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为五营兵马

五营兵马是流传于民间与道教的信仰之一,五营兵马又被称为:五营将军、五营元帅、五营神军、五营神兵等,简称为五营,是道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中,保护庙境或村庄的重要护法神。是由五支成军队建制的神兵军团所组成,既:东营九夷军、南营八蛮军、西营六戎军、北营五狄军、中坛三秦军,这五支军队,他们是维护三界秩序和协助法师行法的神兵,他们拥有着完整的纪律,不会像其它兵马一样无纪律无组织;他们也拥有着完整的规则,会按照其所遵守的规则或者法师所制定的规则行事;他们也是保持着极高的作战能力,毕竟他们是神明的禁军,也是维护三界秩序的神兵;他们既有很高的忠诚度,也有组织性,他们是法师最常用的兵马之一,几乎绝大多数的法师都会使用其用来行法。

关于其起源是有二种说法,一种是认为最早来自于汉代,因为有社神信仰之时就有配套的五营兵马信仰了,毕竟社神有神兵才能保护百姓,而这五营兵马据说是指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加上秦所组成,代表五方皆有兵马所镇守和守护;另一种说法是来自闽南及一些沿海地区,这个说法认为五营兵马其实是战死的军兵所化,据说当时那些个战死的军兵被城堭和土地所收编,后来又被进行了民间的封正,所以,五营兵马之所以能形成有建制的军队,就是因为其之前就是土兵和军队,关于这个也有三个说法,一个认为是宋代抗蒙元战死的宋代军兵,依据是文天祥死后都有人尊其为城堭,那么那一些个军兵理应成为其手下,也就是社令兵马了;第二种是认为当年抗倭时战死的军兵;第三种认为其是曾经历朝历代所战死的军士,总之,在这三种说法因为传播的历史比较久了,所以已经弄不清到底那个才是真的,但不管如何,五营兵马信仰已经成为了民间、法教、道教完整的兵马体系之一,基本上保守估计至少七成以上的法师都是用五营兵马的,其完善程度也是众兵马体系中的最全面和丰富的。

五营兵马分为:上五营、中五营、下五营,以所供奉的神将进行区分,如:

上五营:

东营九夷军,青令旗 青面 主帅张圣者(张基清)

南营八蛮军 红令旗 红面 主帅萧元帅:萧其明(或萧其良)。

西营六戎军 白令旗 白面 主帅刘元帅(刘武秀)。

北营五狄军 黑令旗 黑面 主帅连元帅(连忠宫)。

中营三秦军 黄令旗 黄面 主帅李元帅(李哪吒)

中五营:

东营青龙军 温元帅 温琼

南营朱雀军 康元帅 康妙威

西营白虎军 赵元帅 赵公明

北营玄武军 马元帅 马元

中军则以掌帅主神为主,有用天蓬元帅的,也有玄天上帝的,但更多是以:李元帅 李哪吒,的比较多。

下五营:

这种的基本上就是属于地兵地将或者阴兵阴将为主,是以五鬼兵头所供奉的神将,也称:五营军头,也就是约有两个拇指大的五营神将的头部,无身,只以铁棒连接头部:

青脸(东营将);

红脸(南营将);

黄脸(中营将);

白脸(西营将);

黑脸(北营将)。

通过这种方式来代表五营兵马,有的也采用五营旗的方式,一般五营兵头指的是:胡其铭 蔡坤君 金记宿 王直元 吴德祥,这五位五营兵马领头,当然,一个地方一个信仰,一个派系一个说法,这个是某闽南地区的说法。

五营兵马除了分上中下三种,也分为内五营和外五营二种,内五营是供奉在庙里的,一般是以:温琼、康妙威、赵公明、马元、李哪吒为主,以神像或者神位、五营旗为代表(中军会安放主神神位),这种的属于是神明的亲兵卫队,专司护卫神明和维护庙中秩序的;而外五营则是安放在庙外,主要是护卫以庙为中心方圆一定距离的地界,小到几里,大到几十、上百里,属于维护地方秩序的存在,一般是以:张、萧、刘、连、李五大元帅为主,基本上是以五营旗或五营军头为主,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庙都设内、外五营,如果是神格比较高的,如:帝君及以上的会设内、外五营,如果是私坛、王爷、非正神、民间神、阴神之类的会只设外五营,不能设内五营,并且在摆放时也有要求,艮位属于外鬼门,由中军元帅镇之;中军左内侧属于东营青旗;中军左外侧由南营红旗;右内侧是北营黑旗;右外侧是西营白旗。

可以说五营兵马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系,小到法师的私坛,大到庙观的坛场,几乎均有五营兵马的存在,甚至是五营兵马的信仰体系也影响到了其它兵马的发展,比如五猖兵马,它虽然是与其它兵马不同的存在,但五猖兵马的一些体系内容中也是有五营兵马的东西,比如他们也是按:东营九夷军、南营八蛮军、西营六戎军、北营五狄军、中坛三秦军进行划分,他们也是有用到五营旗,他们也是按照五营兵进行划分,如东、南、西、北、中五方(路)等内容,可以说是除了兵马不同,体系不同,但是是有五营的“影子”的;再比如茅山兵、阴兵等,也是要用五营旗或者五营兵头的,也是有一些五营兵马的内容,当然,个别的茅山和阴山是只用黑令旗的,但是,他们的兵马法科中有很多类似于五营兵马法科的内容;一些其它的兵马体系,如祖师兵和一些其它的兵马,也是可以见到一些五营兵马的影子,而且五营兵马体系也是发展最广的,受其自身影响或间接影响,不论是内陆还是港澳台、东南亚等,基本上是有民间法教或道教发展中的地方就有其身影,不是有法师设兵马坛(位),就是一些庙观设有五营神位、五营旗之类的,可以说在众兵马体系中没有比其更有影响的了。

五营兵马作为最为完整且完善的兵马法科之一,其内容非常的丰富,有:安营、招兵、炼兵、炼将、犒赏、发兵、拨兵、收兵、发粮响、讨粮响等等内容,在众多五营兵马法科中又以闾山最为系统和完善,其既有通过奏职获得五营兵马(上五营);也可以借社令、王爷、阴神等兵马(中或下五营);也可以自己招养私兵(下五营为主,也有的是中五营,但是上五营比较少,因为按照划分,上五营属于神兵,中五营是三界兵,下五营是地兵阴兵,基本上自行养私兵的大多是地兵阴兵,而社令兵马则是三界兵、地兵阴兵,阴神、王爷则也是地兵阴兵为主,也有的是三界兵),总之,获得五营兵马的方法有好几种,而闾山的法中基本上都是要用到兵马的,当然,不是所有的法都会用到兵马,但闾山法的核心就有五营兵马法科。

在安奉五营兵马方面,因为其方式不同也是有简单和复杂二种,简单的就是安营旗(或者是安神像、神位),之后安放兵马之类的,这种一般是一些法师的私人兵马坛,复杂的则是一些庙观的,要准备很多的东西,如:

1.竹符:内、外营均有,以高约两尺的竹节剖开而成,其上以朱笔书写营称、将领和兵马数,或仅画上符文;符头上包有金纸、红布或五色布。

2.令牌或石牌:仅外营,为削尖之长形木牌,多立于木架上,其上书有营称、将领与兵马数。

3.三十六官将:其形式多是人首枪身,上身为木材雕刻制成的头部,脸部表情各异,其余部分为铜枝,分3排或2排,插在特制的木架上,并置放在庙宇的神龕或中案上。

4.纸像:为外营的具象构件,依五方色糊成神像祀之,除了纸像之外,亦有纸马、纸旗、或纸质凉伞;此类构件多出现在小祠式外营内。

5.五营令旗:通常五营令旗被放置在宫庙中案上的方形小木架中,依照“四隅”的观念插放,五营令旗均为三角形,旗面上有些会绣图案与文字,有些则不具图文。

6.五营首:造型与三十六官将相似,也是“人首枪身”,面部颜色皆为金色,分别代表张、萧、刘、连、李五位将领。

7.壶、碗、烘炉、冬菜瓮与瓷烧:仅外营有,居民将日常用品作为外营的构件,通常都是作为祭煞用的。

另外还有剪刀、尺、镜符与五方安镇符,红瓦,辖营令牌与黄旗等数种。

五营营头所分布的位置与营头「镇符」仪式所经歷的路线,其所形构而成的领域空间,因此藉由改变镇符路线、增加总营或小营、迁移营头等重新诠释五营信仰的方式。

安五营旗,一般会安在村庄或者寺庙四周,以此来镇压和守护其不被邪祟和外来的邪灵所扰,另外,如有自己设立神坛或者法坛、兵马坛者可以参考下面的五营安法:

横列的五营安营正确位置:

西营(白),北营(黑),中营(黄),东营(青),南营(红)。

若按五方安五营的正确位置则是:

北营(黑),中营(黄),东营(青),西营(白),南营(红),或是:北营(黑),东营(青),中营(黄),西营(白), 南营(红)。

在祭祀方式方面,祭拜五营兵将称作:犒军,所用的纸钱是黄色与白色长条状的“金白钱”,北台湾或用“刈金”;南台湾或用“九金”;如奉请李哪吒元帅时,可以用一般奉祀神明的“四色金”祭拜。福建闽南是用寿金或福寿金,在祭拜时,许多信徒除了茶、酒、肉类、水果等普通供品以外,尚会供奉生的牧草、蔬菜(如生的蕃薯、小黄瓜、红萝卜)等,以供神军之战马食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五营 犒兵赏将 招兵买马
马使爷与五营将帅
法器(五令旗)
五色旗
中国四大名著之:《后三国石珠演义》· 下卷(21~30)
与金国最强骑兵的交锋,岳家军大破连环马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