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读懂诗歌
 一、高考情况分析
(一)相关高考试题举隅及分析
1.(2011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参考答案】诗坛地位,无人可敌;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2.(2012江苏)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参考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3.(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醉 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l)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参考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二)命题特点
近三年江苏高考的诗歌鉴赏不管提问的形式有何变化,但最终都落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即读懂上,总分10分,至少有8分直接考是否读懂诗歌。有的题目仅限于对诗歌表层含义的理解,同时加以适当的概括就行。如:《春日忆李白》的第一题、第三题,《醉眠》的第一题。而有的题目还需读懂诗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比如《春日忆李白》的第二题,《梦江南》的一、二题,《醉眠》的二、三题。
二、二轮复习情况分析
(一)考点分析
【点击考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虽说,考试说明中没有直接设置读懂诗歌这一考点,但对诗歌中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及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都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二)学生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1)由于诗歌本身的特点,如平仄、押韵、字数的限制,导致词语的省略、颠倒,学生无法读懂或曲解字面意思。
(2)由于学生生知识储备不足,比如一些具有象征和和特殊含义的意象、典故不能够理解。
(3)归类整理复习的意识缺乏。比如,不懂将诗歌根据题材分类去理解,且对常见的送别诗、边塞诗、怀古咏史诗等这些题材的诗歌内容和情感也缺乏一定的储备。
(4)过渡关注诗句本身,忽略诗句以外的包括作者、时代甚至连诗歌下面的注解和题干,而这些往往是读懂诗歌的抓手,或是命题者留下的读懂诗歌的“钥匙”。
 
三、读懂诗歌的方法指导
 (一)读懂诗歌表层含义的方法指导
例1:(2013江苏卷第二题)“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学生常见答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感慨时光易逝的复杂心境。
【参考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不如“厌恶官场”那么明确,但应该还算正确。但“感慨时光易逝”与“追求恬淡”却相距甚远,原因就是“簟”“便”无法理解,然后就抓住了“时光”不放,自然就成了“时光易逝”了。“便”运用组词法,应该就是“便宜”之意,根据语境引申一下即“适宜”的意思了。
将“簟”解释为睡觉用的“席子”还是有好些方法的,比如根据字形中的竹字头,根据题目“醉眠”,根据上下文的“好鸟不妨眠”、“梦中频得句”,或联系已学李清照《一剪梅》中的“红藕香残玉簟秋”应该都能推断出来。
例2:(2011年江苏卷的第一题)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字面含义翻译:李白的诗作无人可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解析】:在理解含义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二句中的“思不群”是主谓短语,而非“动宾短语”,这里的“思”是名词“思想情趣”;要在三、四句前加上主语“李白的诗作”。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就自然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诗坛地位,无人可敌;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因此要读懂诗歌的表层含义,我们也应该像文言文翻译一样运用以下方法:
 实词推断--- 字形推断、知识迁移、联系上下文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补充举例: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里的“可怜”联系下文的美景,即为古义“可爱”之意。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里的“悦”和“空”在理解时就必须使动。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理解时就应该调换语序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4、“人面不知何处,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的后一句理解时必须倒装和补充,即“桃花依旧(于)春风中笑”。
     
(二)读懂深层含义的方法指导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春日忆李白》就直接点明在春天,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仰慕的这一主要内容。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春日忆李白》题目中的“忆”就直接点出了对李白的思念与仰慕。再如《春夜喜雨》《天净沙·秋思》
作用3:题目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因为相同的诗歌体裁,有大体相似的诗歌内
容。如《鹧鸪天·送人》《在狱咏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1.((2007江苏卷)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途迷茫的郁闷之情。
【解析】:(1)我们从诗歌题目“送人”可以先大体上把握诗歌的题材为“送别诗”。
(2)回忆送别诗常抒发的感情: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恨情深意长的勉励、赞颂、祝愿之情坦陈心志的告白,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3)依据送别诗的大体情感,再结合这首诗的诗歌内容,确定这首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例2:(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参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解析】:(1)根据题目“金陵凤凰台”,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歌的题材,即怀古咏史诗.
 (2)回忆怀古咏史诗的可能会有的思想感情。
(3)再结合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就可以得出其中蕴含的情感。
知识链接:各种不同题材的诗歌常见情感
(1)惜别送别诗: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2)思乡怀远诗:(羁旅行役诗)
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3)山水田园诗: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边塞诗:
.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5)怀古咏史诗: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6)闺怨诗:
.借闺情表现个人志向,抒发个人情怀。最典型的是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是唐代诗人,张籍身居高位,诗人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荐拔后辈。因而诗人在临应试前作这首诗,借以征求意见。
.男子代女子言,抒发对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思念远方之人,但很少有诗歌流传,于是,男子代女子言,抒发思念之情。如王昌龄《闺怨》便描写了一位闺中少妇。“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
.女子直抒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情。代表作家是李清照。
(7)写景抒情诗:具体的情感种类极多,只能根据不同的景来确定相应的情感。
(8)咏物诗: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例3(2013年安徽卷)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使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使人心境的孤独
【解析】:根据这两首诗歌题目中有两个字“秋”、“独”,抓住这两个字,可以先推测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例1(2013年新课标I)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解析】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当时战争不断,百姓苦难深重,江山支离破碎,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毫无保留地体现了自己的肝胆肺腑。年轻时因触犯秦桧被黜之后,仍保持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情,并一如既往;壮年之后坐卧所思仍是抗战立功、洗雪国耻;这些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表现的很明显。即使是到了八十二岁的高龄,诗人的爱国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直至临终时,还写下来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表露出念念不忘祖国统一的一片丹心。而这首词的作者正是陆游,所以我们可以先大体推测词中的感情,陆游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
事实上,许多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不仅使他们各人命运的写照,气质风格的体现,同时还打上了他所处时代的烙印。如李白的豪放飘逸,诗中多流露出自信达观,傲视权贵,追寻精神自由之思想;杜甫诗的沉郁顿挫,多抒写忧国忧民之思;陶渊明的恬淡闲适;再比如婉约词派的柳永,豪放词派的苏辛,一生忧国忧民矢志北伐却又壮志难酬的陆游。
3.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诗词后的小注一定不能忽略。
例1.(2013年江苏卷)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注释中交代了此诗为作者谪居惠州时所作,而大凡诗人词人被贬谪,多会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表达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例2.(2013年湖北卷)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1)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
【解析】:通过对注释中的 “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将赴任“的解读,我们大体可推测,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事实上,抓住了此注释,差不多读懂了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4.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例1.(2013年 江西卷)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参考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解析】这首词中有“兰”“蕙”“菊”三种意象,注解告诉我们这些意象来自于屈原的《离骚》。兰、蕙是香草,而菊在许多诗歌中就是“高洁”的代名词,因此抓住了这些意象的特殊内涵,知道它们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也就能把握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例2.(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
【解析】这首词,只有词牌、没有题目,没有提供注解、对作者了解甚少,谈不上知人论世,也没有明显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那现在能做的就是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揣摩情感。从“钓船”“柴扉”“白鸥”“鳜鱼”可以看出诗人正过着隐居生活,且自得其乐。
    知识链接:常见意象的含义
杨柳 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 象征离散
梧桐 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纯净洁白
兰花 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 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 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 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 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 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 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 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 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表现荒凉、偏僻 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黄粱 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 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落 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鸳鸯 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 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 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猴猿 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 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杜鹃 哀怨、悲伤、凄凉
燕 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鱼 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 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 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细雨 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夕阳 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细雨 潜移默化的教化
月亮 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表现旷达、潇洒,美丽 ,冷清
霜 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5.明典故   诗词中往往引用一些典故,用典的好处是能以少数文字表达比较丰富的含义,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1(2013年 江西卷)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楚国隐士接舆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辛弃疾在这里运用这两个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叶,社会动乱,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序》),“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因有是辞。这里词人引用陶诗,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迹。
6.抓关键(包括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和点明主旨的关键句)
(1)捕捉诗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 如:愁、喜、客等等
(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点明感情的句子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沦落天涯之恨。
(3)抓首句和尾句 首句往往交代写作缘由或奠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直接点明主旨。
例1(2013年湖北卷)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3分)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
【解析】这首词在前面我们已经借助注解加以分析了诗歌蕴含的情感,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抓关键词句法来进一步的确定其中蕴含的情感。这首词中的关键词句有”记得”、“如今薄宦老天涯”、“孤城”、“离愁难尽”等,抓住这些关键词句,我们就可以明白词中饱含了作者离别在即的愁绪和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
例2(2013年新课标I)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解析】这最后两句,即使不提醒学生从用典的角度加以分析,也能用“抓关键词句”法加以解决。词的最后两句“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他八尺之躯,谁又稀罕“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三)读懂诗歌的思维步骤总结
(1)、看题目,看看从题目是否能够看出诗歌的大体内容、诗人的情感、诗歌的题材,为近一步读懂打下基础
(2)看作者   回忆有关作者的有关作品和相关风格、了解所处时代特点
(3)看注释  注释可能是对有些难懂字、词、句的解释,也可能是对作者的有关补充介绍,也可能介绍相关典故,这些对读懂诗歌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不可忽视
(4)、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试着翻译为白话文(个别字词难以理解,可暂时搁置);
(5)、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关键词、句,揣摩诗歌蕴含的情感
(6)、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7)、看命题者给出的所有题干,看看是否有某种暗示;
(8)、综合以上各点,综合考虑诗歌所写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例:(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读懂这首诗歌的全程剖析:
(1)从题目的“送”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可以推断它可能具备送别诗的几种情感。从“山人”二字可以看出诗人要送别的友人是一位“隐士”也可略见诗人的人生志向。
(2)对于作者,平时没有都少理解,且注解没有介绍,虽能看出是宋朝,但对理解诗歌内容暂时看不出作用。
(3)注解对词语的解释,能让我们更加轻松读懂诗歌的最后一句话。
(4)试着翻译全诗:春风吹来了,染绿了树林,孩子们看着柴门(应该是何遁山人的暂居之处)。远方山谷传来杜鹃的鸣叫,那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触痛了山南蜀客(根据题目,应该是何遁山人,而不是诗人自己)似箭归心。(根据一般送别诗的“套路”,以下四句应该是诗人设想友人回家之后的生活)你到家的时候应该遇到家乡的燕子,你跨下马儿浣洗沾满灰尘的征衣。从此以后每天独自面临溪水,应该可以认为你已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了一切世俗活动。
注: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三处需要进一步的推断。见上面的翻译。
(5)命题人题干中“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的提问也明显暗示最后四句是想象友人到家后的生活。
(6)在初步翻译,理解了大体意思之后,进一步寻找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在这里我们可以抓住最后两句,可以推测出作者在写友人归家后悠闲生活的同时,也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虽有“客”字出现,但综合整首诗来看,并不是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7)然后再看看所写的景和意象,从这里的“绿树”“燕子”的描写,可以看出整首诗并不是笼罩在离别的哀伤之中。同样这首诗中,虽有杜鹃出现,但是它只是触发何遁山人归乡的一个媒介,并不能说明整首诗都有一种思乡之情。。
(8)综合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在美好的春日,诗人送别友人归乡,并通过想象友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诊断题
1.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苏州一模)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1)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
【参考答案】:“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2分);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2分)。
(2)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2分)
【参考答案】:两首诗都借六朝旧事(1分)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1分)。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12南通一模))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蓟门:即蓟门关,古时北京东面防卫门户之一,在今河北省境内。笳鼓:笳声、鼓声,借指军乐。
从全诗看,“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作答。(3分)
【参考答案】:军容严整;山川险要;景色壮伟;防守稳固。
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用典。(1分)表达了诗人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2分)
全诗紧扣“望”字展开,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参考答案】:先总写登台远望的感受,接着写远望之景和遐想,最后写由望产生的壮情。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2南通二模)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注]崔与之:南宋名臣,广东人。此词写于词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当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金人之手。
(1)这首词上片以词人立马剑门、遥望中原开篇,写了哪几层意思?(3分)
【参考答案】:怀念沦陷的中原;痛心于战争惨烈与百姓苦难;深信失地终将收复;决心戍边抗敌,为国尽忠(答一点给1分,不加分)
(2)“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的石,怪我旧盟寒”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拟人(1分)。借写青梅、流泉责怪自己背约,既委婉表达思家而不能归的复杂心情,烘托殷切的报国之意(2分)
(3)吴世昌《词林新话》评此词称:“此词直逼稼轩。”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风格豪迈而沉郁,主旨爱国激情,与辛词风格、主题逼近(风格、主旨各2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徐州一模)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释:身:同“竦身”,耸起身子。愁胡:这里指发怒的猢狲。绦镟:系鹰用的丝绳铜环。
(1)首联中“风霜”因何而起?(2分)
【参考答案】:因为画鹰形象逼真,气势不凡,(1分)仿佛挟风带霜而起。(1分)
(2)前人评价本诗“曲尽其妙”,请结合尾联谈谈诗人表达的情志。(4分)
【参考答案】:借鹰言志,(1分)把画鹰当成真鹰,借鹰奋飞碧霄,搏击凡鸟,(1分)表达诗人嫉恶如仇,奋发向上之志。(2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2南京三模)
南海旅次
曹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  (3分)
【参考答案】:登高望乡,归思难收;客居南海,远寓故乡;家书断绝,音信不通。(3分,每点1分)
 
五、反馈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2013常州一模)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1)词的前三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期盼?(3分)
【参考答案】(1)远谪异地,失意孤独,悲愤苦闷。(3分)
(2)四年故乡亲人,渴望家书;希望得到朝廷的音讯。(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13连云港一模)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南宋)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注】姚黄,牡丹中的名贵品种。广陵花,指芍药,古代有“扬州芍药甲天下”之说。
(1)请说出“只许姚黄独步”中“独步”的含义。(2分)
(2)“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请结合全词内容,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1)(2分)“独步”二字,写出了昔日洛阳牡丹的美丽和名贵(1分),当时洛阳的繁华(1分)。
(2)(4分)表面是惜花之情,实则是对北方故土的思恋之情,对朝廷不收复故土的怨愤之情,作者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每点1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2013苏州一模)
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1)结合全诗的内容,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参考答案】:(1)表达了作者坎坷漂泊的感慨(1分),报国无门(或“年老无成”)的哀叹(1分),忧国伤时的情怀(1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3苏锡常镇二模)
鹧鸪天·送叶梦锡
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呼卢:古代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
(1)词人说“限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参考答案】: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每点2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3南京二模)
玉楼春
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1分)
(2)下阕前两句写出了哪些“愁”?(3分)
【参考答案】(1)不甘而无奈。(1分)
(2)年华老去的惆怅;春光逝去的伤感;理想破灭的失望。(3分,每点1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考重点突破:如何读懂诗歌
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诗歌鉴赏及名句默写试题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诗歌鉴赏:例题 译文 解析
高考倒计时51天丨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鉴赏的三重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