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正确选择血管通路装置?
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如何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治疗计划,药物性质,用药方法正确选择输液通路和输液器材,这是护士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掌握相关知识,给患者一个好的建议,选择正确的血管通路和器材,可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增加患者满意度。
穿刺工具
根据导管长度分为短导管,中长导管,长导管;根据置入血管类型分为外周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
1.外周静脉导管为长度小于或等于7.5cm的导管,也称静脉留置针。长度为7.5~20cm的导管称为中长导管。
2.中心静脉路径分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非隧道型中心静脉导管(CVC)、隧道型中心静脉导管和置入型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
各种静脉导管适用与不适用范围:
导管种类
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
外周静脉导管
①输液时间长(≥3天)、输液量多(≥4小时)的患者
②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
③输全血或血制品的患者
④需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血标本的患者
①持续输注发疱性药物及刺激性药物
②静脉高营养输液
③渗透压高于600mmol/L的液体
④PH低于5或PH高于9的溶液
中长导管
①输液时间7-49天的患者
②输注低刺激性药物、等渗或接近于等渗药物的患者
③外周手背或前臂静脉条件较差的患者
①输注刺激性药物
②缺乏外周静脉通路(无合适的穿刺血管)
③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④置管部位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⑤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患者
PICC
①需中、长期输液的患者
②需输注发疱剂或刺激性药物的患者
③需输注高渗药物的患者,比如全胃肠外营养(TPN)
④与其他静脉通路相比,更愿意接受PICC的患者
①已知对导管材质过敏
②穿刺部位有感染、损伤史、放射治疗史
③穿刺部位有静脉血栓史或外科手术史
④严重出血性疾病
⑤严重上腔静脉综合征
⑥乳腺癌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
⑦血管神经性水肿
⑧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患者
⑨装有起搏器的同侧
CVC
①接受短期输液的患者(6周以内),并预计其治疗不需要延期
②用于外周穿刺的静脉条件不良的患者
③输注含有高渗、碱性或酸性类液体
④患者需要静脉输注或频繁采血
⑤与其他静脉通路相比,更愿意接受CVC的患者
⑥根据需要选择尺码最小、腔数最少的导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①穿刺局部皮肤有破损或感染
②局部有放疗史
③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④沿血管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PORT
①需长期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②需长期静脉营养患者
③需长期多次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
④与其他静脉通路相比,更愿意接受PORT的患者
①有严重出血倾向(凝血功能异常或凝血因子缺乏)
②患菌血症或易导致菌血症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肾盂肾炎、胆管炎等
③穿刺部位与健肺同侧(存在发生致命气胸或血胸的风险)
④穿刺部位存在异常的静脉血液回流,如上腔静脉综合征、穿刺部位血栓等
⑤穿刺部位有感染性病灶、开放性伤口、放疗史、颈部或上纵膈肿物
⑥已知对输液港或导管材质过敏
⑦严重肥胖的患者
血管通路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血管通道条件、化疗方案、化疗周期、药物类型、输注速度及持续时间,还要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和活动,为患者选择最佳的血管通路。
1.周围血管通路
(1)短期输注非刺激性抗肿瘤药物时选择外周静脉。
(2)成人首选前臂大血管,选择粗直、光滑、无静脉瓣、有弹性的血管;对于小于12月龄婴儿可使用头皮静脉给药。
(3)避免24小时内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4)避免挤压输液导管来确认有无回血,因为可能会造成静脉压力的显著改变而引起静脉破裂。可使用注射器抽回血,或重力的原理来检查静脉回血和输液通畅情况。
2.中心血管通路
需长期化疗的患者,或输注发疱性或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应选择中心静脉。
3.外周静脉给予发疱剂的限制
(1)一次性输注或短期输注不超过60分钟。
(2)选择新的输注部位。
(3)给药前由2名护士共同确认回血,然后每10-15分钟监测穿刺部位。
(4)给药前评估周围血管给药的利弊,必要时记录。
血管通道工具选择
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选择直径最小和长度最短的导管进行治疗。
1.静脉输液头皮钢针仅应用于单次给药或静脉采血,不能用于发疱性药物的输注。
2.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抗肿瘤药物时,输注结束后不保留导管。
3.中长导管尖端不在中心静脉,仍属于外周静脉导管,适用于短期(7-49天)使用静脉通道的患者,不需要通过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4.PICC和PORT适用于长期输液,可输注任何性质药物,不可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
5.CVC使用时间不超过6周,可用于任何性质药物输注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参考文献:
[1]徐波,耿翠芝«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5.
[2]闻曲,成芳,鲍爱琴«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1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癌化疗:静脉置管的选择
【患者安全】不要盲目选择PICC
神内小讲堂--静脉输液那些事儿
「知识」浅静脉留置针、CVC和PICC的区别 张丽娟
静脉炎的预防
【专家述评】王玉柱教授:血管通路“黑科技”, 捍卫血透“生命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