就好象一个人觉得很渴,心里想着哪里能弄一瓶水,其实眼皮底下可能有一只苹果,但他却视而不见,因为他想的是水。还有一些人,对战胜自己没有信心,总是想依赖别人或者药物,急不可耐的希望速战速决,这种错误的心态会让病情更复杂。

26.

陷入心理折磨的心灵,就好像一片失去了阳光的花园。阴暗与消极的东西就成了主宰,激情与活力难以寻觅。要重新找回阳光,找回失去的快乐与轻松,就要打碎由于人性的弱点建立起的那堵围墙,可悲的是,维护那堵围墙长期不倒的人,恰恰是自己,心理康复的复杂与难度,往往就在于此,特别是一些抑郁症患者,他们自己造起一堵墙,在里面痛苦不堪狼奔豕突,却坚信无人能打破这围墙,也不知道谁才能打破这围墙。

心理疾病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像身体会患病一样,人的心理也会患病,只不过不显露于外,旁人不容易看得出来罢了,但有经验的人通过观察,是可以从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与谈吐方面,看得出这个人是否有心理疾病。

有些人实在受不了心理折磨,就到网上寻求帮助,与类似病情的人交流,这样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安慰,陷入心理困扰不太深的人,或悟性不错,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交流,达到逐渐内省,慢慢恢复正常,甚至焕发新生。但有很多人深受心理阻碍的折磨,时间迁延比较久了,自身的领悟能力也处在低谷,或本来就不佳,这样的人希望仅仅聊几句,就解决长久形成的心理问题,是有点天方夜谭。

心病需要心药医,所谓心药就是心灵的力量,通过有经验的咨询师的引导,加上自己的努力,逐渐领悟到一些道理,掌握一些心理的规律,累积一些良性的感受,就样就会不断的出现“心药”,心理阴影就会烟消云散。

有些人会觉得咨询师难找,找到也不容易信任,即便信任也舍不得花钱,最好自己能扛过去。但那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少则几年,多则数年,这期间失去的机会,与糟糕的生活质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很多神经症患者,对得失之间的哲理,不大想得通,在自以为是的圈子里困惑着。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可恨在何处时,将来这个人也许就不会再可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认识心理疾病
反应性抑郁症不是抑郁症?它原来是这么回事
有一种疾病 叫植物神经紊乱
心里的创伤身体会记得,启动自我疗愈之旅,唤醒本能
抑郁症:躲在暗处的“心灵杀手”
抑郁症:为什么抑郁症的人如此痛苦?它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