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疯狂的小龙虾养殖陷“病害魔怔”?解药在此!六种发病症状及治疗方案集结


2017年是小龙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通过对各主要养殖产地的统计可以看到小龙虾养殖面积在2016年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以上,小龙虾养殖面积快速扩大的同时,投入这个行业的养殖人既是疯狂的,也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投身进来的人都期望在小龙虾的原本高开的市场行情下赚上一笔。


但是,每年的5-6月,小龙虾养殖户却要对病害问题伤透了脑袋。这个时候小龙虾开始大量的发病,用下去大量各种的药如:改底、杀菌、内服,似乎也看不到什么直接效果,直接空塘的也不在少数。于是这个时候小龙虾成为了养殖户心头的一把枯草,一个小小的火星子即可点燃。


尽管今年较往年小龙虾的疾病要好治疗得多,发病率也要少得多,但由于小龙虾疾病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养殖户仍在会在虾发病时着急上火。


今天这篇文章就小龙虾为何发病以发病后表现出的症状给大家进行分析。


  • 文/北京水世纪孝武大区 陈以强 (编审:翁建江)




为什么5、6月份小龙虾会大量发病?



无论是病毒性疾病还是细菌性疾病,小龙虾的发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看,我们可以回归到动物的发病三要素来分析:病原菌、环境和体质。那么,从我们小龙虾养殖来看,主要就是水体环境、饵料、苗种质量、密度和日常管理。


  • 水体环境


①伊乐草漂草,水体环境开始恶化,水质指标恶化。


进入5月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光照的加强,以伊乐藻为主的塘口,由于水草的管理非常的不到位,没有定期的“打草头”伊乐草长期出水开花,水草活力逐渐的降低,加之早期水草种植非常单一,部分塘口甚至开始出现烂草、漂草现象。塘口的水色开始发黑,发混,水体中的氨氮、亚盐等常规理化指标开始恶化,对小龙虾的健康生长产生巨大的毒害作用。



②有害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弧菌,引起小龙虾并发症。


池塘底部的底泥经过多年的养殖后,累积了大量有害细菌,随着5月的到来,温度逐渐的回升,池塘底部的有害菌开始大量的繁殖起来。水体中的有害菌开始加速繁殖,加之高密度投苗,弧菌更是成为了影响龙虾致病的主要因素。加上前期塘口改底、杀菌工作的不到位,更是为有害菌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③溶氧不足,小龙虾爬坡上草,活力差易死。


5月分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伊乐藻进入休眠的状态,产氧能力开始大幅度的下降,水体中断根、漂浮的伊乐草开始逐渐的腐烂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氧。并且早期的小龙虾塘口水草种植非常的单一,一旦伊乐草开始萎缩后,加之定期肥水培养水体藻类的管理不到位,整个小龙虾养殖水体的溶氧是极其的不充足的,一旦遇到强烈的阴雨天、闷天的时候小龙虾大量的爬坡上草,体弱无力,趴边死亡。


  • 2、食料


①长期高蛋白饲料的投喂,并且不重视内服工作


在养殖小龙虾的早期,尤其是从小龙虾放苗到出第一批商品虾的时候,饲料投喂的蛋白点一般都在30%-28%个蛋白左右,从早一点的时间点3月份算起到5月份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投喂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高蛋白饲料长期连续的投喂的确为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带来很好提升,但是也加重了小龙虾肝胆、肠道上的负担,并且由于忽视护肝,防肠炎的内服工作,为小龙虾疾病的预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②不卫生、变质饵料的投喂


为了减少小龙虾养殖成本的投入,部分人会选择投喂一些畜禽的下脚料,不经煮熟消毒或者购买单价较低的饲料进行小龙虾的饲养,这些饵料的卫生、营养是很难得到保障的,部分饲料拆开包装以后甚至有板结的现象,长期的这种饵料投喂对小龙虾的肠道发生肠炎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 3、种苗的质量、密度


①2017年的小龙虾购苗途径大致分为:从其他的原生塘购买、从小龙虾的种苗繁育场购买。苗的来源多种多样,纷繁复杂,苗的质量也是不一而足,养殖户自身也比较缺乏对小龙虾苗的辨识能力。


②在小龙虾的投苗管理上,早期的投苗工作一般会选择分批次的投苗,以减轻大批量投苗对水体环境带来的压力。一般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塘口的投苗密度会达到4000-8000尾/亩,个别塘口的投苗密度甚至会达到10000尾/亩。而在这样的养殖密度条件下,3-4月份基本上很少会有合格商品虾可以出售,而小龙虾在这个过程是在不断的生长的,对水体环境的要求也会更高,这个时候的塘口密度直接促使了小龙虾疾病的爆发。


  • 4、日常管理


2017年进入小龙虾养殖的新养殖人员较多,一是对小龙虾养殖技术、整体流程缺乏一定的了解,有的则是缺乏主见,今天听说一个东西觉得有道理就按着操作一下,明天听另一个说的有道理又按着来操作一下。对这个塘口缺乏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思路,往往耽误了不少问题处理的良好时机。


主要表现为:(1)认为小龙虾的养殖不需要过多的投入和管理,喂喂饲料就能挣钱。(2)过分依赖小龙虾发病才开始治疗的作用,而忽视定期改底、杀菌、解毒、补钙、内服的预防工作,殊不知,小龙虾的养殖是一个重防不重治的过程。(3)对第一年稻田开挖的过来的塘口底泥农药残留认识不足,解毒工作严重不到位。


发病症状分析及防治方案




体内腹水





疾病症状:用手撕开小龙虾的头胸甲,大壳里可肉眼看见大量的积水,严重时呈透明状,主要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疾病情况:体内腹水严重的池塘,虾子死亡量很大,一般成阶梯状增长,同时往往用药效果较差。主要的因素是因为细菌严重感染虾体内,导致大批量死亡,内服用药难以吃的进去,同时小龙虾的攻击性导致了疾病的传染速度非常的快。


预防治疗:建议先出部分大虾。定期每15天左右超碘杀菌,严重时可以连用两次,定期内服迪诺康+肝胆泰乐+高稳维西预防。



肠道炎症




疾病症状:用手扯出小龙虾的肠道,可见肠道无食,肠道内有气泡,部分肠道蓝色或者黄色。严重时可整条肠道呈蓝色或者黄色状态。主要以水体环境恶化,肠道的有害细菌感染,摄食变质饲料或者腐败冰鱼、长期吃食高蛋白饲料,肠道负荷大,肠道病变,长期摄食不卫生的食物引起。


疾病情况:以大龙虾死亡为主。


预防治疗:重防不重治,投喂优质饲料,定期预防内服,成品龙虾达到上市规格及时进行销售。



黑鳃





疾病症状:小龙虾鳃丝由肉由白色变为褐色、深褐色严重时呈黑色,鳃组织部分萎缩坏死。引起小龙虾活动无力,趴在水草上或依附于水草身体露出水面,行动缓慢,最后呼吸困难而死。主要受真菌感染所致。水质恶化,水体泥浑,长期透明度低。


疾病情况:大小虾子都有死亡,一般主因都是水质和底质恶化,不耐长途运输。


预防治疗:建议每7天左右一次强效底净改底,定期超碘杀菌;调节好水质和管理好水草。



蜕壳不遂




疾病症状:头胸部与腹部的交界处出现一条打的裂缝,原因是小龙虾生长的水体中缺乏其蜕壳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是可供吸收的离子钙的不足,难以满足蜕壳的需求。前期营养积累不足,或者蜕壳时气候变化,缺氧或者受人为药物刺激导致蜕壳不遂。


疾病情况:一般死亡量较平稳,不容易出现大批量的爆发性死亡,目前发现以死大虾为主。


预防治疗:投喂优质饲料;定期内服黄金益菌素B型+肝胆泰乐+高稳维西等保健品;每10天左右一次外泼应激硬壳灵+黄金多糖。



甲壳、尾部溃烂




疾病症状:小龙虾的甲壳有明显溃烂斑点病灶部分,一般为灰白色,严重时呈黑色。尾部的尾扇有鼓包,边缘溃烂、坏死残缺不全。主要以小龙虾体表损伤受到细菌、弧菌的感染为主。


疾病情况:具有传染性,往往是杀菌工作未做好导致。


预防治疗:每15天超碘杀菌,同时配合上强效底净改底,严重时可以连用两次;杀菌过后24-48小时补上弧菌天敌。



肝脏异常



图片的前面部分是:正常的小龙虾肝脏,呈橘黄色

图片后面部分为:病变的肝脏发白、发灰


预防治疗:定期内服肝胆泰乐+高稳维西+黄金益菌素B型发酵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龙虾进塘之前用什么药浸泡为好?
小龙虾养殖技术
“稻虾共作”与小龙虾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
稻田养殖小龙虾升温,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很难见效益
小龙虾养殖技术 成功养殖要注意把好这8关
​#养殖小龙虾如何养肥养大#小龙虾养殖是近期炙手可热的养殖项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