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查丨胆大包天!山崖上的10个明代佛头居然被人偷走了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华西都市报

近日,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发生一起佛头失窃案。在当地的木城镇庞坡洞,刻有一组摩崖造像,开凿于明代。而近日有村民反映,其中一组佛像的10个佛头,被人破坏盗走。目前警方已经成立专案组侦办此案。

佛头被盗 警方成立专案组

佛头被盗的摩崖造像在木城镇乡道旁一条山溪峡谷的深处,据夹江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庞坡洞摩崖造像规模并不算大,即便是很多当地人也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央视记者 蒋林:

庞坡洞就在半山腰的位置上,现在可以看到一个倾斜的岩壁,就在岩壁的上方有两排摩崖造像。我们刚才数了一下,上面这一排26尊,下面这一排有27尊佛像,每尊佛像的高度大概都在50厘米左右。

记者发现,一些佛像的面容相对清晰,还有些佛像的细节已经看不太清楚。上下两排共有十尊佛像的佛头被盗,并有一些相对比较新的切口。

经过夹江警方现场走访与排查发现,案发时间应当在8月19日晚上至20日凌晨,每颗佛头基本上都是两次外力敲击后,从山崖上撬下的,作案手法较为专业。目前,当地已成立专案组,全力侦办案件。

被盗佛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

在被盗佛头的山崖上方,还有篆刻在石壁上的数篇碑文。其中一篇题记明确记录,庞坡洞摩崖造像镌刻完成于明代嘉靖元年,即公元1522年。后面一篇更早,为明代正德十五年即公元1520年,明人张凤羾撰书的《庞坡洞记》。这两篇碑文的下方,还有清末中国最后一届科举探花——商衍鎏的《题南安庞坡洞》。

依此计算,被盗佛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夹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宋洋表示,被盗的10颗佛头均为明代雕凿,岩体材质为红砂岩。

相传,庞坡洞是庞居士潜修处,在巨岩壁上,明人张凤羾所作的《庞坡洞记》对庞居士有专门记载。到底谁是庞居士?

一种说法是东汉的庞德公,东汉南郡(今湖北省)襄阳人,其侄子是大名鼎鼎的庞统,人称“凤雏”的刘备军师。另一种说法是唐代的庞蕴。庞蕴,字道玄,唐衡阳人,世号为庞居士,“隐于邑之川溪口洞中”,而这个洞即指庞坡洞。

田野文物多 县级文物保护难

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发现,作为文物保护重要一环的县级文物,普遍存在缺乏专职人员看管、防护措施相对薄弱的问题。

四川夹江县有4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田野文物近半数,都在相对偏僻甚至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曾让田野文物在历史上的战乱与浩劫中得以幸存,可是如今也给管理与保护带来了难题。

以这次夹江县佛头被盗的53尊佛像为例,受到自然风化、雨水岩壁流水侵蚀、植物生长侵蚀较为严重的佛像有10尊左右,此前就已经出现佛头被盗或损坏的有4尊,加上这次佛头被盗受时受到破坏的10尊佛像,保存完好且面容基本清晰的仅剩半数。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7万多件,四川省不可移动文物6.5万件,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数量巨大。但长起以来受到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县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有限,专职看管人员少,技术手段缺乏或滞后,这使得不少县级文物管理者在面对这些历史的遗存时看管多于保护,不少文物处在自然风化、老化、病害等因素与人为破坏的多重危险中,相关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触目惊心!明代10尊佛头被盗 看护500年文物文管局竟请不起一名工人
物质文化遗产——张富庄摩崖石造像
眉山市级文物:长马埂千佛岩摩崖造像(老古)
历时3年新馆开放!一个县级博物馆,藏着最美的国宝造像!
10颗明代佛首被盗4年,终于回家!曾被1万元卖出
揽胜千佛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