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头条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

丧葬,旧的传统习俗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过去盛行棺木土葬,葬礼十分隆重。现在实行火葬,仪式要简化了很多。

送 终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老人病笃处于弥留之际,大都是情依依、意连连,思念儿女,牵挂亲人。这时在家的儿女要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并要给在外的儿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儿女在接到此类电、信之后,都是归心似箭,日夜兼程,望乡哭奔,力争与亲人生见一面。一时见不上,不但老人不会瞑目,就连儿女也是终生遗憾,还会被人们指为不孝。因此,儿女守护着父母去世,叫做“送终”。

人到病重没指望的时候,男的要请舅家人来探望;女的要请娘家来问病,这在当地是必行的礼节。万一病故,好让他们知道人是怎样死的。

穿 衣

死者临终时,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盥洗、整容。咽气之前必须把寿衣(俗称“老衣”)穿上,一则死后不好穿;二则说是人死了再穿,就意味着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还是无衣。寿衣大都是及早准备好的。寿衣袖子讲长,要能遮住手梢,忌讳袖短露手。否则,后辈儿孙就衣不蔽体,伸手讨饭。在寿衣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是避免凶事成双的意思;在寿衣布料上,要穿平纹布,忌穿斜纹布,怕有一个“邪”字,后辈人搞邪门歪道;特别忌穿皮革,因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来世变成畜生;可以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不吉利;寿衣不能用纽子,只能用布带,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子女先父母而亡者,要在寿衣上缀个白布条,以示在阴间也要为父母制服。除了公务人员之外,现在民间老人寿衣的样子,多数仍沿袭清朝、民国时期长袍短褂的款式,可见封建习俗的顽固性。

人刚咽气,赶紧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入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入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有的在人死之后,还要给手里攥块馍馍,意味着在黄泉路上有饭吃,不挨饿,来生再世也不缺口粮。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寿衣买大不买小,亲人离世三年内不能贴红对联,于此你知道多少?
★不同民族丧葬习俗
在农村老人去世后这些习俗还在延续,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懂
丧葬—灵魂的归路
徐州丧葬习俗,你知多少?
在传统丧葬习俗中,为什么替老人穿寿衣时,千万别哭出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