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始经九诀】为人处世•养心炼神
第一诀:虚心

        虚心,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状态的高度,也是体现一个人心里的平衡美和自然美、和谐美!虚,更是生命修炼的核心!做到了“虚”,才能清空过去,充实现在,走向未来。

         列子·天瑞篇:“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得其居矣。”

       故有虚怀若谷、虚心实腹、虚实辉映之说。虚怀若谷是炼心,是修炼大境界,大自在;虚心实腹是炼体,积蓄能量,脱胎换骨;虚实辉映是阴阳双修,性命双修,神形融合之修。

         无尊训:“虚,万物溢之根、破壁垒之源,融自然之始。惟虚元,虚元合一,则天人之和!”

         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圣贤尚且谦虚,况乎我等…


第二诀:慎独 

       慎独是儒家修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修个人的道德水平,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修行的最高境界。

        东汉郑玄注《中庸》关于“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

       一般人对慎独的理解是认为,不仅仅在群体氛围要慎言慎行,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守心净意、谨慎不苟。

       但其实,慎独,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大自在境界,融合在人的整条生命脉络上,贯穿于一辈子的生命素质上。

        曾子也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曾子之说是对心灵道慎独的一种自我修炼,表达了对人性圆满的一种敬畏。


第三诀:宽厚 

        仁者宽厚、无欲则刚,圣人行事,惟宽惟厚。在儒家思想中,仁厚可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宽厚者,敬人亦敬已!

       《列子》曰: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

        但对于修行来说,宽厚,更多的是一种实质性修为境界,得宽则厚,合厚则宽。

         宽者,大气磅礴,最贴近于天人境界,与自然协和;厚者,厚积而薄发,绵绵不断,生生不息!宽厚之境,为道径,贴切、自然、长远之路,是衡量着一个人走得更长更远更高的一个标准!

       《管子·形势解》:'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


第四诀:自损

        自损,可以理解为凡事吃亏自己,利于他人!自损是德,是涵养更是道律,是道心不争之境!自损,是人和,也是自然心境的场景实质性应用!

                    利他人而融无欲则刚
                    损小我而养浩然正气

       损是一种谦怀,也是清空自我、化掉自我的一种修炼方式,无为之门。

      《庄子·知北游》:“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古时有贤人临终遗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损就是吃亏自己,吃亏是福不是祸!
        损多了,将升华为阴阳德的层次。


第五诀:寡言

        常规思维,对寡言的理解是不爱说话或者少说话,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 
        孔子云:“驷不及舌”!是对寡言少语的一种诠释。这只是一种性格上的小自我封闭状态,并不是真正的寡言!

        寡言,也是寡欲的一种。
        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寡言,在心境自我修炼上,是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的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看透世间万物的炼达,更是一种符合道心的内求内省状态。

       寡言则守,多言易失!寡为负阴,负阴则抱阳,阴阳和谐!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六诀:内省

        生活在红尘俗世,总会遇到过这样的人那样的事,良莠不一,千奇百怪。由于每个人的素质修养和心态层次都有较大差异,也导致了事情的各种不同反应和矛盾。

       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人会无法平抑自身的七情六欲,平息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于是乎,依自我感觉,去评价,唠叨甚至攻击、反攻击别人的优缺角度,成了一种常规发泄方式。

         孔子提出:“内省”、“自论”。
         孟子则把“内省”修养名为“存心”,又叫“求放心”。

        内省,就是让你解决这个问题:不从别人身上找圆满,找对与不对。不予评价别人,做好自己,找自己的问题,提升自身心境的自然平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内省的外部基本要求是:不议对错,不评价!内部要求则是内观自我,绵绵不息。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

       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宋·明诸多理学家继承了孔孟“内省”的修养之道。
        比如程颐总结为“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仁则为讲“致良知”。


第七诀:不文己过

       不文己过是指君子不文饰自己的过恶,不利用某种自身有利条件和媒体,舆论传播,文章等,来掩饰自己过错和罪恶。

      《论语》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说明文过不仅不能改过而且过上加过,这对后来自己要走的路其实就是一种最可耻的罪恶。

        这种俗称洗白的“文己过”,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刻划的是深深地烙印,时时刻刻不由自主冒出的“灵性天良”,总在关键时刻有意无意间,影响着自己的定静慧悟。特别是当你静观自我,入大定境的时候,这种“魔念”就显得更加明显。

       这也是我为何一直对行者强调,在红尘俗世的历练,千万别给自己留下“心结”。宁可吃亏自己,也别欺凌弱小,占人便宜,就是这个道理!

     《弟子规》称之为:“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第八诀:闻谤不辩

        闻谤不辩,说明自己的心态已经处于高度平衡状态。

       往上说,那是一种处于高位藐视低层次的心境;往下说,则为一种韬光养晦,自我融合,谦怀若谷的心境。

       但不管是往上还是往下,都必须是自然态,自然而然,而不是一种刻意,一种压抑!

      《了凡四训》:“受侮不答,闻谤不辩”。

        有道是“善事常易败,善人常得谤”,谣言止于智者。不辩,可以自动过滤掉社会上的多数垃圾习气、痞子行为和小人行径!

         古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不辩,可以养心和升华,可以融合后天学识与素养。

        无尊训:“小智者,善争,大慧者,善守;大智小慧者善思,小智大慧者善定;故,圣者无敌,须弃以学识聪明,进而弃以智慧定识,虚虚融合,方为圣道无为无不为之门”。


第九诀:自然融合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这些情绪左右着人的一生,也决定着一个人所走的道路波折和成败得失。

        情绪上的波动,自我意志上的得与失,往往都是平衡的,并存的,是人的优点也是人的缺点。

        圣人有云:人之所以无敌,是因为无欲则刚,无缺则融,无意则虚。

       慎心、恶心等不良情绪不仅仅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更影响着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没看错,是生理加心理!

       量产到质变,不仅仅是形容脱胎换骨,升华层次。一样也表示着心理上的长期性不良状态,同样可以量变到质变,引发身体上的生理疾病!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的高度,取决于“化慎”的水准,也取决于“融合”的平衡状态!

       苏轼在《东坡志林》也写通过自身常年静坐静物来平抑情绪的波动:“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慎心虽然难化,但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华严经》讲得更严重:“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见情绪上的极端波动,将会影响和左右着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包括身体上的健康。

        自然融合,是高度平衡不良情绪和身心不一致的有效方式,是最佳的养心炼神诀。在自然态,自自然然地融合,更是拓宽眼界,心境和天地自然能量场的圣人级汇聚方法。


       赏青尘界养生道园 阅尘虞风鸿远境界
           关注青尘谈功录·感悟内心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眼中的茶艺,是这样的吗?
体道心斋
慎独:人生的境界。
道医学堂
[修身]君子慎独,修己以安人
太极拳心经 【一念不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