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谈学生写作的一种常见失误

 

谈学生写作的一种常见失误——以合肥二模作文为例

 

刘从良

 

2016年合肥二模作文题目: 

春节期间,有一组调侃春运艰辛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中,很多头绵羊和旅客挤在火车车厢里,场景甚是混乱、滑稽,引来网友的一片指责与嘲笑。后来照片的拍摄者在微博上澄清,这组图片摄于四川大凉山深处。过年了,乡亲们须把绵羊赶到县城去卖个好价钱,但当地道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这趟车是当地百姓出行唯一的一趟慢车。虽然按规定列车上不准携带活的动物,但列车员心疼山里百姓也就默许了,因为家里孩子上学和必要的生活物品全指望它换钱呢。真相披露后,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 

只想借这个题目谈一个观点:“生活思维”是阻碍学生写作时正确立意的一个恶魔。 

什么叫“生活思维”?举例来说。

2006年全国卷第一次采用材料作文,题目说乌鸦模仿老鹰捉羊,被牧羊人捉住了,孩子问父亲是什么鸟,父亲回答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印象很深,一个学生写的是“教育的方式”,问他怎么想的,他说:“这个父亲,孩子问他问题他不好好回答,说什么阴阳怪气的话。” 

的确,从生活思维上来说,一个父亲不大可能这样回答孩子的问题。这里是文学思维,也正是有了文学思维,这材料才有了意味,才有了哲理;从考试角度来说才有了命题人意图,有了命题的暗示。如果父亲回答说“乌鸦”,那材料中根本就不需要有孩子问的这个细节了。再说,如果单纯从生活思维想,牧羊人的孩子怎么可能连乌鸦都不认识,材料本身就值得怀疑。 

从生活思维角度想,《老人与海》里的老人,折腾半夜,差点丢了命,一点鱼肉没带回来,就不值得,就是糊涂。 

从生活思维角度想,梯子横着放,就更占地方,还容易将人绊倒,出题人也很糊涂。 

所以,这些都要从文学角度来想。 

这些都比较好懂。 

在寓意型作文中,这种情况当然是不允许的。不过现在常考时评类、情境式、任务型、多角度等类型的材料作文,很多人就认为不存在“生活思维”的问题了,因为材料就是生活之事呀。 

 其实不然。 

作为考试的材料一定得设定范围,没有明确的范围,就没有了规则,就难以评优劣、见高下,考试的选拔目的就难以实现。即使是一个时评类的作文,也要限定在事件所论之理范围内,要是按生活思维来想,就没办法啦。

 

比如2015全国1卷“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一个同学写的是“可以理解,方式欠妥”。这是一种“折衷”方式,等于什么都没说;也是一种生活思维。其实材料中已经规定不允许这样想了:“屡劝不改”“迫于无难”“更是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等。材料要你论的是你对“女儿举报父亲”里的“理”的认识,而不是脱离这个材料帮女儿想想办法,按这样的思路就会得出诸如“让妈妈骂他”“把他车钥匙藏起来”等写作思路。 

前几天,我们学校考了这样一个作文:小李要外出打工挣钱,邻居劝他要陪孩子、俸养父母,问你更赞成哪一方的说法。 

不少学生就写“可以在村里搞个养鸡场”,这样就两不误了。还有更细心的说,可以不要去太远的地方,比如到县城,这样可以过几天就回家看看孩子和老人。 

这些,都是因“生活思维“导致的超出材料思考范围的问题,就违背了材料作文考试的规则。

 

现在来看2016年合肥二模考试作文。 

你反对列车员的做法,就是主张“坚守规则“;你赞同,就是主张”学会变通“”以人为本“”关心弱者“。 

如果用公式来说,就是你可以写A,也可以写B,但你不能写C。 

但有学生就坚持认为,可以写C,写“改善交通“”发展当地经济“等之类的内容。这就等于可以写”应开设绵羊专列“”当地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等。 

换一个角度说,很多同学还是不太明白,当作文题目是一个人尽皆知,人尽赞同的话时,这作文根本就没有写的必要。就像2015年全国卷写“注意交通安全“,像上面的材料写”改善交通“”发展经济“等,这本身没有争议,一般来说,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话题是没有必要写成一篇作文的。 

按理说,只要能自圆其说,只要能“自洽“,对于材料从不同角度写,角度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作文主要是自己认可一个观点,并用合理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说白了,什么叫好的议论文,就是逼真地展示了自己思维的过程的作文。 

但是,你不能超出材料以外来写。 

什么叫“超出材料呢“?就是按生活思维写,就跳出材料讲述的“核心事件“所表明的”理“之外,开辟了第三条路。这就像聊天,你开始聊另外一个话题了;这就像跑步,你已经不在规定跑道上跑了——即使你还是跑得飞快。 

有不少人有个误解,就是议论文最终是要“解决问题“的,当然要结合现实谈谈”怎么办“的问题。 

一定要注意,这里的“怎么办“有两条规则。 

一个是要确定角度。你是从列车员的角度,还是从乡亲的角度。 

另一个是,这里的“怎么办“是对所谈的”理“的”怎么办“,而不是事件中的人和事该怎么办。 

比如,这个材料中,当写“改善交通“”发展当地经济“时,既不是从列车员角度,也不是从乡亲角度,而是从当地政府角度,这就违反了上面的第一条。 

比如,有人也是从列车员角度,但写的却是“尽量要把人和绵羊分开“”要注意车厢卫生“,这就违反了第二条。

 

作文材料要求你必须在给出的材料范围内”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同样,我们回到刚才说的2015全国1卷“女儿举报父亲“的材料,你可以评价女儿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你可以表达自己对这种”借助法律表达孝心“的特殊方式的看法,但你不能回到生活逻辑建议她应该怎么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拓写作思路十七法
思维训练是写作教学的重点
怎样选择写作角度
2019年广东省二模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独家!四大名师解析高考作文!这样写能得满分!
千古文章意为高 ——浅谈如何提升考场作文的立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