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宏明评析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命题评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1112题所提供的“答题要点”值得商榷,具体如下。

    11.这一题的信息区域在第三段“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级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这一句后。因为信息集中,又有“所以”这个词的关联,这一题难度很小,只要把“所以”后的文字照抄一遍就可以了,分不分点都没什么关系。由此可见,这一题几乎没有什么区分度。如果要把这个价值观所产生的作用分点的话,由作者“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表述来看,最好还是分为两点,“不仅”所带的内容为一点,“还”所带的内容为一点,而不是像“答题要点”中要求的三点,毕竟此处“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前提条件,“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的最终结果,两者如何可以并列的关系出现在答案中。如此不顾逻辑地提炼要点(所标明的可是“答题要点”,而不是评分要点。就是评分要点,弄成如此三点也是值得推敲的),难道是为了评分方便?

    12.由“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中的“这”我们可知本题的信息点就是第四段中两个“如果”所产生的后果。按照这个思路,撮要而言,根本原因就是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会产生两个不良的后果,即产生功利和近视的价值观和让社会异化。至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作者并没有把它当作“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来看,而是把它当作社会异化的原因(即“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的原因)来看。可见“答题要点”中的第二点“社会因为普遍追求名利,不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显然是不能成为“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的答题要点的。

    附:原卷相关的阅读材料、题目及答题要点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这一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2010622《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第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级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分)

    答题要点:①引领人们用积极的行为争取达到自身的利益,并协调人际利益关系;②召唤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③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12.文章结尾划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答题要点:①如果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的、追求诸如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东西的价值观;②社会因为普遍追求名利,不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③社会就会被“异化”。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文化经典阅读题命题评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文化经典阅读的命题及所提供的“答题要点”值得商榷,具体如下。

    1.第一小题要求考生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信息在第二和第三则材料中。第一则材料“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说的是孔子对别人知道自己过错的看法,而不是孔子对“过”的看法,第二小题所考查的内容又是单独指向第三个材料的,所以第一个材料明显是与问题不着边的,多余的。

    2.我们暂且从众人之“过”的角度来理解第一小题所说的“过”。从第二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过”(这里的“过”显然指的是过错、犯错误)的看法是:有过错就要改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从第三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子贡对“过”的看法:具体而言,(1)过错是掩藏不了的(过也,人皆见之),(2)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可以了(更也,人皆仰之);笼统而言,有过错就要改正。

    在这种两人观点不完全吻合的情况下,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共同看法,就应该取两人认识的共同点(有过错就要改正)作为答案,不能把不是两人的共同认识“人不必回避错误”(大概是从“更也,人皆仰之”中得来的,有点勉强)当做答题要点,而且题干必须明确标明“共同”二字。如果是要求分别概括两人对“过”的看法,题干要明确加上“分别”二字,而且答题要点应该像下面这样:孔子--人应该知错改错,子贡--过错是掩藏不了的;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可以了。

    第三则材料中子贡所说的“过”是君子的过,解读时我们是否可以把它推而广之,把它说成是所有人的“过”?这值得推敲一把。对于孔孟庄,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是不懂的比懂得多,不能以为我们认为的一定对。大胆论断的勇气固然可嘉,但细心推敲的精神更为可贵。

    4.第二小题问的是“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信息就在第三则材料冒号后的文字里,就是上面所说的:具体而言,(1)君子的过错是掩藏不了的,(2)君子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可以了;笼统而言,君子有过错就要改正。“答题要点”中“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不知是怎么来的?更何况,这么一来,题干中的以“日食”“月食”为喻,一下子就变成了以“日”“月”为喻了。

    附:原卷相关的阅读材料、题目及答题要点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答题要点: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答题要点: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命题评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古代诗歌阅读题所提供的“答题要点”值得商榷,具体如下。

    1.第一小题要求考生分析的是诗中的情感,命题提供了四个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其中第一点的“喜爱幽静”和第四点的“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说的确实是情感,可第二点的“亲近自然”和第三点的“向往自由”只能说是思想,怎么能说是情感呢?

    2.第二小题要求考生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命题提供参考的两个答题要点都是有问题的。

    其中第一个答题要点是“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首先,“有声”与“无影”能形成对比吗?如果能的话,“张三有钱”与“李四没地位”就能形成对比,这不成了笑话吗?其次,“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和对比手法有何关系?没有关系,怎么能放到“对比”之下去阐释呢?这是什么逻辑?

    第二个答题要点是“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对偶是一种表达技巧没错,但问题是:(1)“近景与远景相结合”和“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是对偶对出来的吗?不是的话,怎么能放到对偶之下去阐释呢?(2)对偶能产生“形象丰富”“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的表达效果吗?同样的,不是的话,怎么能放到对偶之下去阐释呢?

    要论“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的表达技巧,从景物描写(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两句运用了近景描写和远景描写相结合、听觉描写和视觉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折苇动有声”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从修辞的角度看,“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两句运用了对偶。至于具体赏析,分三步走:指出手法、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手法的效果。至于对偶的效果,可以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分析:(1)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2)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3)表意上,凝炼集中,高度概括。

    附:原卷相关的阅读材料、题目及答题要点

晓至湖①上

[]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命题评析

泉州五中 陈宏明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及所提供的“答题要点”值得商榷,具体如下。

    1.阅读材料中几处有语病的句子没有处理。它们分别是:(1)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此句中的“一同”应该改为“分别”)(2)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正阳门箭楼”如何能“打通”呢?)(3)“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奠基人”似乎应在“开拓者”之前)。出现这么明显的问题,让我们如何能堂而皇之地在语言运用中考查学生辨析改正语病的能力呢?

    2.15小题要求考生分析作者“两次提到613那场大雨”的用意,所提供的答题要点有三点,三点都值得商榷。

    第一个答题要点是“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的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这是在回答写修缮正阳门箭楼的用意,哪是在回答写雨的用意。文章开头的雨能有啥用意呢?看不出有什么深刻的用意来,最多是交代作者在什么情景中看到修缮中的正阳门箭楼,文章作者林天宏自己也说了:“当初写这篇文章时,北京正在下雨,这在北京是并不常见的,作为南方人,看到好不容易下了雨,提笔就写了。”

    第二个答题要点是“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这未免太牵强了吧!细读文本,作者第二次提到“613的那场大雨”,我看最多是交代“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干干净净”的原因罢了。至于写西朝房的干干净净有什么作用,无非就是交代当时作者所看到的西朝房的样子而已,和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也是扯不上关系的。如此看来,这“雨”如何能起到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的作用?更不用说不能引出“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了。这一点错了,“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自然也就没有正确的道理了。

    第三个答题要点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首先,“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与“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有什么关系?由首尾写雨的“前后呼应”能对主题产生深化作用,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因为这雨跟文章主题一点关系都没有。其次,前后两次提到613那场大雨能说使文章“结构完整”吗?因为能使文章“结构完整”的“结构”肯定指的是支撑文章主要内容的结构,而文中的“雨”和文章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什么瓜葛。

    3.这里有必要替命题者说一句公道的话。网络上这样说:“‘比较可怕的是,万一有学生给出‘原文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恰逢下雨’这样的答案,如何处理?’林天宏分析,这个最符合他写作本意的答案,若对照参考答案,可能会得‘0分’。”这样的话,说来有点无知。正如厦门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陈岩立所说的那样,“原作者写作是一种创作,但命题者、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是一种再创作。原作者可能本身没有这个意图,但命题者、阅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两场雨’赋予更特殊、更符合语境的意思”,“作品一经问世,作品的价值已不仅仅属于原作者,作品应该具有全员性、普遍性的价值,应允许阅读者‘见仁见智’”,只要合理(在考查语境,不只解读要合理,提问也要合理--像第15题,就不要问“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13那场大雨”,如改成“作者两次提到613那场大雨,这有什么作用”,就可避免作者“我当初都没有这样想”的质疑,因为这是从从作品客观效果的角度而不是从作者主观意图的角度去发问)就可以。只可惜提供参考的三个答题要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附:原卷相关的阅读材料、题目及答题要点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2006613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

    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祯,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613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621《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些朱启钤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建和创办。

    E.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答案:D E

14.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答题要点: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15. 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13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题要点: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的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②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时文评述题命题评析

泉州五中 陈宏明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时文评述的命题及所提供的“答题要点”值得商榷,具体如下。

    第一小题要求考生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参考答案是“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可见在命题者眼里,材料中冒号之后所有的文字都是某翻译家的话。如此,问题来了。因为句号煞尾了,冒号只能引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这句话的内容,无法引出上面所说的全部内容,对标点敏感的考生肯定无法领会命题者的意图,。

    于此,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命题不科学;如果评卷按参考答案的思路来改的话,其直接的结果是对标点敏感的考生吃亏了。

    附:原卷相关的阅读材料、题目及答题要点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3分)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1)参考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2)答案示例一: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一、这表现了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对外国人民的祝福;二、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中国人带着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三、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在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都一视同仁。

    答案示例二: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翻译他国国名时,中国人从同音字中选用具有褒义的字,而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通过国名翻译这一独特方式,我们不仅传达了对他国的善意与尊重,也向世界宣示了表意的中国文字古老而常新的独特魅力。这说明,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命题评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第15小题的“答题要点”值得商榷,具体如下。

    15小题要求考生分析作者在文章第段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答题点及其答题依据。

    ①对城市喧嚣的厌烦和不满(“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②对自己离不开“物资”世界和不得不离开沙漠的无奈(“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

    ③对沙漠的迷恋和敬仰(“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对照一下高考试卷所提供的“答题要点”,我们发现:

    1.试卷的第一个要点和我们的第一个要点貌似一样,其实不一样。我们从试卷所提供的要点分析中就可发现端倪:“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如何能说明“作者对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回到文中“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的语境中去,我们知道上面文字要告诉我们的是作者对离不开“物资”生活的无奈而不是作者“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说自己想离开人家而自己又离不开人家,所流露的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的无奈,而不是对人家的不满和批判。这道理很好懂。

    试卷的第二个要点的分析也有点离谱。(1)“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匹骆驼”所流露的应该是作者对沙漠的热爱和迷恋,怎么会是“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2)文中“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所流露的应该是作者对自己离不开“物资”世界的无奈,怎么也会是“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

    3.试卷的第三个要点“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说得是不是有点不恰切?因为对“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的理解更多地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去。从原文“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中“不能……就”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处要说的是对沙漠而不是对未来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附:原卷相关的阅读材料、题目及答题要点

走进腾格里(节选)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株草,还有这充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节)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垠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A C

14.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题要点:①我的童年记忆(“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②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的月亮”);③宇宙意识(“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④生命感受(“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

15.文章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题要点:①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诅咒过的物资”);②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匹骆驼”,“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没有办法……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③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卷)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纪念朱启钤先生诞辰150周年
民国天津租界住着几百下野军阀政客,只有他是人文领域公认的大神
【中轴线史话】前门楼子与胯骨轴子(三)—— 1915年改建工程
丢分最多竟然是……59页PPT精华奉献快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