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门庆众多妻妾,为什么她下场最好?兰陵笑笑生:我对她偏爱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更多的人情世故!
《金瓶梅》中西门庆有众多妻妾,多数命运坎坷,下场凄惨,只有孟玉楼下场最好。
孟玉楼是西门庆第三房姨太太,人称孟三儿,西门庆死后,李通判之子李衙内托人来说媒求娶孟玉楼,吴月娘以善相送。孟玉楼与李衙内郎才女貌,十分相得。后来虽因陈经济胡搅蛮缠,李通判将其夫妇打发回真定老家,但总算无灾无难,善始善终。
因为这种结局比别个妻妾幸运,又加之她平时蕴藉风流,出语不凡,所以便有人认定孟玉楼是作者化身。清代文人张竹坡便如此认为,他在《竹坡闲话》中说:“夫终不能一畅吾志,是其言愈毒,而心愈悲,所谓含酸抱阮以此,固知玉楼一人,作者之自喻也”;在其《寓意说》中又云:“至其写玉楼一人,则又作者经济学问,色色自喻皆到”。


《金瓶梅》一书极重寓意,阅读自知。但断定孟玉楼为作者自喻,张竹坡尚未提出确证。要说作者对孟玉楼赞扬多,赞者即喻已,那么武松、曾孝序、黄通判、王杏庵、安童等都是受赞之人,难道都喻作者?作者对笔下人物有褒有贬,极为正常;褒者寄寓了作者的政治评判及道德评判等,贬者亦如此。倘肯定何人,何人便“自喻”作者,那么这种索隐式的作者推断,必然造成混乱。
孟玉楼不是作者“自喻”。她只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捕捉来、又加典型化的一个过渡性女性形象。对其聪慧明达,作者颇为赏识;对其自投暗昧,作者颇为惋惜;对其最终结局,作者又颇动了一番匠心。


孟玉楼有主见

孟玉楼排行三姐,家住臭水巷,第一任丈夫杨宗锡去世,家中只有年幼的小叔子。她上无公婆,下无子女,守寡只有埋葬青春。经卖翠花的薛嫂说合,她嫁给西门庆做第三房妾。在改嫁的问题上,她颇有见地。
首先她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当面相亲,互相介绍,很有点开明风度:
再者,她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和处事主张,母舅张四反对她改嫁西门庆,“一心举保与大街坊尚推官儿子尚举人为继室”,她反驳道:“自古船多不碍路。若他家有大娘子,我情愿让他做姐姐,奴做妹子。虽然房里人多,汉子喜欢,那时难道你阻他?汉子若不喜欢,那时难道你去扯他?……你老人家忒多虑了!奴过去,自有个道理,不妨事。"
你看,这是不是很有“辩证法”的味道?从这里可以看出孟玉楼高明的处世智慧。


孟玉楼改嫁西门庆固然表现了明中后期开明之世风,但主人公的个人开明更为关键。只此一事,便可见孟玉楼有点新女性色彩。“三从”“四德”之不遵,可不是任何一个女人能做到的!孟玉楼自聘自嫁,我行我素,在《金瓶梅》中不单与潘金莲的杀夫改嫁形成平行对比,以增强潘金莲的罪恶色彩,亦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西门庆的聪明、知趣、达理:西门庆为娶孟玉楼,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了明媒正娶的全部过程啊!这是孟玉楼最光彩的一幕戏,也是西门庆最光彩的一幕戏!写人之妙,在于一箭双雕,此处可见兰陵笑笑生的高明。

孟玉楼有智慧

嫁到西门庆家之后,孟玉楼便发现自己嫁前的假设都实现了。
对吴月娘,孟玉楼的确以大姐敬之,稍有微词,从没闹翻;对西门庆,的确不阻不拦,一任其亲亲疏疏。


有人说,孟玉楼是“处世能手”,言外之意在于讥其圆滑、世故。其实这也正是孟玉楼的高明之处,未经人苦,莫劝人善。想象一下孟玉楼的处境,孟玉楼处在西门家族的矛盾漩流中心,处世左顾右盼,待人真真假假,固然圆滑,却实在不是出于害人的目的,一切只是为了明哲保身而已。“保己”是孟玉楼思考的主要目标。比如她与潘金莲一块儿下棋,一块儿做针线,同行同歇,如影随形,在旁人看来孟玉楼好像做了潘金莲的帮凶。其实,她的与潘金莲并存,映照作用更大。前文已说孟玉楼和潘金莲进门方式不同,那么其出门方式,下场结果,一定也要两两相照,最终下场是天壤之别。
潘金莲是被卖出家门,孟玉楼是嫁出家门;潘金莲出门后即死,孟玉楼出门后即乐。二人谁主谁副,可以不去管它,但谁好谁坏却不容混淆。她的动摇于潘金莲、李瓶儿之间,是一种超脱;她的动摇于潘金莲与吴月娘之间,是一种回避;她的不求西门庆深爱,是一种等待;而她的不安与守寡,是一种追求。


总之,孟玉楼重理智,潘金莲重感性;孟玉楼重关系,潘金莲重实利;孟玉楼温婉,潘金莲明快;孟玉楼沉稳,潘金莲浮躁;孟玉楼顾人顾己,潘金莲损人利己……是在各方面都有较大差异的一对女性。如此不同,又能相处甚谐,不更证明孟玉楼圆滑于世故?如再深入一层透视,也许这正表现了孟玉楼的傻气!
李瓶儿有财,孟玉楼不靠她,证明她不重财;吴月娘有势,孟玉楼亦不靠她,证明她不倚势。孟玉楼与潘金莲较密切,也许是出于性格反差者的人格相补的吸引,也许是琴童私通金莲被打被赶,“惹的孟三姐不怪”,由怜奴才,到护金莲,反而因风波而亲近。
孟玉楼二次改嫁,和李衙内白头偕老,终于在那个世风日下的封建末世得到了个人安宁,得到最顺遂的结局,这是她自己高明处世的结果,也是作者兰陵笑笑生对她的偏爱。


后记:
孟玉楼嫁西门庆,虽有媒婆说合,但仍属一见钟情;嫁李衙内,更是先有郊外两目传情,继又媒婆传柬。重表不察里,一面定终身,说明孟玉楼并没有吸取前车之鉴。故第一次改嫁的精神闪光,到第二次改嫁时,已黯淡不少,虽然如此,依然是西门庆众多妻妾之中下场最好的。
金瓶梅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看懂这三句,才算真正看懂了金瓶梅
金瓶梅之春梅陈敬济:宋代版的马蓉宋喆,剧情几乎一模一样
《金瓶梅》:西门庆人品不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女人讨好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瓶梅:西门庆的六房妻妾,有五个不得善终,只有她是例外
这个女人是《金瓶梅》里的一股清流,西门庆本不配拥有她|淘人物
西门庆死了,《金瓶梅》的故事还在继续。。
小说《金瓶梅》作者笔下的西门庆娶妻妾似乎没有婚礼
金瓶梅之孟玉楼: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金瓶梅》第九十一回阅读碎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