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之《这样思考,人生就会不一样》
2010-06-06 18:48

读书笔记之《这样思考,人生就会不一样》

 

 

 

1,前言

最近一两年,我最爱看的博客是学习类博客。比如学而时嘻之,刘未鹏

因为我心里存在着一个迫切需要答案的疑问——

一个记忆力衰退得厉害的成年人,在这个信息过载的电脑时代,该如何科学地学习、记忆、整理、建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些学习博客中,我学到了潜意识在学习中的利用,学到了强力研读书法,了解了成年人的思想还能进步吗?,学习了把重要的事全部记下来以达到“心静如水”的GTD心法;学习了如何做笔记,学习了如何在不记忆的情况下学习,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学到了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你需要保证一定的学习密度和专注力,学习了如何构建你自己的知识结构……

但是,这些似乎还不够。它们的力量还没能让我完全地解决那个疑惑。


2,貌似励志书

昨天,我们去逛成都购书中心,我顶住他的反对和嘲笑,坚持把一本貌似励志书的200页小书放进了购书篮——书名叫做《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它还有一行黄色的导语式标题——早知道该多好的思考整理术。作者是日本的外山滋比古(好怪的名字)。

但是,我绝对不是因为被这两个急功近利的标题给打动而购买的。真正吸引我的是,顺手一翻,里面提到的知识“编辑力”,还有做笔记的方法。我想,它一定是一本我一直关注的学习方法方面的书籍。

 

 

3,你更需要遗忘,而不是记忆

这两年,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原因,气血不足原因,甲状腺毛病后遗症,还是熬夜原因,我的记忆力非常快地在衰退。记得每年一度的行业考试,我每每花了不少的时间,拿着精简又精简了的考试重点,读背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我的脑袋还是一片空白,连一条也记不起来。(要知道,当年我可是考试高手呀。)

而这本书的一句话大大地收买了我。——作者说,在电脑时代,电脑就可以准确而长久地保存海量的知识了,所以,人不用再追求做一个博闻强记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仓库了,让电脑一心做仓库好了,咱们人脑应该把重点放到如何做一个有效率的工厂上来。

仓库,是被动的吸收,全盘地记忆,什么都往里面塞。最多,再科学地分分类,让人在要用货物时能方便地找到。

而一个高速运转的工厂,却需要保证整洁宽敞,只堆放当前工作需要的原料就够了。如果堆了太多的东西,反而不利于作业。

所以,在现在信息超载的时代,我们不需要去强行记忆,而更需要去筛选、去遗忘,去提炼。

作者把那些信息整理不力、塞满信息的脑袋叫做“容易便秘的脑袋”,还专门用了一两章教大家如何更好遗忘——如睡一觉、安排不同的课程、锻炼、转换场景等等等,一副生怕你记忆太多的样子。

此论调真是深得我心呀~~~~~:)

4,别太依赖于记笔记

说起清空脑袋,保持内心平静,我马上想起了著名的GTD心法。GTD的核心理念就是——把脑袋里所有所有的想法,全部、一件不留地、即时记在“篮子”里,再统一进行整理。因为所有的想法都被记录下来了,所以便产生了“即使脑袋忘记了也没关系”,“只要看看笔记,就可以一件事情不漏地全部处理掉,不用担心有什么事情被忘了”这样的安全感,达到“心静如水”的状态。这种GTD心法在网络上,很受人们欢迎。有很多GTD论坛、博客专门讨论GTD的应用软件,还有各种心得体会。我其实也实行过很长时间的GTD心法,不过,我最爱的工具是纸和笔,还常常因为自己的懒惰,而不能把所有的想法全部记录下来,效果大打折扣。

这本书的作者,可能因为写书时间太早的原因(1983年),当时并未出现GTD心法,但奇妙的是,作者文中的一些论叙,居然直指GTD心法的弱点——他说,一旦人获得了“我已把它记在了本子上的依赖感”,就会觉得“即使脑子里忘了也没关系”。从而把本子上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甚至有时候,把本来不应该忘记的那些重点的东西、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一起忘了。

作者主张:越重要的东西,越不要记录下来。因为不记录,可以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不能忘!要是忘了,我就再找不回来了!”

比如听一个讲座,如果你把心思放在记笔记上,很可能就花了太多心思在记录上,而没有真正动脑去理解、聆听讲座的内容。即使你记了一份很不错的笔记,也多半是把笔记扔到一旁,讲座内容也忘了个精光。而如果你不记笔记,专心听讲,即使记不太全所有细节内容,你也能最终记下一些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5,像高效工厂那样地读书

那么,作者喜欢用什么方法读书学习呢?

作者把自己的读书法取名叫做——积读法。意为:先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的所有你能找到的书与资料,堆积到一起,一口气读完。

先从最经典的、传统的、权威的读起,当你看到第三本书时,发现很多内容是与前两本重复的,那么,这就是这个领域的常识或定论;如果出现与前面的书相悖的知识或思路,那它们就处于众说纷纭状态。越读到后面,你越发现,不必详读你也明白作者讲的是啥内容了,效率出奇地高。

值得提醒的是,在这个一口气阅读过程中,你不需要做任何事,不做笔记,不做卡片,顶多只把一些重要的数据和要点做个备忘。

这样集中阅读,集中记忆,以造就短时间内,你对某个问题的博闻强记。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马上进行信息整理。可以是写一大篇读书笔记,可以是你自己拟一个知识提纲,也可以是一篇论文或书稿。等到这件产品完成后,你就可以放心地遗忘了。

当经过时间流逝之后,你会发现,你曾“积读”过的专题里,仍有一些东西还存在你的脑子里。哪怕是我们想着“现在忘了也没关系了”,但你仍然还是记得住,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内心真正感兴趣、认同、关注的事物。正是这些忘不掉的东西,真正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已的“知识体系”。

作者的“积读法”,拿他前面的工厂作比喻,就是酱紫滴——把生产某件产品的原材料全部搜集起来,统一运进空旷的工厂,短时间内集中力量进行这一项目的生产。生产完了,就把原材料全部请出工厂。而你的潜意识仓库还会帮你,把其中的精华收起来,备你下次生产使用。

 

6,作者是如何记笔记的?

作者介绍的自己搜集资料,记录想法灵感的记笔记方法,也挺值得借鉴的。他的记笔记法,既能有效收集生活中的点滴想法,又能有效进行编辑整合提升。

作者选择了相同大小规格,但颜色不同的三款本子,作为自己的笔记本。

第一本是素材本,随身携带。遇到有什么想法,思路,感受,句子、故事马上记录下来,而不会事后找补。

格式是:每条开头标顺序,整本统一排序,作者思维活跃时一年要记一千多条;内文可能几个字,也可能几行;结束时标明写作时间;每条之间划横线隔开。

第二本是正式的想法笔记本。把第一本里面的内容有选择地记录到第二本上,一般一页一个专题。

格式是:每页开头标顺序,并取一个简短小标题;把相关的想法、内容一条一条集中抄录在一个专题页上面,每一条后面要记录原来素材本上的序号,时间;在空白处贴上相关内容的剪报。

第三本是超笔记本。过一段时间,翻前面的笔记本,你会发现,前面记录的内容,有一些你觉得没意义了,而有一些,因为有了新的呼应、对比、唤醒,而有了全新的意义。这时,你就可以把那些内容经过自己的整合、编辑之后,记到超笔记本上去。

格式是:数页一个专题;在页眉写它在笔记本中的序号,以及大标题;一条一条抄录内容,标明它们在前两本笔记本中的序号及日期。这些内容,因为时间的沉淀,以及你学到的更多东西,往往已有了新的内容,新的联系,新的结构。总结它们,就是一次很好的回顾和生发过程;原来的灵感条目要进行新的分类、排列、联系、编辑;留出相当的空白,以待以后再添加新的内容;如果这页的内容已经写成文章发表过了,或是做过讲座了,就在那一页上方画上一条红线。

这些笔记本,每本都统一标号,统一收藏,不再丢弃。

这样,你既可以看到自己平时零碎的想法、摘抄、心得,又能一步步看到自己思维的沉淀、发酵过程。最后,一步步生成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据作者说,他20年来一共写了笔记本31个,超笔记本22个,排起来应该是多壮观的一排呀~~~~~~

作者说,当他想写文章时,常常就翻开自己的超笔记本,随意浏览自己的小标题,眼前就有无数的想法蠢蠢欲动。而且,这些想法都是经过时间沉淀,经过大脑思考筛选的,已经煨了相当长的时间,它们成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静如水——我的GTD笔记本
记事本学习计划第一步
读书:《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一张纸画完》
把笔记本当成你的人生传记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用好五星笔记:将别人的经验装进自己的脑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