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瓶梅:韩爱姐和陈经济只是露水情缘,为何割发毁目,出家为尼,为其守节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是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名篇《寒菊》,描写菊花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贞节操,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思想品格和胸怀襟抱,可歌可泣。
自古以来,节操是个好东西,可惜韩爱姐夫妇都没有。
韩爱姐是《金瓶梅》中韩道国与王六儿之女,她不是主要人物,小说第三十三回才出场,出场时年仅十五,原著对她的描述是:

“十分人材”“笔管儿般直缕的身子儿,缠得两只脚儿一些些,搽的浓浓的脸儿,又一点小嘴儿,鬼精灵儿是的”。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韩爱姐,身材苗条,三寸金莲,柳叶美貌樱桃小嘴,性格则是鬼灵精,就是比较活泼好动。
这样一个女子,本该是幸福的,却生错了家庭,生在了韩道国家。


韩道国这个人,说他一肚子男盗女娼一点都不为过,此人是破落户韩光头的儿子,在郓王府做校尉,为人是“性本轻飘,言过其实,巧于辞色,善于言谈,许人钱如捕风捉影,骗人钱如探囊取物”,他媳妇是王屠户的妹子王六儿。王六儿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是西门庆的情人之一。
 1   

西门庆与王六儿“烧情疤”
韩道国,王六儿,西门庆,三人之间有千世万缕的关系,但是说得清,道得明。
王六儿有一次邀西门庆厮混,情到深处,王六儿对西门庆说:
“我的亲达,你要烧奴家,随你心里拣着哪块,只顾烧,奴家不敢拦你。左右奴家的身子属了你,顾的那些儿了。”
西门庆道:“只怕你家里的嗔是的!”王六儿道:“那忘八七个头八个胆,他敢嗔?他靠着哪里过日子哩?”


这是《金瓶梅》中有名的“烧情疤”情节,看似男女闺房之乐,其实暗藏很多的真相。
1、说明王六儿对西门庆死心塌地。一个女人若非对一个男人刻骨铭心死心塌地,怎么肯让男人在自己身上“烧情疤”?
2、王六儿的老公韩道国知道西门庆和他媳妇的奸情,不但不恼怒,还以此为荣,以此贿赂西门庆。
西门庆心下雪亮,便对王六儿道:
“你既是一心在我身上。到明日等卖下银子,这遭打发他和来保起身,亦发长远留他在南边立庄,做个买手……。”
现在清楚了,韩道国靠牺牲媳妇的色相来巴结西门庆,让媳妇做西门庆的偏房侍妾。自己则以媳妇为跳板做了西门庆的店铺伙计,趾高气扬,摆尽威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毫无节操。


韩道国和王六儿如此寡廉鲜耻,龌龊不堪,韩爱姐生在这样的家庭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西门庆为巴结太师府的翟总管,王六儿为巴结西门庆,有道是“有千里姻缘一线牵”,便将女儿韩爱姐远嫁翟谦。“一入侯门深似海”,韩爱姐的“戏”,也就一直以“后场处理”法来写。
直到小说第九十八回,韩爱姐在临清谢家大酒楼露面时,已经是“一个年小妇人,搽脂抹粉,生的白净标致”。

02
        
         韩爱姐勾搭陈经济
在谢家酒楼,韩爱姐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陈经济。
陈经济是西门庆的女婿,西门大姐的夫婿,为人浪荡,嗜色如命,逼死妻子,气死老母,勾搭“丈母娘”,无恶不作,丧尽天良。
陈经济在谢家酒楼第一眼看到韩爱姐便被其美色所迷,“只顾上上下下把眼看她”。
韩爱姐呢?她看到一个俊美男人一直盯着自己看,也是“一双星眼斜盼经济”,美目流转间,热情回应陈经济。
一个俊男,一个美女,一个风流倜傥,一个热情奔放,两人一拍即合,缠绵缱倦,就此勾搭,成其露水情缘。


韩爱姐本以为只是逢场作戏,没想到动了真情,陈经济因与庞春梅偷情被张胜所杀,韩爱姐在陈经济坟前哭的死去活来,一次又一次哭晕过去。之后在坟场遇见来给陈经济烧纸的葛翠屏和庞春梅,便起了为陈经济守孝寡居的念头。此后,她真的来到守备府,与翠屏姐妹相称。后来周守备阵亡,庞春梅死纵欲而死,金国人马攻占汴梁,葛翠屏被娘家接去,韩爱姐只能流落江湖。流落途中,遇见二叔,二叔打算为其找一户好人家,本来人都看好了,是一个富少,谁也没想到韩爱姐此时做了一个决定,为陈经济守节,于是:
“爱姐割发毁目,出家为尼,誓不再配他人”,“至三十二岁,以疾而终”。
这个结局,出人意料。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如此安排?好像也有寓意。清代文人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说:
“内中有最没正经,没要紧的一个人,却是最有结果的人,如韩爱姐是也。一部中诸妇人,何可胜数,乃独以爱姐守志结,何哉?作者盖有深意存于其间矣。”所谓“深意”,便是“将爱姐作结,以惭诸妇”。
张竹坡的见解是有道理的,韩爱姐浪女回头,立志守节,是与诸多女性形成对照。但是张竹坡说的又不是那么深透。

03
韩爱姐为何要“割发毁目”为陈经济守节?

一、自身经历决定的
韩爱姐十五岁嫁翟谦,二十六岁认识陈经济,这十余年的生活她基本上是清白、单一的。她与翟谦分开,书中未言其详,由韩道国的介绍,可推知为蔡太师的倒台。十余年间,长夫少妻,夫尊妇荣,物质上是富足的,爱情不敢说。所以在困境中偶遇陈经济,同龄同病,一拍即合,加之相处时间短,陈经济展现的皆为“美”的一面,这就不能不使韩爱姐突生相见恨晚之意。分别几日,便“悬悬不忘于心”,及至死别,怎能不顿生守节之志?
将韩爱姐与潘金莲拿来做一个对比,自然明白。潘金莲和陈经济分别之际,信誓旦旦,陈经济取银未回,潘金莲却已转身扑进别人怀抱,皆因潘金莲只追求单纯的身体欲望的满足。


二、客观环境的迫使
李娇儿盗财,有院可归;雪娥私奔,有男可依;春梅发卖,有个好主儿;金莲发卖,也有个好价码;孟玉楼改嫁,早有四目传情;就连王六儿一嫁再嫁,也有老相好韩二捣鬼候补。但是对韩爱姐来说,她已无人可爱,无福可盼。即便是学母亲,连母亲那样的家主儿也遇不上了。爱姐绝爱,实乃形势势所迫。“爱姐是没奈何改过者,诚如斯言。
倘若我们从兰陵笑笑生创作意向上推断,韩爱姐的削发毁目,出家为尼,遁入空门,又与西门孝哥出家相辉映,进而强化作者的孝悌思想与色空观念。
西门孝哥以孝遁入空门,韩爱姐以情遁入空门,一以孝空,一以情空,万缘归空。这既是对《金瓶梅》一书主人公是非功过的批判,也是作者不知人生向何方的哀叹。
也许韩爱姐这个形象的寓意就在于她是一个痴爱之女也。她出于污泥,临于秽水,总还发出一丝惨然的清香,她不幸,她无力,她柔弱,她不能甄别男人好坏,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完成对真爱的诠释,这是对追求最起码的道德和爱情观的微弱呼唤。


《金瓶梅》全书以韩爱姐结束,大有说明一切对爱的追求在那个礼乐崩坏的封建时代均属徒劳的意味。
李瓶儿是否人格分裂?为什么嫁给西门庆之前和之后差别那么大?
金瓶梅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看懂这三句,才算真正看懂了金瓶梅
《金瓶梅》:西门庆人品不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女人讨好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瓶梅》第一百回阅读碎札
金瓶梅 | 爱上爱情的痴情女
一个不起眼的女人,一段奇怪的故事,却藏着《金瓶梅》最深的秘密
本是露水姻缘,韩爱姐为什么要为陈经济守节?
《金瓶梅》人物韩爱姐,唯一的贞妇
曾庆雨:一世纷扰田头埋——六儿奈(读金瓶说女人之三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