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

命题人: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文学科。包含文学、哲学、历史一类的科目在内。而比较广义的文学包括音乐艺术。比较广义的哲学包括宗教,合而言之,是一个人生经验的总纪录。人文学科所能给我们的是生活上的一些条理规律,一些真知灼见,约言之。就是生活上已经证明为比较有效的一些常理。如果完全没有这些。人类的生命怕早就已经寂火,不会维持到今日。

分而言之,文学艺术以至于宗教所给我们的经验是属于情感生活一方面的。即多少可以使我们领会前人对于环境中的事物、情绪上有过一些什么买际的反应,对于喜怒哀乐的触发作过一番什么有效的控制。艺术作品之所以为伟大,文学纪录之所以为真实,全都因为一个原则。就是孟子所说的“得我心之所同然”。所谓我心,指的当然是后来一切读者与赏鉴者的心,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它们有力量打动我们共同的心弦。有力量触及基本人性的痒处。打动与触及得越多,它们就越见得富有实验性,越见得伟大。李杜的诗歌、莎士比亚的剧本、贝多芬的乐曲……可以百读不厌,不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贬落它们的价值。原因就在此。说到我心之所同然,或共同的心弦,或基本的人性,就等于说,有了这一类文物的凭借,后来的人,无论在别的生活方面如何大异其趣,各不相谋,至少在最根本的情感生活上,可以相会,可以交通。

哲学与历史的功效也如此。所不同的是,哲学所关注的是理智与思想生活,而历史关注的是事业生活;前人的经验里,究竟想到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有过什么行为、什么成就,思想有何绳墨,行事有何准则,撇开了哲学与历史,后人是无法问津的。历史可以供给行事的准则,小之如个人的休戚,大之如国家民族的兴衰,都可以就前人经验里截取一些事例作为参考,这就是前人说的“以古为鉴”。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懂得如何利用这镜子,来整饬其衣冠,纠正其瞻视,解蔽的工具岂不是又多了一件?近代的心理、伦理、社会、政治一类和行为问题有关的学问到如今并没有能提供什么实际的标准,让我们遵循之后,定能长维康乐,避免危亡;即使有一些细节的贡献,也往往得诸历史的归纳。心理学家讲个人的智力,时常用到的一个定义,那就是利用经验的能力,即再度尝试时不再错误的能力,或见别人尝试时发生过错误,而自己尝试时知如何避免错误的能力,这便是历史的意识和历史的效用。

自社会科学渐趋发达以后,又值两次世界大战的创痛之余,我们有了一个“世界一家”的理想。不过这还是一个理想,达成尚须极大的努力,并且还有待于另一个相为经纬的理想的提出,交织成文,才能收效。“世界一家”的理想只是平面的,只顾到一时代中人与人、群与群的关系的促进。平面也就是横断面,没有顾到它的渊源,它的来龙去脉,是没有生命,没有活力的。没有经,只有纬,便不成其为组织。如果当代的世界好比纬,则所谓经,势必是人类全部的经验;人类所能共通的情意知行,各民族所已累积流播的文化精华,全都是这经验的一部分。必须此种经验得到充分的观摩攻错,进而互相调剂,更进而脉络相贯,气液相通,那“一家”的理想才算有了滋长与繁荣的根本。不过要做到这些,我们似乎应该再提出一个理想,就是“人文一史”。目前已经发轫的国际文化合作可以说是达成这理想的第一步。仅仅为了做到这第一步,为了要有合作的心情、合作的材料,我们就不得不想到人文学科,而谋取它们的东山再起。

(选自潘光旦《人文学科必须东山再起》,有删节)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文学科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纪录,涵盖文、史、哲,甚至包括音乐、艺术和宗教。

B. 人文学科提供情绪、理智、思想及事业方面的种种经验,让人类在情感上相会交通。

C. 历史上,个人的休戚和国家的兴衰,无法提供可资遵循的准则让后人永葆康乐兴旺。

D. 当前的“世界一家”的理想之所以缺少生命和活力,是因为它还只着眼于横向的联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内涵和外延上界定了“人文学科”这一概念,并指出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B. 文章基于当代提出“世界一家”的理想这一背景,提出了复兴人文学科的观点。

C. 文章从人文学科本身和世界形势这两个维度,论述了重视人文学科的必要性。

D. 文章以“经”喻人文学科,以“纬”喻“世界一家”,旨在强调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经典总能打动人心,触动人性,是因为它们的价值永在。

B. 《兰亭集序》中的“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与文中引用的孟子之语旨意相同。

C. 《阿房宫赋》中所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提醒我们要有利用历史经验的能力。

D. 如果人文学科不能东山再起,便无法实现文化国际合作,无法实现“人文一史”。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选项,让人类在“情绪”上相会、交通的,是文学艺术与宗教,而不是理智、思想及事业生活方面的经验。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选项,,从最后一段文字看,作者强调的不是两者相辅相成,而是要突出作为人类全部经验的人文学科对于“纬”的重要性。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选项因果关系颠倒,是因为它们能打动人心,触动人性,所以价值永存。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材料二

在线教育的方式方法,应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考虑,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只有适合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提高学习效率的在线教育,才会是被公认的好的在线教育。从这个层面看,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在线教育再多点责任,就是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而应以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教育者的良心道德,处理在线教育问题。

(摘编自《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北京日报》2018年1月10日)

材料三

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决定了“教育先行”。从逻辑上来讲。在线教育就是用在线技术实现教育的目的,即让被教育主体拥有高质量的生活。而技术在其中扮演的只是手段的角色。目的自然应当优先于手段。如果将教育比作酒,在线技术就是酒瓶——酒瓶为装酒而生,正是因为有了教育之“酒”的存在。在线技术的“瓶”才会被使用。从时间上看,教育从产生至今已历经数千年,而在线教育产生的时间,不过短短数年,二者诞生的先后顺序也决定了在线教育中教育的先行地位。从教育与技术关系的角度来讲。教育可以说是技术的灵魂。如果没有教育。技术将没有用武之地,缺少教育,技术将形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谓教育先行,其实不光是强调教育的目的优先于技术手段,更加强调教育对于技术的反向促进作用。技术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进步,但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在与教育融合后,不断地更新迭代,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摘编自《侯建彬:在线教育,教育先行》,人民网2018年5月15日)

材料四

我国目前的在线教育平台。大致可以分为教育平台类、答题和作业辅导类、学习APP等。在盈利方面,主要靠邀请教育机构入驻收取入驻费,向注册会员收取会员费,或向入驻平台的老师收取佣金费用等等。这看似热闹且创新,实则缺乏制度及行业层面强有力的监管。这是在线行业的先天性通病,唯有堵上制度设计与科学管理的漏洞,才有望改变现状。对于开展在线教育的平台授课者来说,资格审查与能力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这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市场上取得资质并规范开展在线教育的机构不少,但各种“野鸡”在线教育机构及从业者也很多,有些甚至在被曝出违法违规办学后改头换面,重新“上线”,一般的受教育者无力分辨。因此强化在线教育的“教育”色彩,让教育主管部门更严格地进行在线教育平台及从业者的资格审查,让业界专业学者更多参与专业能力评估、教学成果验收过程,也势在必行。

(摘编自《在线教育从野蛮生长到因人施教还有多远》,《中国青年报))2018年1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提供的数据来看,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可推断出在2011年至2017年这一时期内在线教育发展趋势良好。

B.从材料一提供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增长率的增投幅度在2012至2014年较大,且在2014年达到高峰,2014年后则增长较为平稳。

C.“教育先行”并不意味着技术不重要,技术能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技术与教育整合,更新迭代。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D.要促进在线教育的良性发展,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不能缺席。要加强对教育在线平台和从业者的资格审査、专业能力评估、教学成果验收。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线教育从业者的责任在于,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和手段进行在线教学。

B. “教育先行”。既要重视在线教育中教育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忽视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C. 材料三从逻辑、时间、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了在线教育应坚持“教育先行”的原因。

D. 材料四在分析在线教育平台的种类、盈利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解决途径。

6. 请结合四则材料,说说你对文中“强化在线教育的‘教育’色彩”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4. B   5. B   

6.强化在线教育的“教育”色彩包括三层意思:①作为在线教育的从业者,要对学生负责,有教育者的温度和责任感。②从在线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来看,在线教育要秉持“教育先行”的理念。③从管理角度来看,在线教育的监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介入,以保证教育效果(使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花那个飘

李德霞

一大早,天空就飘起了细碎雪花。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也是娘做年糕的日子。

这天,我是不会出门玩的,尽管二唤趴我家大门口喊我几次了,可我就是不挪窝。我爱吃现炸出锅的年糕,黄灿灿浸着油,皮子脆脆的,咬一口,“咔嚓咔嚓”响,那个香啊。我不出门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得看着娘,防止她给干姥姥送年糕。

干姥姥是个要饭的,常年在我们这一带乞讨。一只豁了边的碗,一根磨得乌黑油亮的打狗棍,晃晃悠悠来,晃晃悠悠去。今年冬天雪大,天气又冷,干姥姥干脆就住在我们村后面的破庙里。娘啥时认她做的干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娘时常偷偷摸摸给干姥姥送吃的,一块饼。一个窝头都送。

昨天晚上,娘从下房里端回了一盆糕面,我就知道,娘又要做年糕了。我悄悄对爹说:“爹你信不信,我娘一准会给干姥姥送年糕的。”爹不吭声,一口接一口地抽旱烟。我又说:“凭啥给她送?又不是我亲姥姥……爹你得拦着她。”爹嘿嘿一笑,拿烟袋锅轻轻敲一下我的头说:“你都六岁了,要拦,你自己拦。”

爹是村里的支书,忙,一大早就顶着雪花出门了。我记得,爹临出门时,意味深长地冲我一笑。我当然知道,爹这一笑是啥意思。

第一锅年糕炸出来,我迫不及待地往碗里装了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三个年糕下肚,我就打起了响亮的饱嗝。这时,炸完年糕的娘对我说:“年糕也吃了,还不出去找二唤玩?”

娘的心思我知道。我抹抹嘴说:“才不呢。我爹说了,让我看着你,不让你给干姥姥送年糕……”

“你爹真这么说的?我咋没听到?”

“那是你耳背。”

娘懒得理我,往碗里装了好几个年糕,拿笼布包了。提着要出门。我抢先一步,拦在门口。我说:“不准你给干姥姥送年糕!”

“大人的事,要你小孩子管?一边去!”

我想,我是拦不住娘了。我眨巴眨巴眼说:“那你……给我五分钱。买糖吃。”

娘没难为我,爽快地给了我五分钱。我拿着钱要走,看见娘跟在我后面。我大人似的说:“娘啊,走大路你就不怕被爹撞见?”

娘咯咯一笑,转身从后门走了。

大朵大朵的雪花,还在不紧不慢地飙……

等我买糖回来,娘送年糕也回来了。看娘一脸失落的样子,我就知道,娘没把年糕送出去。

进了院,娘正要开门,爹闪身从屋里出来,门神似的堵在门口。爹看着娘,笑一下,再笑一下。娘说:“老四你笑啥?我不就给干娘送几个年糕吗?”

“你呢?”爹问我。吓得我“哧溜”把一颗糖呑进肚里。

“年糕送出去啦?”爹盯着娘,仍在笑。

娘突然变了脸:“明知没送出去,你还问?老四,我问你,干娘是你撵走的吧?她住破庙里。碍你啥事了?”

爹说:“我是支书,村里的事儿就归我管,大事,小事,我都管。”

“不就个破支书吗?管得太宽了……大过年的,你到底把她撵哪儿啦?”

爹还在笑。转身一把推开了屋门。

娘抻脖子一看,张开的嘴像洞开的门,眼泪紧跟着就淌下来。

屋里,暖烘烘的炕头上,坐着笑眯眯的干姥姥……

雪花那个飘……

(原载2017年第4期《百花园》,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时刻防着娘给干姥姥送年糕,又趁机要挟娘给“我”五分钱买糖吃,可见“我”人小鬼大,十分调皮。

B.小说以干姥姥坐在炕头上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颇具艺术匠心。

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结尾处娘的神态变化中可以看出,爹娘之间因为没有沟通,娘不能理解爹的良苦用心。

D.发生在爹娘和干姥姥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人性人情的关注,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8. “我”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9.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①从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叙事写人,使故事更真实可信。②“我”这一视角的有限性,使小说情节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③衬托人物:“我”的幼稚、不懂事反村凸显出爹娘的善良温暖。   

9.第一问:明线是娘给干姥姥送年糕,暗线是爹把干姥姥接回了家。第二问:①双线相互映村,相辅相成,共同表现了人性的善良和人情的温暖,使主旨的表达意蕴深刻、耐人回味。②双线推进,明暗相照,显隐结合,使情节摇曳多姿,引人入胜。③设置爹把干姥姥接回了家这条暗线,虽着墨不多,但恰恰使得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呈润,字中严,龙溪人。崇祯元年进士。三年冬,疏陈兵屯之策:“请敕顺天、保定两巡抚简所部壮士,大邑五百人,小邑二三百人,分营训练。而天津翟凤翀、通州范景文、昌平侯恂并建节钺,宜令练兵之外兼营屯田。”又陈闽海剿抚机宜六事。并议行。明年夏,久旱求言。疏言:“驿站所栽,才六十万,未足充军饷十一。而邮传益疲,势必再编里甲。是犹剜肉医疮,疮未瘳而肉先溃。边报告急,非臣子言功之日。而小捷频闻,躐加峻秩。门客厮养诡名戎籍,不阶而升。悉糜俸料,臣惧其难继也。江淮旱灾。五湖之间,海岸为谷,旧谷不登,新丝未熟,上供织造,宜且暂停。铨法坏于事例。正途日壅,不可不疏通。抚按诸臣捐赀助饷,大抵索之民间,顾奉急公之褒。上蒙而下削,不可不禁饬。”又条陈数策,请大修北方水政。帝皆纳其言,熹宗时,司业朱之俊议建魏忠贤祠国学旁,下教有“功不在禹下”语,置籍,责诸生捐助。及帝即位,委过诸生陆万龄、曹代何以自解,首辅韩爌以同乡庇之,漏逆案。及是,之俊已迁侍讲。呈润发其奸,请与万龄弃西市,之俊由是废。宣府监视中官王坤以册籍委顿,劾巡按御史胡良机。帝夺良机官,即令坤按核。呈润上言:“我国家设御史巡九边,秩卑而任钜。良机在先朝以纠逆珰削籍,今果有罪,则有回道考核之法在,而乃以付坤。且边事日坏,病在十羊九牧。既有将帅,又有监司;既有督抚,有巡方,又有监视。一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且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异日九边声息,监视善恶,奚从而闻之?乞召还良机,毋使仰鼻息于中贵。”帝以呈润党比,贬三级,出之外。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且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

B. —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且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

C. 一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且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

D. —官出/增一官扰/中贵之威/又复十倍御史/偶获戾/旦莫自必其命/谁复以国事抗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节钺:指符节和斧钺,由天子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可以之代天子巡狩。

B.里甲:明朝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以邻近110户为1里,里中推10户为里长,余100户分为10甲。

C. 俸料:朝廷官员除俸禄外,又给食料、厨料等,俸禄中以货币支付的部分则称“俸料钱”。

D. 铨法:铨,铨选。铨法是指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古时铨选和科举之事都由吏部掌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呈润关心军务,疏陈营边策略。他不仅提出要挑选壮士练兵以备外患,还指出要屯田以补内需。

B. 魏呈润一针见血,剖析弊政之害。他认为撤裁驿站于事无补,冒名军籍、欺下蒙上现象需严加整顿。

C.魏呈润不畏权贵,揭发逆党奸邪。即使是对首辅有意庇护的朱之俊,他亦请求皇上给予弃西市的处罚。

D.魏呈润正直敢言,竭力替人辩解。他批评边境官吏人员冗杂,宦官贪污;并为胡良机求情。自己却因此被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抚按诸臣捐赀助饷,大抵索之民间,顾奉急公之褒。

(2)异日九边声息。监视善恶,奚从而闻之?

【答案】10. C   11. D    12.D   

13. (1)巡抚、巡按各位臣子捐助的钱财军饷。大都是从老百姓身上索取。却接受为国事而急的褒奖。

(2)他日边境的消息,监察到的好坏情况,从哪里去听说它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注意根据上下文确定“御史”是下一句的主语,排除选项AD,根据前句“一官出”的句子结构,可知后句应该是“一官扰”,所以“扰”后断句,排除选项B,故选C。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海棠春·己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注】①吴潜(1195-1262):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曾几度官居台辅,几度削职,历经宦海沉浮。此词为其六十五岁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所作。②狐嗥兔舞:吴潜作此词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率十万军队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一度受挫。③锦古江头:指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写词人衰暮之年赏海棠,由此联想到当时“香海棠国”的战局。

B. “一饷”“尽”写海棠花开,表现出清明天气和暖,节物风光变化之迅速。

C. 下阕回忆羽书万里传捷报,“狐嗥兔舞”之喻流露出对入侵者的蔑视。

D. 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濯锦”二字,呼应开头,点出雨后海棠的鲜活冶艳。

15. 这首词刻画出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①虽然年老衰疲。但对美好事物仍充满热爱之情。诗人皓首对红花,因花开而欣喜,可见年迈的词人对美的事物仍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和热爱之情。②烈士暮年。心系国事。词人居东南沿海,赏眼前海棠,思西北边事。因捷报而振奋,壮心不已。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D选项“点出雨后海棠的鲜活冶艳。”错误,“濯锦”代指遭受战火的四川,至今四川还有以“濯锦之江”命名的锦江区。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从诗句出发,借助意象、重要的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还要注意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通过其语言、肖像、动作,特别是细节描写,体悟情感,定格形,从全词营造的氛围上品读词人的心境和情怀。“对海棠有赋”,开头便咏海棠。“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清明时节,节物风光变化迅速。中午下了阵“疏雨”,顷刻间海棠就大放光艳了,“一饷”、“尽”将花开之快,观赏者的快感传神地表达出来,叫人多么惊喜。而这海棠沾雨之后更显得鲜活冶艳,就叫人更加喜爱了。词人老大风情减,面对如此国色,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了。“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红颜皓首,两相对待,在这“无语”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自怜衰疲之意。“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吴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亲率十万军队自六盘山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受到很大挫折,因此曾一度考虑退兵。这大约就是捷书所报的内容。词人以跳跃式思维写此事,可以想见他心情的振奋,壮心不已。

【点睛】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在理解人物形象时,要抓住人物的语声、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描写的烘托渣染来概括人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传达真正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时时处处会有美景。暗含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之意。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虽然白发已生,却依然眷念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念之情从词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可以感受到。

【答案】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何夜无月    (4).何处无竹柏    (5).醉里挑灯看剑梦    (6).梦回吹角连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柏”“挑”“剑”。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_______________。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子部,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_______________、鲜活有力。集部,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

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_____________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        ),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_______________的殿堂。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经史子集”也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B.“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D.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擎天之柱   生生不息   高耸入云    美轮美奂

B.中流砥柱   生生不息   蔚为大观    美轮美奂

C.擎天之柱   栩栩如生   高耸入云    古色古香

D.中流砥柱   栩栩如生   蔚为大观    古色古香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B. 水泥钢筋建起的这座楼宇缺乏生机、密不透风,虽然它是一座庞然大楼

C. 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楼宇既非常庞大,又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D. 虽然用钢筋水泥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这座楼宇却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答案】17. A   18. B    19.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画横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缺少主语,从句意上分析,应将“一说起”删去,让“经史子集”作其主语;二是语序不当,应是先说“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再讨论“经史子集”的意义。分析题目中的四个选项,只有A项全部修改正确。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擎天之柱:古代传说中能支撑住天的柱子,现多用来比喻能够支撑局面的重要人物或团体。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语境强调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界的地位,故应选“中流砥柱”。生生不息:指变化的发生和新生事物的产生没有终止,事物等不断地生长、繁殖。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语境中强调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旺盛,故应选“生生不息”。蔚为大观:形客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高耸入云: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峻挺拔。语境中不仅强调国学这座文化大厦的高峻坚实,也强调其丰富多彩(集部)。故应选“蔚为大观”。美轮美奐: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或情调。语境中说的是中国文化这座殿堂高大漂亮,故应选“美轮美奂”。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根据括号后的句子“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那么括号内句子的句末强调“密不透风、缺乏生机”与后文语意更连贯,据此排除B项。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此处先肯定钢筋水泥建起了大覆。然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表述上存在转折关系,而C项“既……又”表并列关系,据此排除C项。对比A、D两项,A项中以“钢筋水泥”作主语,和前文联系更紧密,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标题除外),并说明寓意,要求语义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答案】内容:画面上一只写着“企业赞助”字样的肥硕母猪身边,一群争吃奶的小猪崽嗷嗷待哺、奔突挤攘,小猪崽后跟着想要分食的一只猫、一只狗和一只老鼠。寓意:漫画讽刺借“赞助”之名,行白吃白捞之实的不正之风(或漫画讽剌了那些爱贪小利占便宜的人)。

【解析】

【详解】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看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概括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做漫画题时定要仔细、全面地观察画面。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行为。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这幅漫画主要由一头肥硕母猪、一群争吃奶的小猪崽、一只猫、一只狗和一只老鼠组成,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

【点睛】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做漫画题,要看懂漫画的寓意。

21.高三学生即将毕业离校,请以XX中学校图书馆的名义拟写一则催还图书的通知,告知学生需在6月1日前将所借学校图书全部归还。要求内容合理,格式正确,语言得体,不超过100字。

【答案】示例:

通知

各位高三同学:

毕业离校在即,为了规范学校图书馆资产管理,请同学们于6月1日前将从学校图书馆所借图书归还到对应书库,办理还书手续。请予以配合并相互转告。

XX中学图书馆

X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本题根据题目要求,以XX中学校图书馆的名义拟写一则催还图书的通知,根据已给的通知的内容,表达清楚得体即可,还要注意通知的格式。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雷军说:“创业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让猪飞上天的台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2)马云说:“风过去了,摔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猪。它不会长出翅膀来。”

(3)某网友说:“一直躺在地上的猪,应该仰望那些曾经飞过的猪。”

每年“毕业季”,都有一群年轻人将步入社会;未来的某个“毕业季”,你也将走向社会。读了上面的三句话,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请在全面理解这三则材料内涵的基础上,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陕西省咸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五)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世说新语(7)
wuli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